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度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度廬
霄羽
出生王葆祥
1909年9月13日
 大清北京
逝世1977年2月12日(1977歲—02—12)(67歲)
 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鐵嶺
體裁武俠小說、武俠言情小說
文學運動北派五大家
代表作鶴鐵五部


王度廬(1909年9月13日—1977年2月12日),原名王葆祥霄羽,中國武俠言情小說作家

生平

[編輯]

王度廬出生於北京一個貧困的旗人家庭[1],七歲喪父,無力求學,只斷斷續續讀過幾年書,但是他勤奮好學,愛好詩詞。中學未畢業就擔任教師和報章編輯。經常到北京大學旁聽,到北京圖書館自學。1926年代開始寫作長篇小說,著有《鶴驚崑崙》、《寶劍金釵》、《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劍氣珠光》、《紫鳳鏢》等五十餘部作品。與李壽民宮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合稱「北派五大家」。

1949年移居遼寧,在瀋陽遼寧省實驗中學任教。1956年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當選瀋陽市政協委員。1977年春,王度廬病逝於鐵嶺

王度盧的作品將武俠小說裡常有的俠義精神與愛情故事融為一體,對後世武俠小說影響很大。

作品

[編輯]

慘遭抄襲

[編輯]

1983年,聶雲嵐在《今古傳奇》雜誌上連載其未署名原著、改寫自王度廬《臥虎藏龍》的小說《玉嬌龍》,大獲成功後,又將《鐵騎銀瓶》改寫成《春雪瓶》[2]。1987年王度廬遺孀李丹荃發現後交涉反對,聶雲嵐致歉承認是「始作俑者」,經雜誌社調解,李丹荃出於同情未再追究[3]

2000年李安電影上映後,《臥虎藏龍》故事升溫。湖北人民出版社在2000年8月出版了聶雲嵐「編著」的《玉嬌龍》、《春雪瓶》,四川紅都影視有限公司則開始籌拍電視劇《玉嬌龍—春雪瓶》[2]

最終王度廬家屬於2001年4月起訴湖北人民出版社,儘管出版社辯稱早年發表未遭異議即視為許可,北京海淀區法院仍於2001年9月一審判決出版社敗訴,認定其侵犯了王度廬的著作權及繼承人的權益,需停止侵權、道歉並賠償。出版社上訴後,雙方經協商於2002年春節前達成和解:出版社支付近10萬元賠償金,並在《光明日報》公開刊登了「致歉聲明」[4]

參考

[編輯]

註腳

[編輯]
  1. ^ 王度盧簡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 ^ 2.0 2.1 應振洋. 《卧虎藏龙》:电影背后的故事. 新語絲. 2000-9-20 [2025-07-19] –透過新語絲New Threads (中文). 
  3. ^ 搜狐娛樂. 聂云岚改写风波. yule.sohu.com. 2001-02-22 [2025-07-19] (中文). 
  4. ^ 祝曉風. 《卧虎藏龙》版权官司日前了结_中华读书报_光明网. 光明網. 2002-02-27 [2025-07-19] –透過中華讀書報 (中文). 

[1][2][3]

  1.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0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2.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2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3.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1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