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潁川庾氏世系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潁川庾氏,是中古活躍於魏晉南北朝時代,以政治能力與文化而興起的氏族,因其成員出生於潁川郡的鄢陵縣,當時庾氏生活於今河南省境內的鄢陵縣,故而稱為潁川庾氏。

發展

[編輯]

庾氏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庾乘年輕時在縣署當差看門。名士郭林宗見到他就栽培他,勸他到學官求學,於是成為學生的傭人。後來能講論經義,自以為門第卑微,每次都坐下座,諸生博士都前往辯論,於是學官中以下座為貴,其中有陳留郡人蘇林[1]。朝廷屢次徵辟庾乘,庾乘不應,當時人稱為「征君」。入曹魏後任襄城縣令[2][3]

西晉末年,潁川庾氏因北方五胡政權的入侵而追隨南渡士族的隊伍中,並以僑姓士族的身份加入東晉,晉明帝司馬紹的皇后庾文君[4]以及外戚庾亮即為庾遁的後裔,使得庾氏一躍成為皇親外戚的身份,勢力大升,期間庾亮依靠外戚的身份與自己的能力,將庾氏一族的政治地位推向頂鋒[5]

庾亮的弟弟庾翼主張北伐中原[6][7],但在與後趙的邾城之戰中失利,使得庾氏的評價有所下降。庾亮之後,又有庾冰、庾統,其中庾冰的女兒庾道憐成為晉廢帝司馬奕的皇后[8]

南朝的庾炳之庾蔚之等人積極活躍於南朝政壇,並於研究文化經典,傳播書集方面成就頗多。庾蔚之著有《禮記略解》十卷並為賀循《喪服》作註[9]

聯姻

[編輯]

潁川庾氏與河南褚氏、廬江何氏、太原王氏、譙國桓氏等高門士族聯姻,庾峻的女兒嫁給了褚翜的父親褚頠,庾敳為褚翜的舅父[10]

庾文君的妹妹嫁給了何充[11]

王濛的父親王訥娶了潁川庾琮之女庾三壽[12][13]

庾袞孫女庾姚嫁給桓溫弟弟桓沖[14]

庾乘系

[編輯]

庾乘為潁川庾氏始祖[15]

庾乘曾孫庾袞有兩位兄長,皆因大疫而亡,次兄是庾毗[16]

庾袞長兄有兩個兒子:庾賡、庾翕[17],女兒庾芳[18]

庾袞外甥郭秀,父母早亡,母親當為庾袞姐妹[19]

庾乘
庾嶷庾遁
庾䨹庾峻庾純庾□
庾珉庾琮庾敳褚頠妻庾雋庾□庾毗庾袞郭秀母庾琛
庾賡庾翕庾芳


庾袞系

[編輯]

庾袞為庾遁孫,庾乘曾孫。

庾袞
庾怞庾蔑庾澤庾捃
庾願庾姚

參考史料

[編輯]
  • 《晉書》
  • 《後漢書》
  • 《元和姓纂·庾》
  • 《太平御覽》
  • 《晉書》
  • 《世說新語》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晉書》:(庾峻)嘗游京師,聞魏散騎常侍蘇林老疾在家,往候之。林嘗就乘學,見峻流涕……
  2. ^ 《後漢書》:庾乘字世游,潁川鄢陵人也。少給事縣廷為門士。士即門卒。林宗見而拔之,勸遊學官,遂為諸生傭。後能講論,自以卑第,每處下坐,諸生博士皆就仇問,由是學中以下坐為貴。後徵辟並不起,號曰「征君」。
  3. ^ 《元和姓纂·庾》:【潁川】 後漢始居潁川,魏襄城令庾乘
  4. ^ 《太平御覽·卷一百三十八·皇親部四》:《晉中興書》曰:明穆皇后庾氏,諱文君,左將軍琛第三女也。後少以珪璋特異,令儀淑美。故中宗為肅祖納焉。初為世子妃,仁和有禮,深見敬重。後生顯宗成皇帝,顯宗即位,尊后曰皇太后。群臣奏「天子幼沖,宜依漢和熹皇后故事」後辭讓數四,不得已遂臨朝攝萬機。蘇峻作逆,王師敗績,後以憂逼,崩,時年三十三。
  5. ^ 《晉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三》:庾亮,字元規,明穆皇后之兄也。父琛,在《外戚傳》。亮美姿容,善談論,性好《莊》《老》,風格峻整,動由禮節,閨門之內,不肅而成,時人或以為夏侯太初、陳長文之倫也。年十六,東海王越闢為掾,不就,隨父在會稽,嶷然自守。時人皆憚其方儼,莫敢造之。
  6. ^ 《晉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三》:初,翼遷襄陽,舉朝謂之不可,議者或謂避衰,唯兄冰意同,桓溫及譙王無忌贊成其計。
  7. ^ 《晉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三》: 石季龍汝南太守戴開率數千人詣翼降。
  8. ^ 《晉書·列傳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廢帝孝庾皇后,諱道憐,潁川鄢陵人也。父冰,自有傳。初為東海王妃。
  9. ^ 《全宋文》:蔚之字□隨,穎川人,孝建中為太常丞,歷員外郎散騎常侍,有《禮記略解》十卷,《禮論鈔》二十卷,《喪服》三十一卷,《喪服世要》一卷,《喪服要記注》十卷。
  10. ^ 《晉書·褚翜傳》:潁川庾敳,即翜之舅也。
  11. ^ 《晉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四十七》:充即王導妻之姊子,充妻,明穆皇后之妹也,故少與導善,早歷顯官。
  12. ^ 《世說新語注·容止-21》:王氏譜曰:「訥字文開,太原人。祖默,尚書。父祜,散騎常侍。訥始過江,仕至新淦令。」
  13. ^ 《世說新語·賞譽第八·40》:王氏譜曰:濛父訥,娶潁州庾琮之女,字三壽也。
  14. ^ 《世說新語·讎隙》注引《桓氏譜》:「桓沖後娶潁川庾蔑女,字姚。」
  15. ^ 《元和姓纂·庾》:【潁川】 後漢始居潁川,魏襄城令庾乘
  16. ^ 《晉書·孝友·庾袞》:咸寧中,大疫,二兄俱亡,次兄毗復殆,癘氣方熾,父母諸弟皆出次於外,袞獨留不去。
  17. ^ 《晉書·孝友·庾袞》:而以舊宅與其長兄子賡、翕。及翕卒,袞哀其早孤,痛其成人而未娶,乃撫柩長號,哀感行路,聞者莫不垂涕。
  18. ^ 《晉書·孝友·庾袞》:孤兄女曰芳,將嫁,美服既具,袞乃刈荊苕為箕帚,召諸子集之於堂,男女以班,命芳曰:「芳乎!汝少孤,汝逸汝豫,不汝疵瑕。今汝適人,將事舅姑,灑掃庭內,婦之道也,故賜汝此。
  19. ^ 《晉書·孝友·庾袞》:孤甥郭秀,比諸子侄,衣食而每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