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穹頂之下 (紀錄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柴靜霧霾調查:
穹頂之下 同呼吸 共命運
基本資料
導演范銘
監製柴靜
旁白柴靜
攝影侯鑫強
片長104分鐘
產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言漢語普通話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15年2月28日 (2015-02-28)
發行商優酷網人民網
預算1,000,000人民幣,160,000美元

穹頂之下》(全名為《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 同呼吸 共命運》)是由媒體人柴靜於2015年2月底推出關於中國空氣污染的一部調查片,該片採用了類似於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的呈現方式[1]和對公眾演講的記錄形式,由柴靜作為主講人對現狀進行介紹,並插入採訪拍攝的片段,呼籲人們關注中國的空氣污染問題[2][3]。該片原本在官方色彩濃厚的人民網等網路傳媒播出,但於3月3日遭中共中央宣傳部全面封殺[4][5][6][7]。公布中宣部封殺令的上海《第一財經日報》職員亦遭開除[8][9]

影片內容

[編輯]

主講人柴靜從2013年冬季,中國大陸華北地區大面積霧霾說起,討論中國大陸的空氣污染、相關治理以及存在的行政不作為情況。亦提及了洛杉磯(曾經發生的光化學煙霧事件)和倫敦(曾發生倫敦煙霧事件)及兩地現狀。人民網版本將影片分作八節,介紹霧霾定義、危害及成因和我們怎麼辦、提出了公民能做的七點環保措施[3]

影片製作

[編輯]

2013年初,柴靜懷孕,而她未出生的孩子被檢查出患有良性腫瘤,出生後需要手術,良性腫瘤原因未確認,加上近年來民眾越加關注空氣污染問題,因此柴靜開始了對霧霾的調查[10][11]

據海外中文媒體報導,正式發布的104分鐘網路版本影音是經過製作團隊「裁減」的,他們認為「原始」架構應該是「腫瘤-霧霾-PM2.5-燃油-天然氣市場化-中石油私有化-國家發展模式」,最終定稿時,柴靜團隊可能覺得探討「國家發展模式」這一部分使得該片的政治傾向太過直白和露骨,對宣傳推廣不利,於是選擇了刪去[12][13],播放時只在視頻內一小部份點到為止。

柴靜接受採訪時表示,此片為其自費拍攝,來源於之前寫作所獲稿費[14][15]。但經費來源依然被公眾質疑[16][17]。該片在製作中使用了許多新技術,如TED式演講、資訊視覺化Flash動畫、移軸攝影無人機拍攝及科幻電影特效技巧等[18]

發布

[編輯]

《穹頂之下》早在2014年於業內流傳,截至2015年3月2日上午9點30分,《穹頂之下》在中國境內各大視頻網站的總播放量即將突破兩億次[19][20],引發網際網路上廣泛的討論。

影片於2015年2月28日由柴靜在優酷網人民網聯合首發,沒有選擇傳統媒體渠道發行,當日北京地區為小雪天氣。人民網同日發布對柴靜的專訪《「人去做什麼,是因為心底有愛惜」》[2]

3月1日,剛上任的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媒體見面會上對昨晚觀看的紀錄片一早發短信表示讚賞,感謝她喚起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21][22][23]。同日,新華網將當日發布原題名為《穹頂之下安能呼吸——柴靜紀錄片引發兩會代表委員心中痛點》[24][25]一文撤稿。而優酷網也停止該片的留言功能。另據CNN,截止至3月1日晚,所有影音相關文章均從各大網站頭版撤下(環保相關的話題和新聞依然存在)。[26]優酷等主要網站搜不出本紀錄片,之前的連結同樣失效。

3月2日,兩會前一天,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指示,要求新聞媒體不要發布有關《穹頂之下》的報道,人民網和新華網等官媒開始撤下影片,並刪除了幾乎所有相關文章[6][5],與之相關的評論和新聞在多家網站撤稿[27]。3月5日起,各影音官方發布網頁與人民網對本紀錄片導演的訪問連結均被撤下或刪除。兩會過後該影音也沒有恢復播放,大多網站顯示因版權問題下架,紀錄片已經在中國大陸網站不可見,截至柴靜旅居海外前,僅能在YouTube上觀看。[28]

社會反響

[編輯]

此片發布後,資本市場對環境保護相關產業的炒作升溫[29][30][31]。多支環保相關的股票在2015年3月2日,即視頻發布後的第一個交易日漲停;而視頻中點名的批評的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股價下跌。[32]

《穹頂之下》在兩會前夕發布,引發了參加政協人大會議的委員或代表的熱議,其中不乏對能源結構、區域性環境規劃、環保部門執法的批評。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稱,此片的意義不亞於雷切爾·卡森所著的《寂靜的春天》一書。[24]

在視頻發布前一天剛被任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部長的陳吉寧亦觀看了此部紀錄片,並於3月1日給柴靜發短信,感謝她喚起了公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33][34][35][36][37]。在隨後3月7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陳吉寧並沒有提及此片,現場記者亦無一人問及此片[38]。有媒體認為陳吉寧在記者會上迴避此紀錄片,強調中國政府在加強保護環境方面的成就、呼籲減少霧霾人人有責、從小事做起,未涉及柴靜紀錄片中提出的有關中石油等國企的情況,與此前主動發短信感謝、公開肯定的態度形成差異。[39]

在2015年3月15日的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記者會上,赫芬頓郵報記者問及《穹頂之下》中指出的中石化、中石油阻礙環保政策是否屬實,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表示會嚴格執行新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表示「人一時難以改變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未談及有關國有企業的情況或對《穹頂之下》作出評價[40]。且在官方媒體的問答實錄中,刪去了有關《穹頂之下》的內容[41]

北京市於2015年3月1日起對建設工程施工工地徵收揚塵排污費,部分網友認為與該紀錄片有關,但早在2006年2月北京市環保局已提出征收該費用,並於2014年12月對該費用向北京市人大進行匯報。[42]

爭議

[編輯]

敘事手法與論證方式

[編輯]

該片也因邏輯、說服力、多處數據造假、情緒化等因素遭到部分網民的質疑、批評[43][44],有的反對者認為柴靜討論環保議題應該實事求是,不應該編造數據,誇大危害,譁眾取寵,製造社會緊張;而一些反對者在受到支持者批評和反駁時,認為柴靜的視頻營造了「不能批評」、因噎廢食的環保恐怖主義;亦有觀點認為柴靜的視頻鼓吹私有化或「中國式遊說集團」等陰謀論;亦有部分網民針對柴靜的個人生活產生爭議。[45][46]

該片開始講述了柴靜女兒剛出生就必須因腫瘤接受手術的故事,這個故事也貫穿整個紀錄片。但是,方舟子在《新語絲》撰文認為這個故事是編造的。其提出的根據是,柴靜展示的那個護士用來安慰她的玩具小熊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眼科研究所的,而這個眼科研究所並沒有接生的服務,這種玩具熊也不太可能存在於別的醫院。[47]

他人觀點和批評

[編輯]

在紀錄片中被點名批評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質量與標準管理部副總工程師萬戰翔撰寫文章針對本片提出了五點批評。[48][49]

該片也被視為成功營銷[50]

另外,在紀錄片中出鏡的山西省環境保護廳廳長劉向東,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已於2015年3月19日被山西省紀委調查[51]

紀錄片中對於山西省呂梁市空氣污染的描述存在十分明顯的捏造[查證請求],事實上呂梁市的空氣污染主要成因是煤礦作業,因此污染物多是未經燃燒的煤塵,直徑較大容易沉積,不存在形成霧霾的條件。近些年由於化工產業有所增多,呂梁市霧霾情況有所惡化,但其空氣品質指數(AQI)仍常年保持在40-80之間,屬於二級以上,大多數時間可以保持在一級優質空氣[52]

有自媒體訴諸人身攻擊,提出柴靜不僅是資深菸民,並開豪車豐田霸道[53];柴靜通過《看見》官方微博回應稱「1.柴靜不抽菸,要不就是戒菸三十多年了 2. 請看視頻41分19秒起,她說啦,家裡基本不開車,先生上班騎自行車還經常被占道。引用演講內容就是『我們家有輛車,除了老人孩子,機場醫院,基本不開』」[54][55][56]

幕後製作人員

[編輯]

參見外部連結紀錄片的片尾

  • 總編導:范銘(央視編導、《看見》欄目主編)
  • 攝影指導/導播:侯鑫強(央視記者)
  • 執行編導:劉東嘯、王瑾、張家賢
  • 國際製片:於晨超
  • 國內製片:伍豪
  • 首席攝影:席一銘
  • 幻燈片視覺指導:羅子雄、許岑
  • 幻燈片製作:弭寧康、歐陽念念、王琛琪
  • 剪輯/包裝:沈超
  • 動畫製作:李沛然、Flora Lan、郭京慧
  • 資料助理:孫夢褘、朱佳迪
  • 演講現場統籌:應超
  • 演講現場攝像:方暉、李慶、王軍、田寧、車子謙
  • 副導播:王道源
  • 燈光師:吳建立
  • 錄音師:李征
  • PM2.5懸浮粒子引發呼吸道炎症動畫配音:左小祖咒

影片被封殺及網絡討論情況

[編輯]

金融時報報道,上海《第一財經日報》一名管理人員洩露上海市委新聞辦3月3日下達的機密通告:要求媒體不再報道。隨後這名員工遭到停職[57]。多家外媒報道,3月2日,兩會前一天,中共中央宣傳部作出指示,要求新聞媒體不要發布有關《穹頂之下》的報道,人民網和新華網等官媒開始撤下影片,並刪除了幾乎所有相關文章[58][59]

優酷、愛奇藝等主要網站搜不出本紀錄片,之前的連結同樣失效。當局亦在隨後封殺新浪微博中「穹頂之下」關鍵詞的搜索功能。但後續的討論與2022年其它用戶在微博[60]上傳的完整視頻卻並未被屏蔽。

評論

[編輯]

旺報記者戴瑞芬認為撤稿主因是官方害怕影響力太大,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每3個網民中就有1個人在關注此片[61]

BBC中文網發表署名「何越」的評論文章指出,原先為之「保駕護航的(中共)黨媒們態度集體360度急轉原文如此」,「信號很明顯:以私人名義涉入公共事務,無論是誰,都需要在當局的操縱與控制之下。」[62]台灣《蘋果日報》認為,中共當局擔心環保意識的抬頭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影響社會穩定,所以極力壓制這部紀錄片影響力的擴大[63]。香港蘋果日報則認為,由於中共當局不願觸及相關產業既得利益者,使得治理霧霾等環境問題實在太過困難,所以一改支持態度,轉而封殺[64]王丹認為在中國已有絕大多數人觀看過之後再進行封殺是當局非常愚蠢和沒有實際意義的一個決定,因為這樣不僅不能消弭民眾對於霧霾問題的憤怒,而且只能使得那些看過紀錄片的人再次確認當局的蠻不講理。[65]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與引用

[編輯]
  1. ^ 柴静的“穹顶之下雾霾调查”触碰到了谁?. 安卓網. 2015-02-28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柴靜的這部調查紀錄片讓人聯想起一部美國的紀錄片《不願面對的真相》。柴靜的演講、keynote、調查數據的展示、外拍,與《不願面對的真相》十分類似。 
  2. ^ 2.0 2.1 人民网专访柴静:“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人民电视--人民网. tv.people.com.cn.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2). 
  3. ^ 3.0 3.1 人民网专访柴静:“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人民網. 搜狐網. 2015-02-28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6) (中文(中國大陸)). 
  4. ^ 中国全面封杀《穹顶之下》“该视频已被屏蔽”. 星洲日報. 新浪北美. 2015-03-07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30) (中文(中國大陸)). 
  5. ^ 5.0 5.1 黃安偉. 柴静《穹顶之下》在争议声中被禁播. 紐約時報中文網. 2015-03-08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26) (中文). 
  6. ^ 6.0 6.1 特稿:柴静雾霾调查背后的政府与政治. BBC News 中文. 2015-03-06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9) (中文(簡體)). 
  7. ^ 柴静空气污染纪录片遭中宣部下令封杀.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2015-03-04 [2015-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5) (中文). 
  8. ^ 上海媒体员工因《穹顶之下》被停职. 金融時報. 新浪北美. 2015-03-06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中文(中國大陸)). 
  9. ^ 第一财经雇员因泄露中宣部密令被停职. 美國之音. 2015-03-06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中文). 
  10. ^ 柴静离职后首发雾霾调查 因女儿未出世便患肿瘤. 騰訊. 2015-02-28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10) (中文(中國大陸)). 
  11. ^ 人民网专访柴静:“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人民电视--人民网. tv.people.com.cn.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2). 
  12. ^ 古清兒. 《穹頂之下》原版被剪裁 製作內幕曝光. 大紀元時報. 2015-03-09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中文). 
  13. ^ 田昇. 从383方案到柴静刷屏:中国媒体的麦卡锡化. 烏有之鄉網刊. 2015-03-05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中文(中國大陸)). 
  14. ^ 柴静复出:辞职因女儿患肿瘤 自费拍雾霾纪录片. 搜狐. 2015-02-28 [2015-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3) (中文(中國大陸)). 
  15. ^ 人民网专访柴静 "我两年前出过书,用稿费负担的。". 人民網. 2015-02-28 [2015-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2) (中文(中國大陸)). 
  16. ^ 若風. 任志强证实:《穹》片接受国内外资本资助. 烏有之鄉. 紅歌會. 2015-03-08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1-29) (中文(中國大陸)). 
  17. ^ 特稿:柴静雾霾调查背后的政府与政治. BBC News 中文. 2015-03-06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9) (中文(簡體)). 
  18. ^ Kant. 穹顶之下:新闻爆品的传播逻辑. 媒360. 2015-03-02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5) (中文(中國大陸)). 
  1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auto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0. ^ 柴静《穹顶之下》引爆网络:48小时视频播放超2亿. www.donews.com.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21. ^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感谢柴静拍摄雾霾纪录片-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5-05-22]. 
  22. ^ 环保部长陈吉宁:改变环保不守法的常态_热点_新京报电子报. epaper.bjnews.com.cn.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8). 
  23. ^ 中国环保部部长:鼓励柴静式关注环境. BBC News 中文. 2015-03-01 [2025-05-22] (中文(簡體)). 
  24. ^ 24.0 24.1 穹顶之下 安能呼吸——柴静纪录片引发两会代表委员心中痛点. 新華網. 2015-03-01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中文(中國大陸)). 
  25. ^ 穹顶之下安能呼吸——柴静纪录片引发两会代表委员心中痛点. 網易新聞. 新華網. 2015-03-01 [2015-05-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5) (中文(中國大陸)). 
  26. ^ Steven Jiang. 5 things to know about China's 'Inconvenient Truth' [用五件事了解中國「不願面對的真相」]. CNN. 2015-03-02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1) (英語). 
  27. ^ 張鈜閔、施旖婕. 柴靜《穹頂之下》點擊破億 中國護航又封殺. 蘋果日報. 2015-03-03 [2015-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6) (中文(臺灣)). 
  28. ^ 柴静《穹顶之下》在争议声中被禁播. 紐約時報中文網 (澳大利亞新聞網). 2015-03-09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5) (中文(中國大陸)). 
  29. ^ 雾霾调查视频走红 柴静概念股横空出世. 中金在線. 2015-03-02 [2015-03-02] (中文(中國大陸)). [永久失效連結]
  30. ^ 柴静《穹顶之下》引高度关注 1类股或暴涨. 鳳凰財經. 2015-03-02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中文(中國大陸)). 
  31. ^ 同呼吸 共命运,由《穹顶之下》再谈汽车环保. 搜狐. 2015-03-01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7) (中文(中國大陸)). 
  32. ^ “柴静概念股”发力!多只环保股涨停. 騰訊科技. 2015-03-02 [2015-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1) (中文(中國大陸)). 
  33. ^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感谢柴静拍摄雾霾纪录片-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25-05-22]. 
  34. ^ 环保部长陈吉宁:改变环保不守法的常态_热点_新京报电子报. epaper.bjnews.com.cn.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18). 
  35. ^ 环保部长陈吉宁看穹顶之下雾霾调查纪录片 感谢柴静. 中國日報. 2015-03-02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9) (中文(中國大陸)). 
  36. ^ 环保部长陈吉宁:柴静纪录片值得敬佩 已向她表示感谢. 觀察者網. 2015-03-01 [2015-03-01] (中文(中國大陸)). [失效連結]
  37. ^ 陈吉宁:给柴静打了很多电话一直占线. 新華社 (北京晨報). 2015-03-01 [2015-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中國大陸)). 
  38. ^ 环保部长陈吉宁回应雾霾治理(实录). 財新網. 2015-03-07 [2015-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中國大陸)). 
  39. ^ 中国环保部长记者会回避柴静雾霾片. 美國之音. 2015-03-09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2-15) (中文(中國大陸)). 
  40. ^ 李克强: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 是杀手锏. 新華網. 2015-03-15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1) (中文(中國大陸)). 
  41.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全文实录【4】--中国人大新闻--人民网. 人民網. [2023-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2). 
  42. ^ 北京3月1日起开征扬尘排污费 去年即向市人大汇报. 觀察者網. 2015-03-02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3) (中文(中國大陸)). 
  43. ^ 关于雾霾视频数据引发的纠葛:剧情堪比喜乐街小品. 觀察者網. 2015-03-04 [2015-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1) (中文(中國大陸)). 
  44. ^ 对柴静雾霾调查的赞美都相似,但批评的价值各不同. 觀察者網. 2015-03-01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3) (中文(中國大陸)). 
  45. ^ 儲殷. 尊重柴静也请客观看待她的观点. 中國網. 2015-03-02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中國大陸)). 
  46. ^ 雾霾阵里的批评党——欢迎对号入座. 騰訊新聞. 2015-03-02 [2015-03-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中文(中國大陸)). 
  47. ^ 方舟子. 柴静《穹顶之下》的造假迷雾. 新語絲. 2015-03-09 [2016-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中文(中國大陸)). 
  48. ^ 中石油高层亲自撰文反击柴静. 立方石油網. 2015-03-03 [2015-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5) (中文(中國大陸)). 
  49. ^ 终于有中石油员工和柴静谈谈石油的事. 立方石油網. 2015-03-02 [2015-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06) (中文(中國大陸)). 
  50. ^ 如何打造一场《穹顶之下》式的成功营销. 網易財經. 2015-03-04 [2015-03-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11) (中文(中國大陸)). 
  51. ^ 山西环保厅原厅长刘向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新浪. 2015-03-19 [2015-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8) (中文(中國大陸)). 
  52. ^ 20241010吕梁市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统计. [2025-04-26]. 
  53. ^ 柴静产子后回京换“霸道”座驾_京华时报. epaper.jinghua.cn. [2025-06-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08). 
  54. ^ 柴静作品《看见》微博回应抽烟开豪车质疑. news.sina.com.cn. [2025-06-30]. 
  55. ^ 柴静雾霾纪录片引各方争议,这是目前最全面的汇总. www.chinadaily.com.cn. [2025-05-22]. 
  56. ^ 杭子牙. 前央视争议女记者柴静推反恐纪录片 中国舆论场再起波澜. 香港01. 2023-08-15 [2025-05-22] (中文(簡體)). 
  57. ^ 上海媒体员工因泄露宣传指令被停职 - FT中文网. www.ftchinese.com. 2015-03-06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6). 
  58. ^ 特稿:柴静雾霾调查背后的政府与政治. BBC News 中文. 2015-03-06 [2025-05-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9) (中文(簡體)). 
  59. ^ 柴靜《穹頂之下》在爭議聲中被禁播. 紐約時報. 2015-03-08 [2015-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60. ^ 柴静拍雾霾之穹顶之下. weibo.com. 2022-05-19 [2025-04-07]. 
  61. ^ 柴静《穹顶之下》 连夜被削. 中時電子報. 2015年3月3日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16). 
  62. ^ 何越. 特稿:中国,小柴静,大政府. BBC中文網. 2015-03-03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9) (中文). 
  63. ^ 【更新】柴靜《穹頂之下》點擊破億 中國護航又封殺. 蘋果日報. 2015-03-03 [2015-03-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中文(臺灣)). 
  64. ^ 揭《穹頂之下》被封殺原因治霾難過登天. 蘋果日報. 2015-03-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4) (中文(香港)). 
  65. ^ 柴静事件让我们看到的 (王丹). 自由亞洲電台. 2015-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4) (中文).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