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從禮
外觀
顧從禮(1508年—1588年),字汝由,號小川,祖籍松江府青浦縣崧澤里(今青浦區趙巷鎮崧澤村),活躍於明朝正德至萬曆年間。明朝官員。[1]
先祖
[編輯]顧氏先祖原本在青浦縣一帶定居,後來來到上海縣縣城一帶定居。[2]
顧從禮的曾祖父顧英是明朝天順三年(1459年)舉人,當過廣西府同知、廣南府知府。[2]父親顧定芳(1489年-1554年),字世安,號東川,為陸深之表弟,嘉靖朝時召拜為太醫院御醫,生有二子顧從禮、顧從義。
生平
[編輯]顧從禮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任試中書舍人,二十四年正月實授,二月任《大明會典》謄録官,升太僕寺右寺丞,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四月以重錄《永樂大典》完成,升光祿寺少卿,加賜四品服色。[3]
顧從禮和其父在客居南京時一度資助過夏言,夏言被殺後,顧從禮參與收屍埋葬。嘉靖年間,上海縣由於經常被倭寇侵擾,顧從禮上奏朝廷希望朝廷給上海縣築城(上海城牆),並且親自捐糧食用來建造小南門城牆[4]。萬曆元年(1573年)青浦縣恢復建縣後,顧從禮將自己位於青浦的一些土地捐出來用來建造青浦縣縣衙。[1]
長子顧九疇,國子生。次子顧九錫,國子生,徐階女婿。
遺體
[編輯]1993年4月16日,顧從禮屍體在上海斜橋地區的打浦路一帶出土。出土時屍體完整,臉上有鬍鬚,身穿官服,頭戴官帽,手拿摺扇,皮膚黃白,關節可以活動[4]。屍體出土後保存在上海自然博物館。[3]
參考資料
[編輯]- 徐階《壽光祿少卿小川顧公六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