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通古斯巴西城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通古斯巴西城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新和縣
分類古遺址
時代唐代
編號6-1-220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通古斯巴西城址是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的一處唐代安西大都護府統制下的軍屯中心遺址。

地理信息[編輯]

通古斯巴西城址地處新和縣通古斯巴西農場南,距離縣城45公里左右。北邊是天山山脈,南方為塔里木盆地。海拔大概970米[1]。屬古龜茲國,是古絲綢之路(中道)中段要地[2]

遺蹟介紹[編輯]

通古斯巴西城址原名為「托古孜巴什」或「通古孜巴什」,有「九城之首」之意[3]。城池為長方形,東西長約250米,南北長大概230米,面積約為0.6平方千米[4],牆垣構筑前後不同,分為築和土坯砌築,或者土坯加筋層交相疊築[5]。通古斯巴西城是現存唐朝西域龜茲地區具有完整功能的軍事區域和屯田區域的規模大、保存完整的唐代遺址[6]。遺址包括通古斯巴西城為中心的2座古城(另一座是克孜爾協海爾古城)及7座戍堡(包括博提巴什戍堡、且熱克協爾戍堡、來合買協海爾戍堡、阿克提坎戍堡、喬拉克協海爾(喬拉克謝)戍堡和埃格麥里央達戍堡[7])和10多處烽燧、佛寺等建築及多處古渠道、古葡萄園等遺蹟[8]

歷史及出土文物[編輯]

通古斯巴西城址始建於大概公元647年-公元692年[1]。被認為是安西四鎮之一的龜茲軍屯重要的地區之一[9]。1928年9月,黃文弼首次對通古斯巴西城址進行了發掘和調查並在《塔里木盆地考古記》中發表了此次調查結果。此次考察出土的唐朝大曆年間的《將軍妣閏奴烽子錢》殘紙、《李明達借糧契》、《白蘇畢領屯來狀》及開元通寶等文物證明了該城址的歷史[10][11]。1980年出土過一件「馬首龍紋」陶器。1989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普查隊在此地發現不同種陶製生活殘片和金屬及石制殘骸,並發現文化堆積層[12]。1992年初,該地出土了大約3千枚錢幣,被當地村民搶購一空,後有其中二百餘枚被中國歷史博物館國家文物管理局以及中國錢幣博物館收購其餘大多流失,出土的錢幣包括大曆元寶建中通寶開元通寶乾元重寶以及「中」字、「元」字錢等[5][13]。2015年,根據《安西大都護府考古工作計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和縣龜茲文化博物館聯合對該地進行了考察[9]。此次考察出土的玻璃器、剪輪五銖、黃衣紅陶片等文物,證明此處遺址的建成可能要早於唐代或至魏晉時代[5]。而古城衰落則可能是吐蕃攻陷安西的結果,除了戰爭,沙漠化河川襲奪都可能是古城衰敗的原因[12]

古址現狀及研究保護[編輯]

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010年投資200餘萬元的通古斯巴西古城圍欄保護工程完成[14]。2012年,通古斯巴西古址的文物保護規劃通過新疆文物古蹟保護中心的論證[15]。2014年,對該古址進行了航拍勘探[16]。2015年對此處遺址進行考察後,大量學術研究得以進行,因耕地的擴張、農耕澆灌使得地下水位上漲和多年的雨水,使得古址面對著不同種類的病害侵襲[17]。其中來源包括鹽害紅柳表面風蝕雨蝕基礎掏蝕凹進裂隙坍塌、生物破壞及人為破壞[6]。後通過對實驗了解了其土體特性並進行了加固實驗[18]。2016年,國家文物局投資450多萬元開始對通古斯巴西古城進行搶險加固[19]。2019年5月,自治區文旅廳組織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地質大學蘭州大學對該項目進行了驗收[20]

參考來源[編輯]

  1. ^ 1.0 1.1 徐桂玲. 通古斯巴西古城的保存现状与保护对策. 蘭州大學. 2014. 
  2. ^ 2.0 2.1 張迎春; 陶晶. 跨文化视角:龟兹历史与人类文明.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9-05-20]. 
  3. ^ 探访神秘的通古斯巴什古城.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2019-05-20]. 
  4. ^ 通古斯巴西古城. 阿克蘇博物館. [2019-05-20]. [失效連結]
  5. ^ 5.0 5.1 5.2 何月馨. 碛西长天千万里——通古斯巴西古城考古小记 (11): 75–79. 2015. 
  6. ^ 6.0 6.1 徐桂玲; 梁濤. 通古斯巴西古城遗址前期保护研究.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5, 43 (02): 62–65. 
  7. ^ 張平. 新和通古孜巴什古城遗址的调查与研究. 吐魯番學研究. 2003, (02): 37–43. 
  8. ^ 邢春林. 唐代安西都护府渭干河西岸遗址群的调查与研究.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 31 (01): 115–123. 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10.01.010. 
  9. ^ 9.0 9.1 張鴻墀; 潘瑩; 蔡國棟. 中国考古学者探寻唐朝“安西大都护府”相关遗迹.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2019-05-20]. 
  10. ^ 張平. 龟兹考古中所见唐代重要驻屯史迹. 唐史論叢. 2007: 171–197. 
  11. ^ 李橋江; 荊雲輝(圖). 通古孜巴西古城掩埋的历史. 新疆人文地理(漢). 2013, (03): 20–25. 
  12. ^ 12.0 12.1 徐承炎; 曹中月. 新和县通古孜巴什古城考述. 塔里木大學學報. 2016, 28 (02): 26–30. 
  13. ^ 王永生. 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铸地考——兼论上元元年(760年)后唐对西域的坚守. 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三辑). 中國錢幣學會 11. 北京市: 中國金融出版社: 295–305. 1998. ISBN 7-5049-1869-5. 
  14. ^ 李橋江. 新和通古斯巴西古城一期保护完工. 天山網.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08). 
  15. ^ 新疆文物古蹟保護中心. 通古斯巴西古城文物保护规划通过省级论证. 阿克蘇博物館. [2019-05-20]. [失效連結]
  16. ^ 对通古斯巴西古城进行航拍勘探掌握第一手资料. 新疆旅遊官方網. [2019-05-20]. [永久失效連結]
  17. ^ 許雲峰. 唐代古城遗址损毁严重 新疆新和县计划修缮(图). 中國新聞網. [2019-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4). 
  18. ^ 徐桂玲; 李春長. 通古斯巴西古城遗址土体特性及PS加固试验. 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 2015, 27 (04): 15–21. doi:10.16334/j.cnki.cn31-1652/k.2015.04.004. 
  19. ^ 趙梅. 国家投资450余万“医治”通古斯巴西古城. 鳳凰資訊. [2019-05-20]. 
  20. ^ 呂娜; 艾斯克爾·阿巴斯. 通古斯巴西城址抢险加固项目通过验收. 沙雅縣人民政府. [2019-05-20]. [失效連結]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