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鐵路渡輪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往來渤海的煙大鐵路輪渡
位於中國南京浦口長江邊的京滬鐵路輪渡舊址,攝於2012年
位於荷蘭斯塔福倫鐵路輪渡荷蘭語Veerdienst Enkhuizen - Stavoren遺址。在1886年至1936年間,鐵路貨車由此輪渡來往愛塞湖西岸的恩克赫伊曾

鐵路渡輪(英語:train ferry;日語:鉄道連絡船)是指一種用來承載鐵路列車,是一種將被海洋湖水河道分隔且難以用其他方式連接(如隧道橋梁)的鐵路連接起來的運輸工具,同時也是鐵路車輛運送的一種方式。這種船通常都會有一層裝上路軌甲板,在船頭及船尾有一道閘門供列車進出之用。這種船除了可以運載列車之外,還可以獨立航行。在日本,經過改裝的鐵路渡輪更有同時接載車輛(汽渡)及乘客的功用。

最早的鐵路渡輪出現在1849年的英國,由湯瑪斯·包治英語Thomas Bouch(Thomas Bouch)設計。在美國,直到1950年代,鐵路渡輪一直都是被稱為車卡渡輪(Car ferries),及後因為汽車的普及使汽車渡輪出現,才使該詞轉而指運載公路車輛的船隻。

此外,外銷用途的鐵路機車或客貨車廂,若要藉由海運運往其他國家的話,通常會使用鐵路渡輪,將外銷他國的列車從本國港口鐵道駛入渡輪船艙後,再開到外國港口的鐵路碼頭並運交給國外鐵路公司(例如酒泉鋼鐵牙買加分公司使用的東風8B型柴油機車,基於該國並無合適港口可供吊運上岸,故直接駛上當地疏港鐵路);此外,亦可以將機車/列車分輛吊入貨輪運送(而香港目前使用的鐵路車輛,多數均以此方式發運)。在大型貨輪無法停靠的碼頭(如屯門青山灣貨物裝卸區、港鐵小濠灣車廠,所有並非由赤灣港發運的列車如要運往此處,必須在北角城市花園對出維多利亞港中轉至躉船[1])或只涉及內河運輸的發運路線(如港鐵南港島綫中國製列車經由中國深圳赤灣港運送至港鐵小濠灣車廠),則會使用躉船輔助運送。

危險因素

[編輯]

鐵路渡輪很少因海上危險而沉沒,但由於其將列車「帶軌上船」的特殊性質,仍存在一些固有弱點。

這些弱點包括:

  • 列車是在相對較高的位置裝載,使得船體重心偏高。(儘管現代鐵路渡輪通常在列車甲板之上設有卡車甲板,從而減輕了重心過高的問題)
  • 列車甲板難以隔艙,因此積水的晃動可能使船體失穩。然而,鐵路渡輪常被建造成「大型駁船」的形式,部分列車甲板是開放的,上方為上層建築,這意味著進水可以重新流入海中。相比之下,汽車渡輪通常採用「正常船體」設計,船體上設有「開口」用於裝載,這種設計會使積水滯留在船內,增加風險。
  • 火車出入口處的海上艙門本身是弱點,即使其位於船尾。
  • 火車車廂必須牢固固定,以免鬆脫滾動,尤其是在長距離、開放水域航線上。(在這類航線上通常會施加制動器)

位於密西根州安娜堡鐵路公司開發出一套被多家鐵路公司採用的車輛固定系統。其做法是:在車廂四角放置螺旋千斤頂,略微抬起車廂,使其重量脫離輪軸;再用鏈條和張緊器將車廂車架固定於軌道上並緊固;軌道上在車輪後方加裝夾具。船員在航行期間不斷檢查並收緊這些裝置。該系統在遭遇惡劣天氣時能有效固定車廂。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一艘搭載了列車的鐵路渡輪,攝於1943年4月

有些事故發生在裝載過程中碼頭滑道處,此時船體穩定性可能是重大隱患。當將重車裝載至單側軌道,而另一側空置時,鐵路渡輪往往會傾斜。標準操作程序是:先裝載一側軌道的一半,再裝載另一側全部軌道,最後再裝回第一側的剩餘車廂。如果未遵循此程序,後果可能極為嚴重。1909年,「SS」號安娜堡號在密西根州馬尼斯蒂克港的滑道上傾覆,當時調車組將8節載有鐵礦石的車廂裝到左舷軌道上。儘管船員全數逃生,但打撈作業耗資巨大且耗時甚久。

一些鐵路渡輪,如「SS」號密爾瓦基號、「SS」號馬凱特神父號、以及「SS」號馬凱特和貝瑟爾號,已在五大湖中失事。儘管具體原因尚不明確,但這些事故一般認為是由於在暴風雨中,海浪從船尾無防護處湧入並淹沒船體。事故後,所有新船均被要求加裝船尾門(seagates),舊船也需強制加裝。此外,還有兩艘橫跨湖泊的木結構鐵路渡輪起火燒毀。

案例

[編輯]

中國

[編輯]
名稱 經過線路 位置 跨越水系 狀態
牛灣鐵路輪渡 新寧鐵路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 潭江 已停運
武漢鐵路輪渡 粵漢鐵路

京漢鐵路

湖北省武漢市 長江
蕪裕鐵路輪渡 淮南鐵路 安徽省蕪湖市
南京鐵路輪渡 津浦鐵路

滬寧鐵路

江蘇省南京市
江陰鐵路輪渡 新長鐵路 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

江蘇省泰州市靖江市

粵海鐵路輪渡 粵海鐵路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

海南省海口市

瓊州海峽 運營中
煙大鐵路輪渡 藍煙鐵路

旅順支線

山東省煙臺市

遼寧省大連市

渤海海峽

日本

[編輯]

其他國家

[編輯]

圖集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香港鐵路網-港鐵市區線中國製列車圖集. [2018-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14). 
  2. ^ 存档副本. [2019-1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6). 
  3. ^ MV Georges-Alexandre-Le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