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鋼彈大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GUNDAM WARガンダムウォー台灣尖端出版譯為「鋼彈大戰」,一般口語簡稱為「GW」),是一款由萬代於1999年開始發行的集換式卡牌遊戲,而《鋼彈大戰》是萬代旗下集換式卡牌及其自動販賣機Carddas日語カードダス的商品之一。

以其廣泛收錄歷代《機動戰士鋼彈》系列作品中的機體、人物和事件而聞名,甚至能超越作品的限制地依個人的喜好來組成牌組。

2011年秋季,《鋼彈大戰》全面改版,更名為《鋼彈大戰NEX-A日語ガンダムウォーネグザ》,並停售舊版的《鋼彈大戰》。因此舊版《鋼彈大戰》卡牌的使用受到了嚴格限制,所有在新規則下擁有強大效果的卡牌都被指定為禁卡。在新的NEX-A規則下,使用舊卡牌進行遊戲變得非常困難,NEX-A之前的《鋼彈大戰》卡牌實際上已經無法在比賽中使用了。

作為鋼彈系列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卡牌遊戲之一,它在全球擁有大量忠實玩家,並發行了眾多擴充包和相關產品。然而隨著2016年3月25日推出《鋼彈大戰NEX-A》最後一個補充包「戦場の女神」之後,正式停止發行新卡包與相關產品。

2017年,官方停止舉辦所有相關的實體卡牌比賽。

2018年,官方網站和相關服務正式關閉,整個《鋼彈大戰》系列正式宣告結束,結束了其長達19年的營運歷史。

概要

[編輯]

《鋼彈大戰》的遊戲目標是透過打出卡牌,部署機體,並運用各種策略來擊敗對手。遊戲的核心資源是「資源卡」,玩家需要消耗資源來打出單位卡(如機體、角色)和指令卡(如事件、戰術)。每張卡牌都包含詳細的插畫、機體編號、能力值和特殊效果,完美重現了鋼彈世界的精髓。

遊戲機制與特色

[編輯]
  • 多樣化的陣營與系列:遊戲涵蓋了幾乎所有主流的鋼彈系列作品,從宇宙世紀(Universal Century)的初代鋼彈、Z鋼彈、ZZ鋼彈、逆襲的夏亞,到未來世紀(Future Century)的G鋼彈、新世紀(After Colony)的W鋼彈、宇宙紀元(Cosmic Era)的SEED鋼彈,甚至是較新的00鋼彈等,每個系列都有其獨特的卡牌和戰略風格。
  • 資源管理:玩家需巧妙地管理資源卡,以確保能按時打出關鍵卡牌。
  • 單位與指令卡:遊戲中的卡牌主要分為「單位卡」(包括機體和角色)以及「指令卡」(包括事件、戰術等)。機體卡是主要的攻擊和防禦單位,角色卡則能增強機體能力或提供特殊效果,指令卡則能瞬間改變戰局。
  • 戰鬥系統:戰鬥是透過比較機體的「攻擊力」和「防禦力」來進行,並透過骰子決定勝負,增加了遊戲的隨機性和趣味性。
  • 特殊能力與關鍵字:眾多卡牌都帶有獨特的特殊能力和關鍵字,如「格鬥」、「射擊」、「防禦」、「快速」等,這些能力共同構成了豐富的戰術組合。

系列發展與影響

[編輯]

《鋼彈大戰》在營運期間推出了數十個擴充包和補充包,不斷引入新的卡牌、遊戲機制和平衡調整,保持了遊戲的新鮮感和競爭力。它不僅是一款卡牌遊戲,更是一個讓鋼彈迷能以全新的方式體驗和重溫鋼彈宇宙的平台。

該遊戲的成功也影響了萬代後續的卡牌遊戲開發,例如於2015年10月推出的後繼者《鋼彈交錯戰爭日語ガンダムクロスウォー》。儘管《鋼彈大戰》已停產,但其卡牌在收藏市場上仍具有一定的價值,許多老玩家也仍然會進行非官方的對戰活動,證明了這款遊戲在玩家心中的重要地位。

停產原因

[編輯]

《鋼彈大戰》的停產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可能包括:

  • 市場變化:隨著卡牌遊戲市場的競爭加劇和玩家喜好的轉變,傳統TCG面臨的挑戰增加。
  • 產品迭代:萬代公司可能考量到需要推出新的遊戲系統來吸引新玩家,於是將重心轉移到《鋼彈交錯戰》等新作品。
  • 複雜性與入門門檻:經過多年的發展,《鋼彈大戰》的卡牌數量龐大,規則也相對複雜,可能對新玩家造成較高的入門門檻。

卡片的種類

[編輯]
  • UNIT
    • 包含機體、戰艦
  • ACE
    • 機體加上角色 並擁有多重效果
  • CHARACTER(UNIT)
    • 角色
  • COMMAND
    • 可發動不同的效果
  • OPERATION
    • 可發動不同的效果
  • GENERATION
    • 國力

卡片的顏色

[編輯]

目前,GUNDAM WAR已有七種不同顏色的卡片,而每種不同顏色的卡片也代表了不同的勢力。

另外自17彈開始還出現混色卡片,混色卡片有兩種顏色,玩者需要付合兩種顏色的國力才可運用。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