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敬憲
外觀
裴敬憲(493年—525年),字孝虞,南北朝北魏學者、文人,河東郡聞喜縣人,裴宣的次子。
裴敬憲年輕時廣泛求學,並教育諸弟。他不貪圖名利,郡里想徵召他擔任功曹,他沒有應允;各府衙想徵召他時,他也是先讓弟弟們出仕做官,其行為受到人們的稱讚。他被高陽王元雍推舉為秀才,通過射策考試,被任命為太學博士。裴敬憲擅長隸書和草書,通曉音律,還創作五言詩,其才華在當時享有盛名。中山王元熙前往鄴城時,當時的賢達們在河梁舉行送別會,吟詠離別詩作,其中裴敬憲所作的被評為最優秀。孝昌元年(525年),裴敬憲因病去世,享年三十三歲。鄉里的人們惋惜他的人品,孝昌年間陳雙熾的叛軍四處劫掠時,唯獨沒有燒毀他的家。永安三年(530年),他被追贈中書侍郎之職,諡號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