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堤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白堤
白堤字碑

白堤,舊稱白沙堤[1],是「西湖三堤」之一(另兩座是「蘇堤」與「楊公堤」),舊日以白沙鋪地,故而得名。

概況

[編輯]

東起「斷橋殘雪」,經錦帶橋向西,止於「平湖秋月」,長可2里。因為較蘇堤楊公堤短,更適合遊人漫步遊覽。

白堤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後人常將白堤與代大詩人白居易在今天白沙路一帶興修過的白公堤(亦簡稱「白堤」)而相混,其實當年的白公堤現已不存。

白堤上共有兩座橋:斷橋、錦帶橋。其中斷橋,和西湖南面的長橋以及孤山合稱「西湖三怪」,即「長橋不長、孤山不孤、斷橋不斷」。[2][需要較佳來源]

參考資料

[編輯]
  1. ^ 陳至立; 巢峰. 白堤. 辞海. 7版网络版.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5-04-02]. 
  2. ^ 白堤. 藝龍旅遊指南. [2013年1月].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