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此條目翻譯品質不佳。 (2025年3月7日)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英文) Organiz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法文) | |
---|---|
![]() 創始成員國(1961) 其他成員國 | |
秘書處 | ![]() |
官方語言 | 英語 · 法語 |
成員 | |
領導人 | |
• 秘書長 | 馬提亞斯·科爾曼 |
• 副秘書長 | 烏爾里克·維斯特加德·克努森 武內良樹 法布里奇婭·拉佩科雷拉 Mary Beth Goodman |
成立 | |
• 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成立 | 1948年4月16日 |
• 改組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 1961年9月30日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法語:Organiz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簡稱經合組織(英:OECD,法:OCDE),是全球38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犬舍城堡。
歷史沿革
[編輯]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前身是1947年由美國和加拿大發起,成立於1948年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rganis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縮寫為OEEC),該組織成立的目的是幫助執行致力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歐洲重建的馬歇爾計劃。後來其成員國逐漸擴展到非歐洲國家。1961年,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改名為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經合組織的宗旨為:幫助各成員國家的政府實現可持續性經濟增長和就業,成員國生活水準上升,同時保持金融穩定,從而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其組建公約中提出:經合組織應致力於為其成員國及其它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穩固經濟擴展提供幫助,並在多邊性和非歧視性的基礎上為世界貿易增長作出貢獻。
對於三十五個市場經濟國家來說,經合組織是個獨一無二的論壇。他們在一起工作然後發表關於全球化趨勢下經濟,社會和政府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經合組織提供了一個框架,在此框架內成員國可以交流經濟發展經驗,為共同的問題尋找答案,協調在國內外政策中合作實踐。在這個論壇裡,各國政府可以達成沒有約束性的建議(軟法律)或是有約束性的條約,這些文件對國際經濟和貿易環境的改善具有強大的推動力。
經合組織成員國之間的信息交流是由設立在巴黎的秘書處提供的。秘書處集中數據,研究趨勢,以及分析和預測經濟發展。它也同時關注社會變化和貿易模式變化、環境、農業、科技、稅務以及其他一些問題。
經合組織通過在經濟增長、金融穩定、貿易和投資、技術創新、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合作來幫助成員國保持繁榮並且掃除貧窮。同時它致力於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同時保護環境。經合組織的其他目標還包括為所有人創造就業機會、保障社會公正、建設廉潔有效能的政府等[1]。
經合組織身處傾聽和努力的最前線,傾全力於幫助成員國政府對新的發展和關注做出反應,包括貿易和結構調整、網絡安全以及在開發中國家脫貧中所面臨的挑戰。逾40年以來,經合組織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和最可靠的全球性經濟和社會統計數據的來源之一。經合組織的資料庫擁有跨越地域的數據,包括國家帳目、經濟指標、勞動力、貿易、就業、移民、教育、能源、健康、工業、稅收和環境。大多數研究和分析報告已經出版。
在過去十年裡,經合組織成功解決了一系列經濟、社會和環境問題。因此也更加重了其在商業,貿易組合和其他有代表性的社會階層之間的紐帶作用。例如在經合組織框架下的稅收和轉移定價談判就為世界範圍內的雙邊稅務談判鋪平了道路。
在其他領域裡,經合組織也通過1999年2月生效的《經合組織反貪污行賄協定》而在全球範圍內扮演處理貪污行賄行為的重要角色。
2024年7月1日,OECD決定將其出版的任何文字性信息(包括數據、研究模型等,限該日期起)以創用CC署名4.0版(CC BY 4.0)許可協議自由授權。[2]
成員及非成員
[編輯]
成員國
[編輯]國家 | 申請日期 | 談判日期 | 邀請日期 | 成員生效日期[3] | 地理位置 | 注釋 |
---|---|---|---|---|---|---|
![]() |
1971年6月7日 | 大洋洲 | ||||
![]() |
1961年9月29日 | 歐洲 | OEEC成員[5] | |||
![]() |
1961年9月13日 | |||||
![]() |
1961年4月10日 | 北美洲 | ||||
![]() |
2003年11月[6][7] | 2007年5月16日[8] | 2009年12月15日[9] | 2010年5月7日 | 南美洲 | |
![]() |
2011年1月24日[10] | 2013年5月30日[11] | 2018年5月25日[12] | 2020年4月28日 | ||
![]() |
2015年4月9日[13] | 2020年5月15日[13] | 2021年5月25日[13] | 中美洲 | ||
![]() |
1994年1月[14] | 1994年6月8日[15] | 1995年11月24日[14] | 1995年12月21日 | 歐洲 | |
![]() |
1961年5月30日 | OEEC成員[5] | ||||
![]() |
2007年5月16日[8] | 2010年5月10日[16] | 2010年12月9日 | |||
![]() |
1969年1月28日 | |||||
![]() |
1961年8月7日 | OEEC成員[5] | ||||
![]() |
1961年9月27日 | 1949年西德加入OEEC[17]該成員生效日期前該地區代表由三國共管區(Trizone)委派[5] | ||||
![]() |
OEEC成員[5] | |||||
![]() |
1993年12月[18] | 1994年6月8日[15] | 1996年5月7日 | |||
![]() |
1961年6月5日 | OEEC成員[5] | ||||
![]() |
1961年8月17日 | |||||
![]() |
2004年3月15日[19] | 2007年5月16日[8] | 2010年5月10日[16] | 2010年9月7日 | 中東 | |
![]() |
1962年3月29日 | 歐洲 | OEEC成員[5] | |||
![]() |
1962年11月[20] | 1963年7月[20] | 1964年4月28日 | 亞洲 | ||
![]() |
2013年5月29日[21] | 2016年5月11日[22] | 2016年7月1日[23] | 歐洲 | ||
![]() |
2015年4月9日[24] | 2018年5月31日 | 2018年7月5日[24] | |||
![]() |
1961年12月7日 | OEEC成員[5] | ||||
![]() |
1994年4月14日[25] | 1994年5月18日 | 北美洲 | |||
![]() |
1961年11月13日 | 歐洲 | OEEC成員[5] | |||
![]() |
1973年5月29日 | 大洋洲 | ||||
![]() |
1961年7月4日 | 歐洲 | OEEC成員[5] | |||
![]() |
1994年2月1日[26] | 1994年6月8日[15] | 1996年7月11日[27] | 1996年11月22日 | ||
![]() |
1961年8月4日 | OEEC成員[5] | ||||
![]() |
1994年2月[28] | 1994年6月8日[15] | 2000年7月[28] | 2000年12月14日 | ||
![]() |
1996年3月[29] | 2007年5月16日[8] | 2010年5月10日[16] | 2010年7月21日 | ||
![]() |
1995年3月29日[30] | 1996年10月25日[31] | 1996年12月12日 | 亞洲 | 官方稱「大韓民國」 | |
![]() |
1961年8月3日 | 歐洲 | 1958年加入OEEC[32] | |||
![]() |
1961年9月28日 | OEEC成員[5] | ||||
![]() |
||||||
![]() |
1961年8月2日 | 歐亞 | ||||
![]() |
1961年5月2日 | 歐洲 | ||||
![]() |
1961年4月12日 | 北美洲 |
海外屬地
[編輯]成員國的海外屬地本身不是成員,但可作為其所屬主權國家的一部分成員。[33]截止2021年1月,荷蘭加勒比區及英屬根西、澤西、曼島、直布羅陀和百慕達分別作為荷蘭和英國成員國的組成部分。[34][35]其他經合組織成員國的海外屬地則不是經合組織組成部分。
參與夥伴
[編輯]歐盟執委會與歐盟成員國一起參與經合組織的工作。[36]經合組織指定巴西、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南非作為「關鍵夥伴」,這5國參與經合組織政策,並定期加經合組織調查。[37][38]
正在進行成員國資格談判
[編輯]阿根廷(2022年起)[39]
巴西(2022年起)[39]
保加利亞(2022年起)[39]
克羅埃西亞(2022年起)[39]
印度尼西亞(2024年起)[40]
秘魯(2022年起)[39]
羅馬尼亞(2022年起)[39]
泰國(2024年起)[41]
申請加入國
[編輯]表達興趣
[編輯]前成員
[編輯]成員談判終止
[編輯]俄羅斯:2007年5月,經合組織決定開放與俄羅斯的入會談判。[48]2014年3月,因俄羅斯占領克里米亞且持續發生違反人權和公民權利的行為,經合組織作為回應暫停俄羅斯的入會談判。[49][50]2022年2月25日,在俄羅斯全面開啟侵略烏克蘭戰爭後,經合組織宣布正式終止俄羅斯的入會進程。[51]
白俄羅斯:2022年3月,經合組織決定暫停白俄羅斯參與權利。[52]
參考資料
[編輯]- ^ OECD首份长期展望报告:中国经济今后50年稳定增长. 中國經濟網. [2014-06-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 ^ OECD. OECD data, publications and analysis become freely accessible — Press releas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 Paris, France. 4 July 2024 [2024-07-10].
- ^ 3.0 3.1 List of OECD Member countries – Ratific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the OECD. OECD. [9 June 2018].
- ^ OECD welcomes Costa Rica as its 38th Member (新聞稿). OECD. 2021-05-25 [2021-05-25].
-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Organis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CD. [29 November 2011].
- ^ Países industrializados alaban avances económicos de Chile. El Mercurio. 18 June 2004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 3, 2016) (西班牙語).
- ^ Chile está entre los mejores aspirantes para entrar a la OCDE. El Mercurio. 16 June 2004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Mar 3, 2016) (西班牙語).
- ^ 8.0 8.1 8.2 8.3 OECD Council Resolution on Enlargement and Enhanced Engagement. OECD. 16 May 2007 [31 May 2013].
- ^ Chile invited to become a member of the OECD.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15 December 2009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Nov 10, 2013).
- ^ Aronowitz, Hannah. Colombia applies for OECD membership. Colombia Reports. 2011-01-24 [2020-04-28].
- ^ Global OECD boosted by decision to open membership talks with Colombia and Latvia with more to follow (新聞稿). OECD. 30 May 2013 [12 July 2013].
- ^ OECD countries agree to invite Colombia as 37th member (新聞稿). OECD. 25 May 2018 [3 June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Jun 28, 2018).
- ^ 13.0 13.1 13.2 OECD welcomes Costa Rica as its 38th Member (新聞稿). OECD. 2021-05-25 [2021-05-25].
- ^ 14.0 14.1 Vicari, Jaromir; Snyder, Andrea. Czech Republic to be 26th OECD Member. CAROLINA.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 of Charles University. December 1, 1995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October 2017). 已忽略未知參數
|df=
(幫助) - ^ 15.0 15.1 15.2 15.3 Christopher pitches for new role for former communist countries with PM-France-OECD. Associated Press News. 8 June 1994 [2 June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 5, 2018).
- ^ 16.0 16.1 16.2 Accession : Estonia, Israel and Slovenia invited to join OECD. OECD. 10 May 2010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 5, 2013).
- ^ Adenauer und die Hohen Kommissare, Munich 1989, p. 465. Available here.
- ^ Zsófia Árvai. 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Capital Flow Patterns, and Policy Responses in the EU's New Member States (PDF). IMF Working Pape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November 2005.
- ^ Israel: Ready for the OECD (PDF). Israel Ministry of Finance. March 2006.
- ^ 20.0 20.1 F. C. Langdon. Japan's Foreign Policy. UBC Press. 1 November 2011. ISBN 978-0-7748-4354-6.
- ^ Gurría, Angel. Remarks at the signing of the Accession Agreement with the Republic of Latvia. OECD. 2 June 2016 [14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4 April 2018).
- ^ Accession: Latvia invited to join OECD. OECD. 11 Ma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Jan 1, 2023).
- ^ Latvia's accession to the OECD. OECD. 1 July 2016 [6 July 2018].
- ^ 24.0 24.1 Lithuania's accession to the OECD. OECD. 5 July 2018 [6 July 2018].
- ^ Mexico formally invited to join OECD as 25th member. Associated Press News. 14 April 1994.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 16, 2023).
- ^ Organizacja współpracy gospodarczej i rozwoju. msz.gov.pl. (原始內容存檔於Oct 10, 2017) (波蘭語).
- ^ Poland joins think tank of richest nations. Associated Press News. 11 July 1996.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 16, 2023).
- ^ 28.0 28.1 Slovakia politics: Slovakia officially joins OECD. ViewsWir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BBC Monitoring. 18 December 2000.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 11, 2023).
- ^ Accession Process.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the Republic of Slovenia. [31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2 October 2013).
- ^ Woong Shik Shin. Liberalization of Legal Services Market in Korea (PDF).
- ^ South Korea joins OECD. Chicago Tribune. 25 October 1996 [3 August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April 7, 2024).
- ^ Julio Crespo MacLennan: Spain and the proces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1957–85, Basingstoke 2000, p. 31. Available here.
-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OECD. [30 January 2021].
- ^ Declarations by certain Member Countries relating to the Convention on the OECD. OECD. [30 January 2021].
- ^ Crown Dependencies and Overseas Territories of the United Kingdom. OECD. [30 January 2021].
- ^ Member Countries. OECD. 1 January 1970 [23 October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September 2008).
- ^ Our global reach. OECD. [8 July 2023].
- ^ Key Partners. OECD. [8 July 2023].
- ^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OECD takes first step in accession discussions with Argentina, Brazil, Bulgaria, Croatia, Peru and Romania. OECD (新聞稿). 25 January 2022 [24 May 2022].
- ^ Resolution of the council on the opening of accession discussions with Indonesia. OECD. [20 February 2024].
- ^ OECD increases engagement with Southeast Asia further - Opens accession discussions with Thailand. OECD. 18 June 2024 [18 June 2024].
- ^ Malta applies to join OECD. Times of Malta. 21 September 2005 [2022-08-07] (英國英語).
- ^ ОЕСР відкриє регіональний офіс в Україні - Шмигаль. www.ukrinform.ua. 2022-12-12 [2025-01-02] (烏克蘭語).
- ^ Kazakhstan is getting closer to OECD membership. Euractiv. 19 October 2017 [14 February 2024].
- ^ BERNAMA. MALAYSIA CONSIDERS JOINING OECD -- TENGKU ZAFRUL. BERNAMA. 2024-07-22 [2024-08-02] (英語).
- ^ Vietnam+ (VietnamPlus). PM meets with OECD Secretary-General in Davos. Vietnam+. Vietnam News Agency. 2025-01-22 [2025-01-22].
PM Chinh suggested that the OECD consider Vietnam’s early accession to the organisation and facilitate the inclusion of Vietnamese professionals within its Secretariat.
- ^ Organisation for European Economic Co-operation. OECD. [29 November 2011].
- ^ OECD Council Resolution on Enlargement and Enhanced Engagement. OECD. 16 May 2007 [31 May 2013].
- ^ Statement by the OECD regarding the status of the accession process with Russia & co-operation with Ukraine (新聞稿). OECD. 13 March 2014 [5 July 2018].
- ^ OECD halts membership talks with Russia. Ledger-Enquirer. 13 March 2014 [5 Jul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13 March 2014).
- ^ Statement from OECD Secretary-General on initial measures taken in response to Russia's large scale aggression against Ukraine. OECD. 25 February 2022 [25 February 2022].
- ^ Burns, Tobias. OECD suspends Russia, Belarus from any participation. The Hill. 2022-03-08 [2024-02-07] (美國英語).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Facebook專頁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X(前Twitter)帳戶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Youtube官方頻道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Linkedin官方帳號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在Flickr上的頁面
-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Instagram帳戶
- 經合組織成員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經合組織反貪污行賄協定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經合組織關於OEEC的內容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