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燏黃
趙燏黃 | |
---|---|
字 | 午喬 |
號 | 藥農、老遲 |
性別 | 男 |
出生 | 趙汝詢 1883年2月27日 ![]() |
逝世 | 1960年7月8日![]() | (77歲)
國籍 | ![]() |
別名 | 趙一黃、趙去非 |
代表作
|
趙燏黃(1883年2月27日—1960年7月8日),原名汝詢,別名一黃,字午喬,號藥農,又號老遲、高翁,筆名去非,江蘇武進人,中國生藥學界元老,中國現代本草學和生藥學先驅。曾發表學術著作五種,論文七十餘篇,遺稿有《本草新詮》等。其它未發表之著作甚多,因屢經動亂,大都散失[1]。
生平
[編輯]來自江蘇省武進縣青山門趙氏家族。其高祖趙洲為趙鳳昌曾祖趙涵二兄。祖趙炯兼祧伯父趙柱及本生父趙權。父趙堉(原名贊元,字蔭元,號映沅,晚號樾道人,又號樾園老人,1851-1934)為趙炯第四子,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賑濟水災有利捐五品職,後經商。母為同邑太學生江友生長女。趙映沅共有四子(其中次子與四子早殤)與六女(其中長女與四女早逝), 趙燏黃為其長子。弟趙汝調(字壽喬,1897-1955)曾留學日本,其夫人為同邑屠錦濤長女。後與同鄉許冠群及內弟屠煥生等共同創辦上海新亞藥廠[2][3][4]。
趙燏黃於1887-1889年在私塾學習,1900-1904年在常州延陵書院院長劉申孫家任教師,並得劉氏之傳學,為日後整理本草奠定堅實的基礎。光緒戊戌變法失敗,趙燏黃接受新思潮,在家鄉結社,講求實用科學。後聞鍾觀光在上海實學通藝館附設的理化傳習所教授物理學、化學,即赴滬求學,當時除學習江南製造局譯的化學、物理教材外,還參考日本下山順一郎等著的《無機化學》及《有機化學》,因知化學與藥學之密切關係,便有志於藥學。1905年春,應金天翮之聘,到蘇州同里學校任物理學、化學教員。
1905年秋自費赴日本留學,在東京大成中學校肄業,後入正則英語學校及預備學校學習。1907年,入東京藥學專門學校學習,1909年畢業,補江寧公費生,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藥學科選科深造,先在生藥學教室下山順一郎指導下學習生藥學,後又在藥物化學教室長井長義指導下專研生藥化學。
1907年,趙與王煥文、曾貞、伍晟、蔡鍾傑等在東京發起留日藥學生組織中華藥學會,選舉王煥文為會長,伍晟為總幹事,趙燏黃為書記。他積極參加學術活動,曾以研究之所得,在學會組織的學術報告會上宣讀《川厚朴揮髮油結晶成分之研究》和《胡麻油之分析化學》2篇論文。
1910年,趙燏黃加入同盟會。1911年10月武昌起義,參加留日醫藥學生組織紅十字會歸國支援民軍。辛亥革命時在浙軍都督府、滬軍都督府作醫藥救護工作。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內務部衛生局科長,政府遷北京後,任內務部衛生司科長、代理司長。1912年,曾再度赴日,到帝國大學辦理畢業手續,獲藥學學士學位。不久,政府改組,卸任出京,賦閒居滬。
1928年,趙燏黃受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楊杏佛之託,草擬了《國立中央研究院擬設中藥研究所計劃書》 。1929年,受蔡元培之聘,任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國藥研究室研究員,專門進行本草學和生藥學的研究。1934年9月,楊杏佛遇刺後,趙應浙江省立醫藥專科學校藥科主任黃鳴龍聘返該校教授生藥學。1934年,黃鳴龍赴德國深造,趙又應北平研究院院長李石曾之聘,任生理學研究所研究員,繼續整理本草,研究國藥。
七七事變後,趙燏黃在北平賦閒。1940年,任北平新亞藥廠華北分廠廠長,專門從事利用華北及蒙疆產麻黃草提取麻黃素的研究。這時期在北京大學醫學院設立了中藥研究所,趙燏黃受醫學院院長兼所長鮑鑒清之聘,任醫學院額外教授兼中藥研究所專任研究員。1943年秋,醫學院成立藥學系,趙兼任生藥學教授。
抗日戰爭勝利後,趙一度擔任藥學系主任,1946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北京大學,醫學院改稱北平臨時大學第六分班。由於院內英美派排擠德日派,他被迫離開藥學系。後出任北平陸軍醫院藥局主任並從事業餘研究。1948年,趙曾以「趙氏生藥學化學研究所」名義送交平津區十二科學團體北平藥學會論文摘要。
1949年2月,華北人民政府衛生部接手陸軍醫院,殷希彭得知趙燏黃曾發表過《祁州藥志》等專著,讚賞趙的研究中藥以代替西藥進口的主張,但當時尚無此機構,新建則人力物力均有困難。6月9日,趙燏黃寫了《研究中藥之經歷及今後繼續研究未竟工作之願望》的報告[5]。8月,趙重新回到北京大學醫學院藥學系任教,次年藥學系增設藥學專修科,趙燏黃承擔了極重的教學任務。1950年冬,他積勞成疾,左眼患青光眼而失明,但仍帶病親自擬定教學大綱和教學改革方案,編寫《實用生藥學》、《生藥學講義》。1955年全國首屆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開班,趙提出中藥與中醫一樣,應當舉辦西藥人員系統學習中藥的研修班。1956年,衛生部委託北京中醫學院辦一期中藥研究班,他將自用的《本草學講義》重編本,借給該班開設《本草史》,並為該班師生答疑解惑。1960年,趙因病去世[6][7]。
參考文獻
[編輯]- ^ 我国现代本草学和生药学先驱赵燏黄——纪念赵燏黄先生诞生一百周年. [2019-12-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6).
- ^ 武進青山門趙氏支譜.
- ^ 吳明. 百年沧桑·略说常州赵氏名人. 潮新聞. 2021-04-30.
- ^ 赵汝调(1898——1955). 常州史志. 2016-01-04.
- ^ 赵燏黄_简历.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
- ^ 赵燏黄:医药分立,为了各自前途的发展. [2020-01-28].
- ^ 赵燏黄先生传略. 手機知網. [2020-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