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蕪湖長江大橋

座標31°23′15.77″N 118°20′07″E / 31.3877139°N 118.33528°E / 31.3877139; 118.335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蕪湖長江大橋
2006年的蕪湖長江大橋
座標 31°23′16″N 118°20′07″E / 31.387714°N 118.335278°E / 31.387714; 118.335278
承載G5011 蕪合高速淮南鐵路
跨越長江
地點 中國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無為市
設計參數
全長10,616.55米(鐵路橋)
6,078.40米(公路橋)
寬度18米(公路橋)
歷史
開工日1996年12月20日
開通日2000年9月30日
地圖
地圖

蕪湖長江大橋是一座公鐵兩用特大型橋梁,位於中國安徽省蕪湖市城區與無為市之間,跨越長江主航道,為蕪合高速公路淮南鐵路的組成部分。大橋鐵路橋全長10,616.55米,採用I級雙線設計;公路橋全長6,078.40米,設計為雙向四車道,橋面寬18米,兩側各設1.5米人行道。主橋採用連續鋼桁梁結構,主跨312米,橋型為低塔斜拉橋,建成時屬於低塔公鐵兩用斜拉橋中跨度較大的類型。工程建設期間首次採用中國國產低碳中強鋼,以提升焊接性能和低溫韌性,同時應用了雙向對稱懸臂架設、斜拉索張拉、橋面板濕接縫等多項先進技術,累計實現橋梁工程領域14項技術創新。大橋通車後顯著改善了蕪湖地區鐵路與公路跨長江通行交通條件,減少了對輪渡運輸的依賴。該橋分別是二五九五期間的重點交通建設項目,曾榮獲「茅以升橋梁大獎」[1]:406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2]:136、2003年度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3]:27、首屆全國十大建設科技成就榜[4]:353等獎項。

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構想可追溯至1917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的相關提議。1950年代,該項目被列入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鐵路橋工程之一,後因受三年困難時期的影響而暫停。1992年,該項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重新立項,1997年正式開工建設,2000年9月30日建成通車。2022年,大橋由於結構老化而啟動大修工程,並於2023年5月完工,並恢復雙向通行。此外,大橋的建設還促成了蕪湖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的設立。該開發區於2001年底被認定為省級開發區,規劃以旅遊、商貿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要發展方向,區內設有蕪湖方特歡樂世界、漢爵陽明大酒店、蕪湖科技館等設施。

結構與特點

[編輯]

蕪湖長江大橋位於安徽省蕪湖市廣福磯磯頭下游約650米、朱家橋外貿碼頭上游約500米處,對岸為無為市唐家灣。橋位段長江自南向北流,蕪湖市位於東岸,無為市位於西岸[5]:23。作為一座特大型的公鐵兩用橋,蕪湖長江大橋的鐵路橋全長10,616.55米,為I級雙線設計;公路橋全長6,078.40米,採用雙向四車道,橋面寬度18米,兩側各設1.5米人行道。跨江正橋長2,193.7米。其工程量相當於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兩座大橋的總和[6]:32

蕪湖長江大橋採用連續鋼桁梁結構,主跨長度為312米,橋型為低塔斜拉橋,曾屬於當時世界跨度較大的低塔公鐵兩用斜拉橋之一。大橋正橋鋼梁首次使用了中國研製的低碳中強鋼,該材料在焊接性能和綜合力學性能方面具備較好表現,特別是在低溫衝擊韌性方面有明顯提升,技術指標接近國際同類材料水平。鋼梁連接採用直徑為30毫米的高強度螺栓,製造與安裝工藝要求較高,在當時國內同類型橋梁中具有一定技術代表性。在施工技術方面,其正橋鋼梁採取雙向對稱懸臂架設方式,並同步預製安裝公路混凝土橋面板。橋面板通過濕接縫和剪力釘與鋼主梁結合,待結構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再進行斜拉索張拉。該類施工工藝在當時國內橋梁建設中相對先進,反映了當時橋梁工程在設計與施工方面的一定技術水平[7]:36。據《中華建築報》報道,蕪湖長江大橋在建設過程中共實現了14項國內橋梁工程技術方面的突破或首次應用[8]:1

建設歷程

[編輯]

建設背景

[編輯]

早在1917年,孫中山在《實業計劃》中就提出了建設蕪湖長江大橋的構想[7]:3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重新被提出,並被列入中央政府制定的「一五」計劃,成為當時優先建設的三座鐵路大橋之一(另兩座為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又在隨後實施的「二五」計劃中被正式列為重點交通建設項目。1958年底,蕪湖長江大橋建設委員會宣告成立,由中共安徽省委的主要負責領導擔任建橋總指揮。翌年,大橋的初步設計工作完成,曾參與建設武漢長江大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及相關設備也自武漢調往蕪湖,準備投入新一輪建設。然而,受三年困難時期的影響,蕪湖長江大橋項目被迫長期擱置[9]:5。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由於長江阻隔,蕪湖市鐵路與公路的客貨運輸仍高度依賴輪渡過江,其中汽車輪渡日均達259航次,與長江航道上每日1200至1600航次的船舶交織運行,嚴重影響了航道的安全與通暢。因此,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再次被提上日程,其重要性與緊迫性也愈加凸顯[10]:149

建設前期工作

[編輯]

1992年7月24日,蕪湖長江大橋的建設項目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劃委員會正式立項[10]:149。此後,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於1993年10月組織多方專家赴現場進行調研和評估,並通過了《蕪湖長江公鐵兩用橋可行性研究報告》。根據評估結果,國家計委於1994年2月向國務院上報了《關於審批蕪湖長江大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同年9月,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原則同意該報告,標誌著項目向前推進的重要一步[11]:176

開工與通車

[編輯]

隨著前期工作的不斷推進,蕪湖長江大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於1995年10月12日正式獲批,標誌著工程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12]:248。次年12月20日,大橋10號墩鋼圍堰順利浮運下水,工程由此正式轉入施工階段[13]:266。在各項準備工作持續推進的基礎上,1997年3月22日,蕪湖長江大橋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親臨現場,宣布工程正式開工,並明確提出大橋應於2000年建成通車的目標[14]:286。此後,項目建設穩步推進:2000年5月,大橋正橋實現零誤差成功對接合攏;7月實現公路橋全線貫通;8月實現鐵路橋鐵軌的完全鋪設;9月,鐵道部專家組對工程進行了驗收。最終,蕪湖長江大橋於2000年9月30日順利建成通車,實現了既定建設目標[15]:23

改造工程

[編輯]

蕪湖長江大橋自通車起二十餘年來,因長期超負荷運行,橋梁已出現較為明顯的病害[16]。為保障行車安全和橋梁使用壽命,自2022年7月15日起,大橋啟動首次升級改造工程,施工期間採取「半幅封閉、半幅單向通行」的交通組織方式。此次改造涵蓋主體結構維修、支座更換、橋面升級、供配電及照明系統改造、新增信息化設施以及排水等附屬系統的更新,總投資約為4.04億元[17]。至2023年5月28日,大橋全面恢復雙向通行,標誌改造任務已徹底完成[18]

關聯項目

[編輯]

蕪湖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

[編輯]

蕪湖長江大橋綜合經濟開發區在蕪湖長江大橋建設期間設立,並於2001年底獲批為省級開發區。該開發區的功能定位為以旅遊業為主導,集商貿、居住和高新技術產業於一體的綜合性經濟開發區[19]:162。2017年,園區新簽約項目10個,新開工建設項目5個,完成投資5.68億元人民幣;新投產項目7個,實現營業收入2.87億元[20]:89。開發區內設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蕪湖方特歡樂世界[21],以及漢爵陽明大酒店、蕪湖科技館等主要旅遊設施。園區總體規劃用地面積約133萬平方米,涵蓋動漫產品生產基地、遊戲電影基地等相關產業功能區[22]:552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彭開宙主編. 芜湖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并获奖. 中国铁道年鉴. 2001: 406. 
  2. ^ 葉財寶主編. 芜湖长江大桥获鲁班奖. 芜湖年鉴.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 136. 
  3. ^ 劉賢福主編. 中铁十六局集团公司参建的芜湖长江大桥荣获2003年度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年鉴.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4: 27. 
  4. ^ 謝迎春. 芜湖长江大桥名列首届全国十大建设科技成就榜. 芜湖年鉴. 黃山書社. 2005: 353. 
  5. ^ 付新軍; 張喜蘭. 芜湖长江大桥施工平面控制测量. 江蘇測繪. 1997, (04): 23–27 [2025-07-22]. 
  6. ^ 賈國平. 芜湖长江大桥主桥钢板选用及其技术经济分析. 鐵道物資科學管理. 1998, (02): 32–33 [2025-07-22]. 
  7. ^ 7.0 7.1 史月. 双线逐云去一桥踏浪来——芜湖长江大桥建设回眸. 長三角. 2005, (04): 35-36 [2025-07-23]. 
  8. ^ 芜湖长江大桥. 中華建築報 (009). 2010-02-27 [2025-07-22] (中文(簡體)). 
  9. ^ 曉梅. 为八百里皖江再添一道壮丽的风景──关于芜湖长江大桥的报道. 當代建設. 1997, (4): 4-11+43 [2025-07-22]. 
  10. ^ 10.0 10.1 王林維; 周萌芽. 芜湖长江大桥建设立项. 安徽年鉴. 安徽年鑑社. 1993: 149. 
  11. ^ 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 芜湖年鉴. 黃山書社. 1996: 176-177. 
  12. ^ 孟繼安. 芜湖长江大桥批准兴建. 安徽年鉴. 安徽年鑑社. 1996: 248. 
  13. ^ 孟繼安. 芜湖长江大桥开工建设. 安徽年鉴. 安徽年鑑社. 1997: 266. 
  14. ^ 李洪利主編. 开工典礼.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年鉴. 1997: 286. 
  15. ^ 張建平. 世纪大桥千年梦圆——芜湖长江大桥礼赞. 科學新聞 (49). 2000-12-13: 23 [2025-07-22] (中文(簡體)). 
  16. ^ 芜湖长江大桥首次升级改造_. 央廣網. 2022-05-19 [2025-07-22]. 
  17. ^ 安徽芜湖:长江大桥升级改造全速推进. 人民圖片. 2022-08-22 [2025-07-22] (中文(簡體)). 
  18. ^ 芜湖长江大桥改造完成 将于5月28日恢复双向通行. 大皖新聞. 2023-05-27 [2025-07-22] (中文(簡體)). 
  19. ^ 汪石滿總編.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 安徽年鉴. 安徽年鑑社. 2002: 162. 
  20. ^ 劉萍主編. 芜湖长江大桥经济开发区. 芜湖年鉴. 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黃山書社. 2018: 89-91. 
  21. ^ 商務微新聞. 芜湖动漫将迎来大发展. 新浪新聞. 2009-07-08 [2025-07-23]. 
  22. ^ 王羚主編. 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 安徽审计年鉴. 黃山書社. 2009: 552. 

外部連結

[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相關多媒體資源:蕪湖長江大橋

31°23′15.77″N 118°20′07″E / 31.3877139°N 118.33528°E / 31.3877139; 118.3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