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切爾斯特羅姆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切爾斯特羅姆
Maria Kristina Kiellström
出生(1744-06-15)1744年6月15日
 瑞典斯德哥爾摩
逝世1798年1月20日(1798歲—01—20)(53歲)
 瑞典斯德哥爾摩
別名瑪雅·斯蒂納(Maja Stina)
職業絲綢工人
配偶
  • 埃里克·諾德斯特羅姆
    1772年結婚—1781年喪偶)
  • 埃里克·林德斯塔爾1786年結婚)

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切爾斯特羅姆瑞典語Maria Kristina Kiellström,1744年6月15日—1798年1月20日),又名瑪雅·斯蒂納Maja Stina),是一名瑞典絲綢工人。她是劇作家卡爾·麥可·貝爾曼英語Carl Michael Bellman的作品《弗雷德曼的信瑞典語Fredmans epistlar》中烏拉·溫布拉德(Ulla Winblad)一角的原型。

生平[編輯]

畫家伊萊亞斯·馬丁英語Elias Martin於1800年的畫作,畫面中的人物據信即為溫布爾德。
位於斯德哥爾摩瑪利亞·瑪格達萊娜教堂英語Maria Magdalena Church內的瑪麗亞墓碑

切爾斯特羅姆出生在斯德哥爾摩。她五歲時母親去世,父親約翰·切爾斯特羅姆出身炮兵,但因身患癲癇而退伍,成為一名掃地工人。之後,他和卡瑟琳娜·伊莉莎白·溫布拉德(Catharina Elisabeth Winblad)結婚。瑪麗亞·克里斯蒂娜偶爾會用繼母的名字「溫布拉德」。[1]

切爾斯特羅姆從14歲開始就自謀生計。她起初做家務工作,但到了1763年,資料顯示她的職業是絲綢工人。[1]在18世紀60年代她認識了劇作家卡爾·貝爾曼,並和他一起吃飯跳舞。1765年切爾斯特羅姆生下一個女兒,八天之後即告夭折。孩子的父親是曾許諾過娶切爾斯特羅姆為妻,卻最終離她而去的俄軍上校、瑞典貴族威廉·施密特(Wilhelm Schmidt)。[1]

有觀點聲稱,在這數年間,切爾斯特羅姆從事起了風月行業,然而歷史學者沒有找到任何相關的證據。她一度被她的房東發現生活不軌,但其他人卻說她是守序負責的工人。她定期去教堂領受聖餐這一件事已得到確認,如果她是娼妓則不太可能被允許前去教堂。而記錄表明,她只被捕過一次,原因並非賣淫,也沒有被關押進監獄。至於那次被捕,是因為在1767年她作為平民違反了奢侈品禁令英語Sanctuary law穿戴絲綢,但當她證明過自己是絲綢工人,因此可以平民身份依法穿戴絲綢後,她就被釋放了。[1]

在1772年,切爾斯特羅姆和貝爾曼的好友埃里克·諾德斯特羅姆結婚。諾德斯特羅姆常粗暴對待切爾斯特羅姆,這讓他們的婚後生活並不順利。1781年諾德斯特羅姆逝世,切爾斯特羅姆返回斯德哥爾摩定居。1786年她和比她大十一歲的埃里克·林斯塔爾結婚。據描述,此時的她仍然有年輕的容顏。[1]

1798年1月20日去世,死後葬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瑪利亞·瑪格達萊娜教堂英語Maria Magdalena Church

演繹[編輯]

卡爾·貝爾曼在《弗雷德曼的信》中對「烏拉·溫布爾德」角色的描繪令切爾斯特羅姆夫婦感到困擾。由於作品中的歌曲點出了角色的兩重人格,瑪麗亞·切爾斯特羅姆受到了極大的羞辱。有趣的是,有一名教名叫「烏拉」的女性在斯德哥爾摩的報紙上登徵婚廣告收效甚微,應徵者的回答是——「你起了這樣的名字,讓我如何才能娶你?」[1]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Britten Austin 1967,第84-89頁.

延伸閱讀[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