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空中憤怒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空中憤怒(英語:Air rage)是飛機乘客或機組人員的攻擊性或暴力性行為,一般發生在飛行期間。[1][2]空中憤怒通常源於乘客或機組人員對空中旅行的生理或心理壓力,[3]因而在飛機上無視航空規定、表達憤怒甚至施暴。[4]但是空中憤怒並不等同於「機鬧」,因為「機鬧」的場所除航空器內部以外,也包括機場。[5]酗酒往往是引發空中憤怒的一個因素。[6]

儘管著陸以確保違規乘客下機很耗時間,會耽誤其他旅客的行程,空中憤怒依然經常導致備降或計劃外降落。因為與大型船舶等不同,飛機沒有足夠空間將影響航空安全的人員關在封閉區域直至抵達目的地。

空中憤怒的例子包括違反安全規定或實施可能危害飛行安全的行為。[2][7][8]

空中憤怒通常局限在乘客艙內,[9]但當行為人決定干擾飛機航行或介入飛機控制時,可以產生嚴重後果。[8]一般來說,此類乘客無意實施恐怖行為,但在九一一襲擊事件以後,由於民眾對恐怖主義日漸擔憂,干擾飛機航行的事件被嚴肅對待。[10]

歷史

[編輯]

1947年,從哈瓦那飛往邁阿密的航班上發生了第一起空中憤怒事件。一名醉漢襲擊了另一位乘客及一位空乘人員。[11]另一起早期空中憤怒事件發生在從安克拉治飛往一座阿拉斯加沿海小城的航班上。[12]

1963年以前,因為國際航線的司法管轄權尚不明確,違法者往往逃脫懲罰。1963年的《關於在航空器內的犯罪和犯有某些其他行為的公約》,規定了飛機註冊國的法律優先適用。[13]

自2007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收集乘客破壞性行為數據以來,空中憤怒事件有所增加。[14]增加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源於對人身安全的高度焦慮,或受侵入性安保措施英語Airport security repercussions due to the September 11 attacks的刺激。[15]

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以後,媒體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都注意到空中憤怒事件增加。大多數空中憤怒事件中,旅客因不滿口罩強制令而襲擊其他旅客或航司人員。[16][17]

原因

[編輯]

令人緊張的情境——例如時差問題航班延誤、煩人的旅客或機組人員——可能使乘客和機組人員產生空中憤怒。有飛機恐懼症的乘客容易產生空中憤怒。

研究表明,航班不同艙等(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之間的明顯差距可能導致空中憤怒事件增加。[18]

一些專家還指出,空中憤怒的主要原因是近幾十年來經濟艙設施質量下降、座位空間縮小。[19]

空中憤怒可以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對一個害怕飛行的乘客來說,酒精或藥物的濫用、尼古丁的戒斷反應英語Nicotine withdrawal[20]他人的打擾,都可以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他的空中憤怒行為。

航空公司和機場提供酒精飲料,為乘客和機組人員酗酒提供了條件。空乘人員可以記錄在飛機上提供給乘客的酒精飲料數量,許多國家也要求空乘人員拒絕向爛醉的旅客提供酒精飲料。但不管怎麼做,都不可能確定乘客登機前喝了多少酒。分析有關空中憤怒事件(2000年-2020年)的網絡媒體報道發現,在收集到的228起事件中,美國和英國占比最高,其中127起事件涉及飲酒。[20]根據香港理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英語PolyU School of Hotel and Tourism Management的一項研究,西方航空公司的空中憤怒事件一半與飲酒有關。[21]

亞洲航空公司的空中憤怒事件較為罕見,且發生原因主要是缺乏經驗或不了解限制。中國的部分空中憤怒事件,由於社交媒體上圖片或視頻的曝光而成為傳奇。一些乘客甚至會在飛機滑行時拉開艙門散發熱空氣,或向引擎投幣以祈求好運。[21][22]

有時,乘客因不遵守硬性規定或與空乘人員爭吵而存在「破壞性」(英語:disruptive)。[10]也有時,機組人員對乘客存在「破壞性」的裁斷權,引起或惡化了空中憤怒事件,表現為機組人員不容忍或對抗乘客。例如,在2020年,美航某航班的機組人員就一名「破壞性」乘客報了警,僅因為該乘客抱怨部分航空公司員工不戴口罩。[23]

情節

[編輯]

空中憤怒通常涵蓋乘客或航空公司員工在飛機(廣義上也可包括機場)內的行為:

其他可能影響機組人員或乘客舒適度的相關行為包括在機上吸菸、觀看色情內容、機艙內性行為(如「高空俱樂部英語Mile high club」)、對其他旅客進行不當性挑逗、廁所內性行為、對機組人員非禮和觸摸、咆哮、醉酒、隨地吐痰、人身攻擊或著裝不當。[28]

處理空中憤怒

[編輯]

極不守規矩的乘客或機組人員必須加以約束。約束的方法多種多樣,一些航空公司為此在飛機配置彈性約束帶,其他旅客則會使用安全帶膠帶領帶鞋帶或飛機上可用的任何東西限制犯案者。雖然美國不允許乘客被全身限制在所在席位或飛機的其他部位,只允許約束他們的身體部位,但是其他國家(如冰島)允許將違反規定的乘客綁在座位上。

有時飛機必須變更航線以儘快處理違規者。[10]

結果

[編輯]

在美國,無視航空規定的乘客或機組人員可能面臨2.5萬美元罰金,也可能處以有期徒刑。此外,航空公司有權禁止問題乘客乘坐任何由該航空公司執飛的航班。[10]

澳洲,民航安全局保留機組人員使用電擊棒制服違規乘客的權力。[29]

加拿大,根據《刑事法典》,飛機機長享有執法人員權力,可行使逮捕權。機長有權在飛機飛行時執行刑法條文或議會法案。[30]

從2011年到2016年,韓國飛機上的非法行為數量增加了兩倍多,大韓航空為此允許機組人員對暴力乘客使用電擊棒,並嚴禁曾經有不當行為的旅客搭乘大韓航空的任何航班。[31]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Thomas, Andrew R. Air Rage: Crisis in the Skies. Amherst, NY: Prometheus. 2001. ISBN 9781573929172. 
  2. ^ 2.0 2.1 2.2 2.3 2.4 air rage – Definition from Longman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Ldoceonline.com. [2012-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3. ^ 3.0 3.1 What is air rage? definition and meaning. BusinessDictionary.com.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25). 
  4. ^ 4.0 4.1 air rage Meaning in the 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dictionary.cambridge.org.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9). 
  5. ^ 整治“机闹” 用文明守住平安出行. 中國民航報. 2023-10-16 [2024-11-09]. 「機鬧」是旅客在民用航空器以及機場等公共場所實施的擾亂民航運輸秩序、危害旅客人身財產安全、危及公共安全行為的一類通俗說法 
  6. ^ air rage definition – English dictionary for learners – Reverso. dictionary.reverso.net.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30). 
  7. ^ 7.0 7.1 7.2 7.3 Nyheder 24 timer i døgnet – seneste nyt – jp – jyllands-posten.dk. jp.dk.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4). 
  8. ^ 8.0 8.1 8.2 8.3 8.4 8.5 Flight Stress – How to Beat It – Flight Health. www.flighthealth.org.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14). 
  9. ^ Definition of AIR RAGE. www.merriam-webster.com. [21 July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9). 
  10. ^ 10.0 10.1 10.2 10.3 How often are unruly airline passengers kicked off flights?- The Daily Dose - MSN Living. 2013-11-14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4). 
  11. ^ Hunter, Joyce A. Anger in the Air: Combating the Air Rage Phenomenon. Ashgate Publishing, Ltd. 2009 [2022-06-26]. ISBN 978140948598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5-01). 
  12. ^ Rolfe, Peter. Air Rage: Disruptive Passengers. The Causes and Cures (PDF). 2000 [2013-07-05].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2-12). 
  13. ^ Convention on offences and certain other acts committed on board aircraft. (PDF). [2018-02-2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4-23). 
  14. ^ Street, Francesca. Outrage in the skies: Are airline passengers getting more unruly?. CNN. 2019-12-03 [2020-10-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1). 
  15. ^ Grinberg, Emanuella. Air rage: Passengers Quicker to Snap. CNN. 2012-06-01 [2013-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2). 
  16. ^ Marcus, Jon. 'You're on your own up there': The rise of air rage in the era of COVID. Boston Globe. 2021-06-15 [2021-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05). 
  17. ^ Johanson, Mark. What's driving the US air-rage spike?. BBC News. 2021-06-29 [2021-09-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7). 
  18. ^ DeCelles, Katherine; Norton, Michael. Physical and situational inequality on airplanes predicts air rage (PDF). statmodeling.stat.columbia.edu (New York City). 2016-03-30 [2021-11-14].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1-11). 
  19. ^ Johanson, Mark. What's driving the US air-rage spike?. BBC (London: BBC). 2021-06-29 [202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7). 
  20. ^ 20.0 20.1 Coyle, Daniel J.; Smith, Michael M.; Flaherty, Gerard T.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air rage incidents aboard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flights, 2000–2020.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愛爾蘭戈爾韋). 2021-09-01, 11: 100418 [2022-06-26]. ISSN 2590-1982. doi:10.1016/j.trip.2021.1004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17) –透過ScienceDirect (英語). 
  21. ^ 21.0 21.1 Heaver, Stuart. Air rage: how it differs in West and East, and why Chinese passengers are in a league of their own.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19-05-26 [2019-12-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11). 
  22. ^ Pauline Ngan. Surviving the Air Travel Stress Test (PDF).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英語PolyU School of Hotel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19-08-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2-02-17). 
  23. ^ Coffey, Helen. AMERICAN AIRLINES PASSENGER MET BY POLICE AFTER COMPLAINING THAT CABIN CREW HADN'T WORN MASKS. The Independent. 2020-11-25 [2021-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5). 
  24. ^ Air Rage meaning, Definition of air rage, what is air rage. www.definition-of.net.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5). 
  25. ^ Air rage definition. encarta.msn.com.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28). 
  26. ^ air rage (noun) definition and synonyms – Macmillan Dictionary. www.macmillandictionary.com.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29). 
  27. ^ Bleach, Stephen. Ten ways to get kicked off a plane需要付費訂閱. The Sunday Times. 2008-03-16 [2017-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28. ^ Insider City Guides – The Times and Sunday Times. City Guides. [2017-07-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29. ^ Civil Aviation Safety Authority - Documents by type. 2009-10-01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1). 
  30. ^ Canadian Criminal Law/Peace Officer - Wikibooks, open books for an open world. en.wikibooks.org. [2018-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06) (英語). 
  31. ^ Following unruly passenger incident, Korean Air to get tough and ease stun gun rules. The Japan Times, Reuters. 2016-12-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