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透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透析
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
專科腎臟科
ICD-9-CM39.95
MeSHD006435

透析,又稱為血液淨化(英語:Dialysis)是利用半透膜將小分子和大分子分離的一種技術;是當腎臟無法正常工作時,代替腎臟從機體內清除代謝廢物和過多水分的人工過程。

醫學中,透析被用來代替因為腎衰竭而喪失功能的,俗稱「洗腎」。透析可以被用來救助突然的暫時喪失其腎功能的病人(急性腎衰竭),也可以被用來救助永久性喪失腎功能的患者(慢性腎臟病)。在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腎臟替代療法是透析 (78%),其餘 22% 的患者接受腎移植。[1]

一般來講,透析有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兩種,大約 90% 接受透析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療[1]

在很多情況下,血液透析也可以用於對病人的搶救,如搖頭丸引起的橫紋肌溶解症等。 因為血液透析和其他藥物的出現,戰場上由戰傷引起的急性腎衰竭,其死亡率已下降了90%以上。

對於腹膜完整且神智清醒能自我操作腹膜透析器材的病人,腹膜透將給予病人更大的自由。因為腹膜透析的不間斷性,在感染控制得當的情況下它的併發症較少。

大多數情況下,透析病人的生活品質比其他內科慢性病差。血透機直接接觸循環系統常引起低血壓發熱骨質疏鬆和微量元素失調。另外,透析通道的衛生學處理也需要多加注意。

形態

[編輯]

血液透析

[編輯]

另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Stefania Crowther; Lois Reynolds; Tilli Tansey, eds. (2009), History of Dialysis in the UK: c. 1950-1980, Wellcome Witnesses to Contemporary Medicine, History of Modern Biomedicine Research Group, ISBN 978-0-85484-122-6, Wikidata Q2958176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Pecoits-Filho, Roberto; Okpechi, Ikechi G.; Donner, Jo-Ann; Harris, David C.H.; Aljubori, Harith M.; Bello, Aminu K.; Bellorin-Font, Ezequiel; Caskey, Fergus J.; Collins, Allan; Cueto-Manzano, Alfonso M.; Feehally, John. Capturing and monitoring global differences in untreated and treated end-stage kidney disease, kidney replacement therapy modality, and outcomes. Kidney International Supplements. 2020-03, 10 (1) [2024-03-25]. PMC 7031690可免費查閱. PMID 32149004. doi:10.1016/j.kisu.2019.1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10) (英語). 

外部連接

[編輯]

Template:Urologic procedures英語Template:Urologic proced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