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雲室
外觀
![]() | 本草稿尚未完成,內容未必可信。 本草稿未來可能會被移動成為正式內容。 來源搜尋:「"雲室"」——Google:網頁、新聞、學術、圖書、圖片;百度:網頁、新聞、學術、圖片;搜狗微信;知網工具書;JSTOR;維基百科圖書館 本草稿由112.10.212.120(貢獻·日誌)於54天前最後編輯。 |


雲室(英語:Cloud chamber)是一種用於偵測游離輻射的粒子偵測裝置。由英國物理學家查爾斯·威耳遜發明,因此又稱為威爾遜雲室(英語:Wilson cloud chamber)。 最簡單的雲室,由一個密封的環境構成,其內部充滿了過飽和的水蒸氣或酒精。 當一束帶電粒子(α粒子或β粒子)與雲室內的混合物相互作用時,會使混合物離子化,造成的離子相當於雲凝結核,使離子的周圍產生霧氣(因為這些混合物剛好正處於凝結點)。 帶電荷粒子經過的時候,會產生許多離子,因此留下了它們經過的軌跡。 這些軌跡的形狀獨特(如α粒子的軌跡較闊,顯示出碰撞造成的彎轉痕跡,β粒子較細與直)。當施加垂直的均勻磁場於雲室時,這些帶電粒子會偏轉,帶正電的偏轉向一邊,帶負電的會偏轉向另一邊,遵守洛侖茲力定律。
雲室對早期次原子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已被其他粒子檢測器所取代,例如氣泡室。
參考資料
[編輯]Das Gupta, N. N.; Ghosh S. K. A Report on the Wilson Cloud Chamber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Physic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1946, 18: 225–365.
外部連結
[編輯]- Cloud chamber (anim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How to Build a Cloud Chamber(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Diffusion cloud chamber instructions
- Wilson's Original Apparatus
![]() | 這是一篇物理學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