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管理局
外觀

金融管理局(又稱貨幣當局;英語:Monetary authority)是多個國家或地區的中央金融管理機構。不同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管理局包括: 在金融和經濟學中,貨幣當局是管理一國貨幣和貨幣供應的實體,其目標通常是控制通貨膨脹、利率、實際GDP或失業率。憑藉其貨幣工具,貨幣當局能夠有效地影響短期利率的發展,但也可以影響控制貨幣成本和可用性的其他參數。[1]
通常,貨幣當局是中央銀行或貨幣委員會。大多數中央銀行在一定程度上獨立於政府及其政治目標和決策。但根據政治設置,如果允許政府影響或控制其中央銀行,政府就可以對貨幣政策進行事實上的控制。貨幣發行局可能會將貨幣供應限制為另一種貨幣的數量。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有廣泛的實體(例如銀行)可以發行紙幣或硬幣的自由銀行業務。
通常,一個國家的貨幣只有一個貨幣當局。但是,也有其他安排,例如在歐元區,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已採用歐元作為其唯一官方貨幣。有些國家則沒有中央銀行或其他貨幣當局,例如巴拿馬。
美洲
[編輯]亞洲
[編輯]
斯里蘭卡:斯里蘭卡中央銀行
馬爾地夫:馬爾地夫金融管理局
汶萊:汶萊金融管理局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不丹:不丹皇家金融管理局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金融管理局
尼泊爾:尼泊爾國家銀行
印度:印度儲備銀行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國家銀行
北韓: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中央銀行
南韓:韓國銀行
蒙古國 :蒙古銀行
泰國:泰國銀行
歐洲
[編輯]安道爾:安道爾金融管理局
英格蘭:英格蘭銀行
歐洲聯盟:歐洲中央銀行
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金融管理局
匈牙利:匈牙利國家銀行
拉脫維亞:拉脫維亞銀行
俄羅斯:俄羅斯聯邦中央銀行
德國:德意志聯邦銀行
法國:法蘭西銀行
大洋洲
[編輯]注釋
[編輯]- ^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的發行管理,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幣當局」。該國另設有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除證券業以外各類金融業的監督管理。
- ^ Jahan, Sarwat. Inflation Targeting: Holding the Lin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s, Finance & Development. [28 December 2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