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瑪麗豬籠草

血腥瑪麗豬籠草 | |
---|---|
![]() | |
雜交親本 | N. ampullaria × N. ventricosa |
栽培品種 | Nepenthes 'Bloody Mary'=N. 'Lady Luck' |
血腥瑪麗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Lady Luck'=N. 'Bloody Mary'),又稱紅寶石豬籠草,幸運女神豬籠草,是一個由蘋果豬籠草(N. ampullaria)的紅色個體和葫蘆豬籠草(N. ventricosa)(也有一說是顯目豬籠草和葫蘆豬籠草的雜交種)的紅色個體雜交得到的人工雜交種。該品種最早以Nepenthes 'Bloody Mary'的名稱被命名並出售,直到後來被正式命名為Nepenthes 'Lady Luck'。
該人工培育品種來自Borneo Exotics苗圃,編號BD-01,是在2007年引入某次組織培養的一批種子中生長出的102個不同個體中的第66號組織培養的產物,其親本均來自Borneo Exotics苗圃[1]。目前已經作為一種廉價的豬籠草被廣泛栽培。
形態特徵
[編輯]血腥瑪麗豬籠草為直立至攀緣或亞攀緣灌木,葉片略革質,基生葉近無柄,新生葉鞘及葉耳有時呈紅色;葉長橢圓形。幼年捕蟲籠基部卵形,上部圓柱狀;成熟下位籠基部與上端近乎齊寬,籠蓋有後翻趨勢。下位籠籠籠壁外側紅色,基部略顯淡綠色,光線不足時通體淺紅色或淺綠色至白色,幼年籠具自基部向上延伸的不規則淺綠色斑點;籠壁薄,籠唇深紅色至紅色,寬大且內趨,成熟下位籠唇外側略微外翻呈波浪狀,具不明顯深色花紋。上位籠較少見,呈漏斗狀,顏色略淺,籠唇深紅色至白色,花紋明顯。
栽培
[編輯]血腥瑪麗豬籠草是一種比較容易栽培的豬籠草,它具有較強的溫度適應性,還可以在散射光養護的條件下結出漂亮的紅色捕蟲籠。這對於新手和不能為豬籠草提供理想條件的種植者來說十分友好
據傳,血腥瑪麗豬籠草會在強光直射和缺乏通風的情況下有可能發生真菌感染[2]。
相關種類
[編輯]夏洛特在《食蟲植物觀賞&栽培圖鑑》中介紹過一種不同於血腥瑪麗豬籠草的葫蘆豬籠草與蘋果豬籠草雜交個體,該個體捕蟲籠與血腥瑪麗豬籠草近似,只是籠身是綠色,並且比較脆弱,很容易因為一些小原因而死去。[3]其他葫蘆豬籠草與蘋果豬籠草的園藝雜交個體也被發表過。
由Borneo Exotics苗圃選育的紅色捕蟲籠個體的蘋果豬籠草的其他豬籠草的雜交種也具有類似的下位籠,包括辛布亞豬籠草與葫蘆豬籠草的雜交種[黛安娜豬籠草(N. × 『Diana』)],暗色豬籠草(編號BE-3941)和羅伯坎特利豬籠草。[4]
參考與拓展閱讀
[編輯]- ^ Borneo Exotics (Pvt) Ltd. this is home. www.borneoexotics.com. [2024-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21).
- ^ Nepenthes Lady Luck (ampullaria red x ventricosa). Nepenthes Diary. [2024-12-16] (英語).
- ^ 夏洛特. 食虫植物观赏&栽培图鉴. 台北: 商周出版. 2007. ISBN 978-986-124-850-9.
- ^ http://borneoexotics.net/. [2025-01-15] (美國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