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
- العربية
- Azərbaycanca
- Български
- বাংলা
- Bosanski
- Català
- Čeština
- Cymraeg
- Dansk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nglish
- Esperanto
- Español
- Eesti
- Euskara
- فارسی
- Suomi
- Français
- Galego
- עברית
- हिन्दी
- Hrvatski
- Magyar
- Հայերեն
- Bahasa Indonesia
- Italiano
- 日本語
- Қазақша
- 한국어
- Latina
- Lietuvių
- Македонски
- മലയാളം
- Nederlands
- Norsk bokmål
- Polski
- Português
- Română
- Русский
- 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
- Simple English
- Српски / srpski
- Svenska
- தமிழ்
- ไทย
- Türkçe
- Татарча / tatarça
- Українська
- 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
- Tiếng Việt
- 吴语
- 閩南語 / Bân-lâm-gú
- 粵語

視神經 | |
---|---|
![]() 左視神經及視域 | |
![]() 視神經離開背部小腿眼(夾層) | |
支配 | 視覺系統 |
標識字符 | |
拉丁文 | nervus opticus |
MeSH | D009900 |
NeuroNames(英語:NeuroNames) | 289 |
TA98 | A14.2.01.006、A15.2.04.024 |
TA2 | 6183 |
FMA | FMA:50863 |
格雷氏 | p.882 |
《神經解剖學術語》 [在維基數據上編輯] |
視神經(optic nerve)是十二對腦神經中的第二對,編號II,由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發出的神經纖維(軸突)匯集而成;起於視乳頭,在眼眶內向後內走行,穿過視神經管進入顱中窩,止於視交叉前角[1]。視束則為視交叉的延續,而不屬於視神經的一部分。
結構
[編輯]視神經是十二對腦神經中的第二對。然而,由於它起源於胚胎時期的間腦外翻,故也被視為中樞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與周圍神經系統鑲嵌在腦膜中的施旺細胞不同,視神經纖維包被於產生自少突細胞的髓磷脂。格林-巴利症候群一類的外部神經疾病並不影響視神經。
視神經嵌套於全部三層腦膜(硬腦膜、蜘蛛膜、軟腦膜)中。哺乳動物的中樞神經纖維束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視神經損傷導致的失明不可逆轉。發端於視網膜上的神經纖維經視神經直通九個大腦中的視神經核。視覺信號在此中繼,再被傳送至視覺神經皮層。
視神經由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軸突和支持細胞組成。它由眼眶發出,經視神經管指向後中部的視神經交叉,雙眼的部分顳視野(鼻半視網膜)纖維恰在此發生交叉。交叉纖維的規模因物種而異,且與物種的雙目視野最大可視角度有關。多數視神經軸突終結於向視覺皮層傳遞視覺信號的側膝狀核,少部分與眨眼反射有關的終結於頂蓋前核。另有部分軸突在視交叉上核處終結,司職調節醒睡周期。它的直徑在眼附近約為 1.6 mm,到眼眶附近則有 3.5 mm,在顱腦空間時則會達到 4.5 mm。視神經組分的在眼球內長 1 mm,眼眶內長 24 mm,視神經管內長 9 mm,形成視神經交叉前於顱腦空間長度可達 16 mm。在此,約 53 % 的纖維交叉形成視束。它們中的大多數終止於外側膝狀體。
視輻射線纖維從外側膝狀體穿過腦枕葉到達視覺皮層。更精確地說,發自對側上部視野的視覺纖維橫貫麥耶氏袢,終止於枕葉中鳥距溝下方的舌回,而發自對側下部視野的視覺纖維更直接地終結於楔葉處。
功能
[編輯]視神經具有特殊軀體傳入的功能,也正是視覺感官的所在。
視覺
[編輯]視野盲區的形成是光感受器在視網膜區域——視神經離開眼球去往大腦這一區域缺失的結果。
人類視神經的纖維數約為 770,000 到 1,700,000 ,也正是與每個視網膜連接的神經節細胞的軸突數。在視覺敏感的視網膜中央凹,每個視網膜神經節細胞聯繫少至五個感光細胞。在視網膜的其他區域,這個數目上可至幾千。
眼球的感覺神經支配須經由三叉神經的眼支。角膜反射可驗證這一傳入通路。
臨床意義
[編輯]檢查
[編輯]四種方式可以檢查視神經:
- 視覺靈敏度
- 視野
- 眼球對光的反應(亦涉及動眼神經)
- 眼底鏡檢查
圖集
[編輯]-
視神經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圖像
-
眼動脈及其分支(視神經以黃標註)
-
腦幹淺表解剖,側面觀。
-
腦幹解剖,側面觀。
參考
[編輯]- ^ 于叔杰; 馬路. 解剖学基础. 重慶大學電子音像出版社. 2018: 196,187. ISBN 9787568911313.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
coauthors
(幫助)
外部連結
[編輯]骨骼肌肉 |
| ||||||||||||
---|---|---|---|---|---|---|---|---|---|---|---|---|---|
循環系統 |
| ||||||||||||
神經系統 |
| ||||||||||||
表皮系統 | |||||||||||||
免疫系統 | |||||||||||||
呼吸系統 | |||||||||||||
消化系統 |
| ||||||||||||
泌尿系統 | |||||||||||||
生殖系統 |
| ||||||||||||
內分泌系統 | |||||||||||||
0 終末神經 |
| ||||||||||||
---|---|---|---|---|---|---|---|---|---|---|---|---|---|
I 嗅神經 |
| ||||||||||||
II 視神經 |
| ||||||||||||
III 動眼神經 |
| ||||||||||||
IV 滑車神經 |
| ||||||||||||
V 三叉神經 |
| ||||||||||||
VI 外旋神經 |
| ||||||||||||
VII 顏面神經 |
| ||||||||||||
VIII 前庭耳蝸神經 |
| ||||||||||||
IX 舌咽神經 | |||||||||||||
X 迷走神經 |
| ||||||||||||
XI 副神經 | |||||||||||||
XII 舌下神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