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申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申坦南朝宋時期的軍事人物,魏郡魏縣人。

他是申永之子,申鍾曾孫,曾任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元嘉二十年(443年)三月,轉任梁、南秦二州刺史。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在武陵王劉駿麾下擔任鎮軍諮議參軍。元嘉二十七年(450 年),與王玄謨一同圍攻滑台,卻遭遇戰敗,被免去官職。之後在青州刺史蕭斌麾下擔任行建威將軍、濟南、平原二郡太守。元嘉二十八年(451年),率軍攻打碻磝,戰敗後退入歷城。元嘉三十年(453年),蕭思話為討伐劉劭之亂起兵時,申坦被任命為代理輔國將軍,擔任先鋒。同年五月,率軍攻陷京口城。孝建二年(455年),任寧朔將軍、徐、兗二州刺史。大明元年(457年),北魏侵犯兗州,太子左衛率薛安都東陽郡太守沈法系前往迎擊,等到達兗州時,魏軍已經撤退。申坦提議:「北魏屢次侵犯邊境,我軍出兵卻毫無成效,這是因為有亡命之徒在為其引路,應當消滅這些亡命之徒。」 孝武帝劉駿採納了他的建議。然而,亡命之徒們得知這一消息後,舉村逃走,薛安都和沈法系因此被剝奪官位,以無官身份留任,申坦則被判處棄市之刑。群臣都為申坦辯護,卻未被孝武帝採納。就在即將執行刑罰之際,沈慶之進入刑場,哭著為申坦訴冤。市官將此事報告給孝武帝后,申坦得以保全性命,被關進監獄。不久後,他被赦免,擔任驍騎將軍,最終因病去世。其子申令孫申闡[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宋書》卷六十五 列傳二十五
  2. ^ 南史》卷七十 列傳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