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肉鋪與聖家族的施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肉鋪與聖家族的施捨
英文:A Meat Stall with the Holy Family Giving Alms
藝術家彼得·阿爾岑
年份1551
媒介木板油畫
尺寸115.6 cm × 165 cm(45.5英寸 × 65英寸)
收藏國家/地區美國
收藏地北卡羅來納藝術博物館

《肉鋪與聖家族的施捨》是荷蘭畫家彼得·阿爾岑(1508-1575年)於1551年完成的一幅畫作。[1]畫作描繪了農民市場的場景,市場上有大量的肉類和其他食物。畫面背景展現的是《聖經》中逃往埃及的故事,聖母瑪利亞在路上向窮人施捨。這幅畫表面上看起來是一幅以食物為主題的普通靜物畫,但它卻富有象徵意義,隱藏著豐富的宗教意義,體現了一種推崇精神生活的視覺隱喻[2]

畫家

[編輯]
阿爾森有關水果和蔬菜攤位的畫作,上圖為《市場場景》,在構圖上與《肉鋪與聖家族的施捨》相似。

彼得·阿爾森是一位來自阿姆斯特丹的靜物畫家,曾在安特衛普工作多年,以自然主義風格描繪日常生活場景而聞名。他是16世紀北方文藝復興時期風格主義的代表。風格主義是這一時期荷蘭德國繪畫的新流派,其特點是精確的觀察和自然主義,為繪畫注入了現實主義的特點。許多北方藝術家前往義大利學習,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創新的影響,與此同時也用新發展的油畫等技術影響著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3]

阿爾森被認為是靜物畫的創始人之一。他的繪畫風格非常新穎,融合了靜物畫風俗畫的特點。他的作品秉承了弗蘭德斯傳統,且極具創意。例如《肉鋪》這幅畫,前景中是現實大小的靜物畫,背景中透過開放的空間展示出三個較小的場景。與之相似的一系列作品被視為從人物主題繪畫中發展出來的靜物畫流派的先驅。[3]

由於新教徒拒絕天主教藝術的傳統,阿爾特森的許多畫作被聖像破壞者摧毀,尤其是他的祭壇畫,其中一些甚至被砍成了碎片。只有那些涉及較少宗教題材的畫作才得以保留。《肉鋪》是阿爾森在從安特衛普搬到阿姆斯特丹的幾年前所畫。[4]

畫面內容

[編輯]

《肉鋪與聖家族的施捨》是一幅大型油畫,以高度現實主義的風格描繪了豐富的食物,而敘事則隱藏在背景中,只能透過攤位的窗戶和開口看到。阿爾森的畫作經常採用「倒置靜物」風格,其中靜物部分位於前景,而敘事部分位於背景。豐富多樣的食物分散了觀眾的注意力。前景中的盤子、肉類、火腿、豬油、熏魚、豬腿和豬頭、麵包、黃油牛奶奶酪和懸掛的椒鹽脆餅(在左側角落)在觀看者面前呈現,人物主體則被靜物構圖所淹沒。香腸、牛肉、魚、禽和豬肉等各種肉類都用籃子、鍋和盤子擺放在木桌上,一個桶和一些柳條椅也被用作了裝食物的容器。

這塊牌子上用弗拉芒語寫著:「此地後面有154土地即刻出售,您可以根據您的方便按尺購買,也可以一次性全部購買」。

透過肉鋪窗戶能看到一片帶有道路的想像中的風景,這片風景在人們第一眼看到這幅畫時幾乎不會注意到。透過中間較小的窗戶可以看到遠處的第二片風景。這些小幅風景中隱藏著一個宗教故事,描繪了聖家族為躲避希律王的騷擾而前往埃及途中向窮人施捨的情景。路上的其他人正朝著教堂的方向走去。行人和聖家族成員都穿著當代尼德蘭服裝。畫面右側,在一個從井裡汲水的人物後面有一個酒館,裡面的風俗畫人物描繪了一群正在飲酒和吃牡蠣貽貝的人。酒館前掛著一具屍體,狀態與倫勃朗的那幅被宰殺的公牛的畫作中的公牛屍體非常相似。[5]

旅館周圍的地面上覆蓋著牡蠣殼,暗示著欲望。酒館裡的一個場景展現了浪子回頭的聖經故事,而酒館裡描繪的女人可能是一個與顧客交往的妓女。這幅畫具有豐富的象徵意義並傳達著隱藏的信息。畫面中的飛魚交叉擺放在錫盤上,象徵著四旬齋,即信徒禁食肉類的一段時間。向窮苦逃亡者的慈善施捨與前景食物的豐盛豐足之間的對比傳達了某種宗教象徵意義,即將「身體的食物」與「靈魂的食物」聯繫起來,呼籲觀眾將注意力從世俗的事物中轉移開。[2]整個聖家族都出現在這部分畫作中:瑪利亞抱著聖嬰,騎著由約瑟牽著的驢,向一個貧困的家庭分發麵包,分享著聖家族僅有的一點食物。小男孩和他的父親正在從瑪麗手中接過代表聖餐的麵包。攤位上食物的豐盛與豐富是對暴食的一種諷刺。[6]肉也可以被視為「軟弱的肉體」的象徵和暗示(馬太福音26:41)。被屠宰的動物可能象徵著信徒的死亡,這是在16和17世紀相當常見的意象。[5]

在畫的右上角,一塊木質標語牌上貼著一張手寫的標語。這則廣告用弗拉芒語(荷蘭語的一種,在比利時北部的弗蘭德斯地區使用)寫道:「此地後方有154土地立即出售,您可以根據您的方便按尺購買,也可以一次性全部購買」。學者們對該標誌的討論達成了普遍的共識,認為其信息「是對這一場景的隱喻性評論」,警告社會如果過分注重物質利益,將會失去精神財富。[7]

不同版本

[編輯]

這幅畫現藏於北卡羅來納藝術博物館,但至少存在四個相似的版本。這表明它在當時是一幅著名作品,經常被仿製。不同版本的畫作尺寸略有不同,分別是:北卡羅來納藝術博物館的《肉鋪與聖家族的施捨》,115 cm × 165 cm(45英寸 × 65英寸);古斯塔夫烏普薩拉大學藝術收藏館的《屠夫的攤位和向埃及的逃亡》,123.3 cm × 150 cm(48.5英寸 × 59.1英寸);[8]桑坦德銀行基金會收藏的《靜物與肉和聖家族》,111 cm × 165 cm(44英寸 × 65英寸)。[9]以及博尼范坦博物館收藏的《肉攤和逃向埃及》。[10]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 Meat Stall with the Holy Family Giving Alms.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Art. [7 December 2015]. 
  2. ^ 2.0 2.1 Houghton, Charlotte. This Was Tomorrow: Pieter Aertsen's "Meat Stall" as Contemporary Art. The Art Bulletin. 2004-06, 86 (2) [2025-05-22]. ISSN 0004-3079. doi:10.2307/3177418. 
  3. ^ 3.0 3.1 Liedtke, Walter A.; Plomp, Michiel; Rüger, Axel; N.Y.),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Britain), National Gallery (Great. Vermeer and the Delft School.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1 [2025-05-20]. ISBN 978-0-87099-973-4 (英語). 
  4. ^ Khan Academy. www.khanacademy.org. [2025-05-20] (英語). 
  5. ^ 5.0 5.1 The art of the meat. Contemporary Food Lab. [11 July 2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6 March 2021). 
  6. ^ Eisenman, Stephen F. The Cry of Nature: Art and the Making of Animal Rights. Reaktion Books. 2013-10-15: 70–71 [2025-05-20]. ISBN 978-1-78023-212-6 (英語). 
  7. ^ Houghton, Charlotte M. A Topical Reference to Urban Controversy in Pieter Aertsen's 'Meat Stall'. The Burlington Magazine. 2001, 143 (1176) [2025-05-20]. ISSN 0007-6287. 
  8. ^ Painting - Uppsala University. www.uu.se. 2024-12-10 [2025-05-20] (英語). 
  9. ^ Meat Stall with the Holy Family Giving Alms | Santander Fundación. www.fundacionbancosantander.com. [2025-05-22] (英語). 
  10. ^ De Vleesstal. www.bonnefanten.nl. [2025-05-22]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1. 谷歌藝術與文化上的《肉攤與聖家族的施捨》
  2. 北卡羅來納藝術館官方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