討論:全血細胞計數
新增話題外觀
由深鸣在話題同行評審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 個月前
| ||||||||||
![]() | ||||||||||
![]() | 本條目已經由維基百科社群同行評審並已存檔,當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條目的資訊。 |
![]() |
本條目依照頁面評級標準評為乙級。 本條目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
||||||||||||||||
---|---|---|---|---|---|---|---|---|---|---|---|---|---|---|---|---|---|
|
![]() | 本條目的版本8911058中,有內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頁面「Complete blood count」(原作者列於其歷史記錄頁)。 |
![]() | 本條目的版本86310047中,有內容譯自英語維基百科頁面「Complete blood count」(原作者列於其歷史記錄頁)。 |
新條目推薦討論
- 當醫生懷疑患者貧血或感染時,最常開具的檢查項目是什麼?
說明:翻譯自英維FA,目標GA,目前還在改善中,但自認為已夠DYK標準,因此先提名上來,順便聽取一下意見,希望各位不吝賜教。Jdysw(留言) 2025年3月3日 (一) 12:24 (UTC)
- (+)支持--Shwangtianyuan 同心聚力共奮進 2025年3月3日 (一) 13:59 (UTC)
- (+)支持--Banyangarden(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02:45 (UTC)
- (+)支持--Dr3939(留言)2025年3月4日 (二) 07:35 (UTC)
- (+)支持--仁克里特(留言) 2025年3月4日 (二) 11:52 (UTC)
- (+)支持。--Sakurase(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12:12 (UTC)
同行評審
[編輯]全血細胞計數(編輯 | 討論 | 歷史 | 連結 | 監視 | 日誌)
- 評審期:2025年3月8日 (六) 11:23 (UTC)至2025年4月7日 (一) 11:23 (UTC)
下次可評審時間:2025年4月14日 (一) 11:24 (UTC)起
翻譯自英維FA,暫時目標為GA。Jdysw(留言) 2025年3月8日 (六) 11:23 (UTC)
深鳴的意見
[編輯]我剛剛把原始碼稍微調整了一下。我建議頁面開始使用{{NoteTA}}
,然後{{医学警告}}
應該放在信息框的上方(無論從邏輯上還是移動端的顯示效果上都應該這麼做)。信息框的參數建議按列分布。不同模板之間建議分行(原本導航欄的幾個模板都塞在一行的,原始碼下看得不清楚)。條目中圖片的alt
參數沒有翻譯,有一個是alt=See caption.
,建議不要這樣,最不濟應該把caption的文字複製過去。之後有空時可能會詳細看看。--深鳴(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09:42 (UTC)
- 感謝建議,因為習慣使用可視化編輯,所以原始碼方面確實沒怎麼在意。另圖片問題已
完成。--Jdysw(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4:48 (UTC)
- 您可能還沒看懂我的意思。如果在原始碼編輯下,搜索
|alt=
,會發現都未翻譯。這是Alt屬性,屏幕閱讀器無法識別圖像,所以只能用這個屬性描述圖片的內容,對無障礙有益。所以也應該翻譯成中文。而不是把alt=See caption.
替換成替代文字
--深鳴(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5:09 (UTC)- 哦,原來是無障礙用的,這下明白了。所以說就是在alt屬性里描述圖片裡有什麼是吧。--Jdysw(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5:15 (UTC)
- 是的,英維那邊對無障礙的要求比較高,所以FA的每張圖都有這種屬性。閣下在翻譯至中文的時候,最好把這個屬性一併翻譯了。--深鳴(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5:20 (UTC)
- 哦,原來是無障礙用的,這下明白了。所以說就是在alt屬性里描述圖片裡有什麼是吧。--Jdysw(留言) 2025年3月13日 (四) 15:15 (UTC)
- 您可能還沒看懂我的意思。如果在原始碼編輯下,搜索
前段時間忙著其他事情了,現在終於有空評審了。先說明一下,我不熟悉醫學相關的內容,所以有些地方可能有誤。
- 檢測目的
血細胞計數的顯著異常可直接幫助診斷某些疾病(如貧血、血小板減少症)。即使不能直接揭示病因,許多器官系統的變化都可能會影響到血液成分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包括細胞計數與分類的變化,也通常伴隨著細胞形態的改變。
,「血細胞計數」和「全血細胞計數」是一回事嗎?如果是的話,建議改成類似這樣的語句:三類血細胞的數量、比例分布、形態學差異等的顯著異常可直接幫助診斷某些疾病(如貧血、血小板減少症),同時也能間接反映器官系統的變化。而全血細胞計數能夠檢測出血細胞的相應屬性
。需要進行全血細胞計數以確認患者血液系統的狀態
,血液系統
是專業名詞嗎?感覺有點像是循環系統。對於已確診導致全血細胞計數指標異常的患者
,導致異常的應該是疾病而不是患者。可以把「導致」刪掉,或者在「異常」後面補個「疾病」。需定期進行全血細胞計數以監測病情變化,並且通常每天都對住院患者進行該檢測
,住院患者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兩類嗎?如果是,可以改成需定期(通常為一天)進行全血細胞計數
。非特異性症狀
是專業術語嗎?建議補個內部連結。對於接受放療或化療的腫瘤患者,由於這些治療手段會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能導致白血球、血小板和血紅蛋白水平顯著降低,因此需要密切監測血細胞計數
,能看懂,但是感覺不完整,缺少檢測的意義。檢測是為了反過來控制治療手段的實施嗎?服用某些精神藥物(如氯氮平、卡馬西平)的患者需定期接受全血細胞計數檢測,在極少數情況下,這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危及生命的白血球數量下降(粒細胞缺乏症)
,建議調換一下順序,從原因到結果,在極少數情況下,某些精神藥物(如氯氮平、卡馬西平)可能會導致白血球數量下降(粒細胞缺乏症),甚至危及生命,服用這些藥物的患者需定期接受全血細胞計數檢測
。全血細胞計數與血塗片檢查能夠全面反映造血系統(即參與血細胞生成和發育的器官和組織),特別是骨髓的狀態
,前半句感覺缺成分。全血細胞計數與血塗片檢查能夠全面反映造血系統(即參與血細胞生成和發育的器官和組織)的狀態,特別是骨髓
。例如,三種血細胞指數均偏低時(全血細胞減少症)表明可能有疾病引發了骨髓造血功能障礙
,……時 表明,缺主語。判斷到底是營養性缺乏性貧血、骨髓疾病、獲得性溶血性貧血、還是鐮狀細胞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等遺傳性疾病
,「還是」前面的頓號應該改成逗號。- 個人建議把第三段和第四段調換位置。全血細胞計數與血液學有關是直接且自然的,所以可以放在前面說。
全血細胞計數在各醫學專科都有特定的應用
,血液學其實應該也屬於醫學專科,所以調換之後可以加個「其他」。
--深鳴(留言) 2025年3月25日 (二) 08:22 (UTC)
暫時暫停評審吧,看到主編好像在大幅修改原文👀。--深鳴(留言) 2025年3月25日 (二) 16:30 (UTC)
- Jdysw(留言) 2025年3月26日 (三) 02:25 (UTC) 感謝評審!不過正如閣下所見我正在大幅修改原文,所以為避免浪費閣下時間,確實應暫停評審。其實前些天越看越覺得條目的整體結構需要大幅度調整,但是因為工作量太大於是就有點擺爛了......總之十分感謝閣下的意見(與督促x),稍後我會提前結束評審,進行存檔。--
說明:提案人提前結束評審,故提前存檔。--深鳴(留言) 2025年3月26日 (三) 07:02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