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許熾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粵繡(廣繡)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廣繡行業裡頭最後的「花佬」。

個人經歷

[編輯]

他自幼隨父親學習刺繡,從7歲開始便投身於廣繡這門傳統藝術。

自1938年學藝以來,他從藝60多年,指導和參與製作了許多廣繡藝術精品,被省市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收藏,享譽海內外。其中,部分作品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被中央輕工部選為禮品參加莫斯科世界青年聯歡會,並多次獲得國家級、省市級獎勵,並多次被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陳家祠)收藏。

在創作廣繡藝術精品的同時,許熾光也致力於傳承技藝。幾十年來,他先後到佛山、順德、佛岡等地開展刺繡培訓和輔導,培養了400多人(次)。

1984年,與李廉合作,在《廣州工藝美術》雜誌上發表了題為《廣繡及其行會組織》的文章,詳細介紹了廣繡的歷史和行會組織。

2006年4月和12月,他前往廣州大學城,為中山大學和廣州美術學院的學生講授廣繡的歷史和傳統技藝,激發了眾多學子的濃厚興趣。

2007年,在《廣東工藝》刊物上發表了題為《刺繡針法要繼承也要創新》的論文,提出了新的創新主張。

藝術風格

[編輯]

其針法獨到、獨具風格。他的作品既有畫的魅力,也有繡的精彩,使用的針法和表現手法都比較全面精通,並發明、創新「施蓋針」、「雞仔針」等新針法,被同行譽為「對針法頗有研究」的藝人,有高超的藝術造詣和豐富的創作經驗。[1]

所獲榮譽

[編輯]

1959年,《紫荊孔雀》,被中央輕工部選送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廣東廳陳列,獲廣東省工藝美術評比一等獎。

1964年,《紅棉孔雀》,獲廣東省工藝美術評比一等獎。1978年,《我愛公社小雞群》(大),參加全國工藝美術作品展,赴日本、菲律賓、法國展覽,獲得廣州二輕局優質產品獎。

2005年,《竹報平安》,獲得2005年廣州市第二屆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2008「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金獎。2022年6月,廣東省2021年度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活動評估結果為優秀。

代表作

[編輯]

《紅棉八哥》《紫荊孔雀》《仙女散花》《紅棉孔雀》《錦雞花鳥》《蝶麗爭春圖》《我愛公社小雞群》(大)《愛因斯坦像》《紅荔白鵝》《竹報平安》《荷塘翠鳥圖》《蜀葵花》《扶桑花》《小河悠悠》《荔園合家歡》《夏日海風》《詠鵝》。

  1. ^ 广东省文化馆-非遗中心-传承人-许炽光. www.gdsqyg.com.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