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拼圖

血型拼圖 | |
---|---|
基本資料 | |
導演 | 克林·伊斯威特 |
監製 | 克林·伊斯威特 |
編劇 | 布萊恩·海格蘭 麥可·康奈利 |
原著 | Blood Work[*] |
主演 | 克林·伊斯威特 傑夫·丹尼爾 安潔莉卡·休斯頓 迪倫·沃爾什 阿利克斯·科羅馬扎伊[*] Brent Hinkley[*] 葛瑞·貝克[*] 葛蘭·莫蕭爾[*] 伊高·捷積堅尼[*] 保羅·羅德里奇斯[*] 里克·霍夫曼 山姆·賈格 汪達·德·傑蘇斯[*] 蒂娜·利福德[*] |
攝影 | 湯·史頓 |
製片商 | 馬爾帕索[*] |
片長 | 106 分鐘 |
各地片名 | |
香港 | 血懸拼圖 |
臺灣 | 血型拼圖 |
新加坡 | 血型拼圖 |
《血型拼圖》(英語:Blood Work)是一部2002年上映的美國推理驚悚片,由克林·伊斯威特主演、製作並執導。該片還由傑夫·丹尼爾、旺達·德·耶穌(Wanda De Jesús)和安潔莉卡·休斯頓聯合主演,故事改編自麥可·康奈利1998年出版的同名小說。
伊斯威特憑藉此片在威尼斯影展獲得了未來電影節數位獎(Future Film Festival Digital Award)[1]。
劇情
[編輯]FBI特工特雷爾·麥卡勒布(Terrell "Terry" McCaleb,暱稱特里)是一名資深罪犯側寫師,帶領一支FBI和洛杉磯警察局聯合組成的專案組追捕一名人稱「代碼殺手」(Code Killer)的連環殺手。此人留下挑釁信息給麥卡勒布。在最新案發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麥卡勒布在人群中發現了疑似兇手的身影遂展開追捕,卻因突發心臟病幾近喪命。
兩年後,已退休的麥卡勒布住在長灘的一艘名為「隨浪逐流號」(Following Sea)的漁船上,他剛接受了一次心臟移植手術。這時,女服務員格拉謝拉·里弗斯(Graciella Rivers)找到了他,請求他調查姐姐格洛麗亞的謀殺案。格洛麗亞是在一次搶劫案中遇害,而麥卡勒布發現,移植到他體內的心臟正是格洛麗亞的。飽受倖存者內疚折磨的麥卡勒布答應幫助她。
不顧醫生強烈反對,麥卡勒布還是私下展開了非法調查。在酗酒鄰居賈斯帕·努恩(Jasper "Buddy" Noone,暱稱巴迪)和舊同事洛杉磯郡警局偵探傑伊·溫斯頓(Jaye Winston)的協助下,他查明兇手曾犯下另一宗謀殺案,並鎖定了兩名嫌疑人,但兩人均先後死亡。最終,他意識到「代碼殺手」正是巴迪。巴迪承認,他殺害格洛麗亞是為了確保麥卡勒布能存活下來。
巴迪表示,他要繼續與麥卡勒布的「遊戲」,並透露已綁架了格拉謝拉和她的外甥——格洛麗亞的兒子雷蒙德。麥卡勒布逼迫巴迪說出他們被困在海灣一艘廢棄的海岸警衛隊巡邏艇上。他成功營救了人質,並擊斃了巴迪,而格拉謝拉則將巴迪的頭按入水中,為姐姐復仇。在一切塵埃落定後,麥卡勒布與格拉謝拉開始了一段新關係,並帶著她和雷蒙德出海。
演員
[編輯]製作
[編輯]《血型拼圖》於2002年春季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和長灘拍攝,共耗時38天[2]。
評價
[編輯]《血型拼圖》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根據爛番茄的數據,該片的評分為52%,評論認為這是「一部普通但製作尚可的驚悚片,但節奏拖沓」。不過,《紐約時報》的A.O.史考特(A. O. Scott)寫道,儘管這部電影與伊斯威特的許多作品相似,但「看著這位老將再次熟練地演繹熟悉的題材,仍有一種令人欣慰的感覺」[3]。
該片的票房表現不佳,5000萬美元的預算在全球僅收入3180萬美元[4]。
參考資料
[編輯]- ^ Venice Film Festival (2002). IMDb. [2020-12-19] (英語).
- ^ Hughes, p.185
- ^ Times review
- ^ Blood Work (2002), IMDb, [2020-12-19]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