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視亮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水下照片的視亮度逐漸降低。

視亮度[1][2](brightness)或表觀亮度[3](apparent brightness),又稱主觀亮度[4](subjective brightness[5][6]),是對於光源或物體表面明暗的視知覺特性。屬於感知量,其大小主要決定於心理物理量光亮度,視亮度大小明顯地受到刺激條件(包括被觀察物的色品、周圍的亮度和色品)和觀察者條件(包括色覺特性和色適應狀態)的影響[7]。視亮度是視覺的特性,對視覺目標的輻射或反射的光亮度的感知[8]。這種感知並不是對光亮度為線性的,而是依賴於視覺環境,例如芒克-懷特錯覺英語White's illusion

視亮度是色貌模型英語Color appearance model的一個參數。典型表示為。視亮度表示某物「看起來發光」的程度。視亮度是一種不同於明度的感知。明度是與同樣亮的白色物體相比,某物的亮的程度[9]

美國聯邦電信術語表(Federal Glossary of Telecommunication Terms)美國聯邦標準1037C規定視亮度用於光的非定量心理感知和認知[10]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视亮度. 術語在線.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簡體中文)
  2. ^ 視亮度. 樂詞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中文(臺灣)). 
  3. ^ 國家教育研究院. 計量學名詞(第二版). 元照出版公司. 2015: 15. ISBN 9789860471953. 
  4. ^ 張勁燕. 電子電機工程英漢對照詞典.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2531. ISBN 9789571145495. 
  5. ^ Walter T. Grondzik; Alison G. Kwok.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Buildings 13. John Wiley & Sons. 2019: 180. ISBN 9781119492641. 
  6. ^ H. Autrum. Foundations of Sensory Science.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2: 236. ISBN 9783642694257. 
  7.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5698-2001《顏色術語》
  8. ^ Merriam-Webster.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definition of bright
  9. ^ Robert William Gainer Hunt: Some comments on using the CIECAM97s colour-appearance model
  10. ^ Brightne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Federal Standard 1037C, the Federal Glossary of Telecommunication Terms (1996)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