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邁縣
澄邁縣 | |
---|---|
縣 | |
![]() 金江鎮街景 | |
坐標:19°41′28″N 109°59′10″E / 19.6911°N 109.9861°E | |
國家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隸屬行政區 | 海南省 |
政府駐地 | 金江鎮 |
政府 | |
• 縣委書記 | 盛勇軍[1] |
• 縣長 | 冀鐵軍 |
面積 | |
• 總計 | 2,076.28 平方公里(801.66 平方英里) |
人口(2020年)[2] | |
• 常住 | 497,953人 |
• 密度 | 240人/平方公里(621人/平方英里) |
• 城鎮 | 300,915人 |
時區 | 北京時間(UTC+8) |
郵政編碼 | 571900 |
電話區號 | 0898 |
車輛號牌 | 瓊C |
行政區劃代碼 | 469023 |
網站 | chengmai |
澄邁縣(郵政式拼音:Tsingmai)是海南省的一個縣。位於海南島北部。北面與東面同海口市秀英區接壤,南面與東面同屯昌縣、定安縣交界,西南同儋州市、瓊中縣相連,西與臨高縣毗鄰。全境東西部寬56.25公里,南北長70公里,總面積約2068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金江鎮。
歷史
[編輯]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平定南越,元封元年(前110年)在海南島上設珠崖、儋耳兩郡,隸交趾刺史部。澄邁作為海南島西北部某縣正式列入西漢版圖,其當時縣名已不可考。
隋大業三年(607年),在舊苟中縣境立澄邁縣,屬珠崖郡。澄邁縣名自此始。
唐武德五年(622年),澄邁縣管轄4個鄉,改珠崖郡為崖州,澄邁隸屬崖州。唐貞觀五年(631年)析崖州之瓊山設置瓊州,瓊州名自此始。澄邁仍隸屬崖州。唐貞觀十三年(639年),析瓊山、澄邁領地增設曾口、顏羅、容瓊三縣,均隸屬瓊州。唐乾封二年(667年),瓊州領地除臨機縣外,瓊州與瓊山、曾口、顏羅、容瓊、樂會1州5縣被黎民攻占,朝廷無奈將臨機縣劃歸崖州管轄。124年後,唐貞元五年(789年),嶺南節度使李復收復瓊州及瓊山、曾口、顏羅、容瓊、樂會1州5縣,置瓊州都督府,同時罷崖州都督府。瓊州都督府領崖州、瓊州、儋州、振州、萬安州5州和22縣。澄邁縣錄屬崖州。
五代十國南漢乾和十五年(957年),瓊州之地省顏羅、曾口兩縣,曾口縣地(轄區約今瑞溪、新吳、永發3個鎮,今定安縣的新竹鎮等,今屯昌縣北部等地)劃入澄邁縣。曾口縣治在今永發鎮博羅村。
宋開寶五年(972年),澄邁縣管轄貴平、恭順、永泰3個鄉。廢崖州,以其地入瓊州,隸屬瓊州自此始。其時瓊州領地有6縣:瓊山、舍城、澄邁、臨高、文昌、樂會。宋熙寧六年(1073年),海南置1州3軍10縣2鎮。1州即瓊州,設瓊管安撫司,澄邁縣隸屬瓊州。宋宣和元年(1119年),瓊管安撫司改為瓊管安撫都督,澄邁縣隸屬瓊管安撫都督。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瓊管安撫都督改為瓊州路安撫司,澄邁縣隸於瓊州路安撫司。
明洪武二年(1369年),瓊州路安撫司改為瓊州安撫司,澄邁隸屬瓊州安撫司。洪武三年(1370年),瓊州升為瓊州府(府治所在今瓊山市府城),領崖、儋、萬3州13縣(後撤併為10縣)。從此,海南島有了統一的行政管理機構--瓊州府。澄邁縣直隸瓊州府。明成化元年(1465年),澄邁被海寇燒毀。成化五年(1469年),大學士丘濬建議為預防不測,建議搬遷縣治,遭澄邁縣舉人李宣等紳士所阻未果。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知縣秦志道排除眾議,奮然選定縣治新址於保義都之北畔,並買北畔嶺上下2處300畝,先建社學,稍後動工建縣衙基址,又因當道胡永晟公以工役勞費,未果。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澄邁縣歲貢生李向陽復奏遷治北畔嶺,知縣許應龍以海寇屢犯縣治為由,議欲行之,又遭縣治紳士強烈反對,亦因財匱民困而未果。此後,遷治與保治之爭的風波漸漸停息。
清襲明制,澄邁仍直隸於瓊州府。清光緒元年(1875年),遷治與保治之爭停息324年後,再起波瀾。澄邁縣各紳士又議遷縣治,相率往北畔嶺勘視,多數人認為其地不適宜建縣治而作罷。光緒十七年(1891年),知縣李德重得到金江地區徐江繞諸紳和永泰鄉各都圖鄉民的財物支持,在金江鎮創建金江行署。行署建設方興,李德重不幸病卒(李德重任後有張士鋥、俞煐、薛賀圖3人繼任澄邁縣知縣)。光緒十八年(1892年)至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歷經兩任知縣的努力,金江行署始告建成。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知縣薛賀圖將縣署從今老城墟遷到金江鎮金江行署辦公。歷經426年的遷治與保治之爭,以「遷治派」的願望實現而告終。
民國元年(1912年)7月,隸屬瓊崖綏靖處,為廣東省派出機關。民國二年(1913年)3月,隸屬瓊崖鎮守府。同年9月,隸屬瓊崖綏靖督辦公署。民國三年(1914年)夏,復設瓊崖道,澄邁縣隸屬瓊崖道。民國十年(1921年),廢瓊崖道,設瓊崖善後處,為廣東省派出機關,由粵軍駐瓊旅長為處長,掌管軍民兩權,澄邁縣隸屬瓊崖善後處。民國十五年(1926年)2月,國民革命軍渡瓊,驅逐軍閥鄧本殷出瓊,廢善後處,澄邁縣隸屬瓊崖行政區委員會。同年11月,隸屬瓊崖行政視察專員公署。民國十七年(1928年)3月,隸屬廣東省南區善後委員公署。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3月,隸屬廣東省瓊崖特別區行政長官公署。7月,又隸瓊崖綏靖委員公署。8月,澄邁縣公署改稱澄邁縣政府。民國三十五年(1936年)7月,隸屬廣東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2月,隸屬瓊崖戰時黨政處,為廣東省政府派出機關。12月,隸屬廣東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隸屬廣東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隸屬廣東省政府主席瓊崖辦公處。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隸屬廣東省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月21日,隸屬海南特別行政區。同年4月,隸屬海南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公署。同年5月,中華民國黨政軍海南各級政權全部解體。
1950年4月22日,解放軍登陸。中共澄邁縣委員會、澄邁縣人民政府從六芹山遷進縣城金江鎮,接管澄邁縣。同年5月26日,撤銷瓊崖臨時人民政府及瓊崖臨時人民政府西區專員公署,隸屬海南軍政委員會。1951年4月,隸屬海南軍政委員會西區辦事處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雙重領導。1953年下半年,海南軍政委員會停止行使職權。1958年12月1日,澄邁和臨高兩縣合併,初稱金江縣,縣治金江鎮。1959年正式改稱澄邁縣。1961年5月30日,恢復兩縣建置,臨高縣從澄邁劃出。1967年3月,隸屬廣東省海南地區軍事管制委員會。1968年4月,隸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月,隸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公署。1984年10月,隸屬廣東省海南行政區人民政府。1988年4月,海南建省,澄邁縣直隸海南省。
氣候
[編輯]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澄邁屬於熱帶草原氣候Aw,靠近熱帶季風氣候Am
澄邁(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81至今)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歷史最高溫 °C(°F) | 34.0 (93.2) |
37.9 (100.2) |
40.4 (104.7) |
42.0 (107.6) |
41.1 (106.0) |
39.4 (102.9) |
38.6 (101.5) |
38.2 (100.8) |
37.0 (98.6) |
34.3 (93.7) |
35.9 (96.6) |
32.0 (89.6) |
42.0 (107.6) |
平均高溫 °C(°F) | 22.8 (73.0) |
24.8 (76.6) |
28.5 (83.3) |
31.7 (89.1) |
33.6 (92.5) |
34.4 (93.9) |
34.2 (93.6) |
33.3 (91.9) |
31.8 (89.2) |
29.8 (85.6) |
27.2 (81.0) |
23.5 (74.3) |
29.6 (85.3) |
日均氣溫 °C(°F) | 18.0 (64.4) |
19.5 (67.1) |
22.6 (72.7) |
25.8 (78.4) |
27.7 (81.9) |
28.6 (83.5) |
28.5 (83.3) |
27.9 (82.2) |
26.8 (80.2) |
24.8 (76.6) |
22.3 (72.1) |
19.0 (66.2) |
24.3 (75.7) |
平均低溫 °C(°F) | 14.9 (58.8) |
16.2 (61.2) |
19.0 (66.2) |
21.9 (71.4) |
23.9 (75.0) |
24.8 (76.6) |
24.8 (76.6) |
24.7 (76.5) |
23.9 (75.0) |
21.7 (71.1) |
19.2 (66.6) |
15.9 (60.6) |
20.9 (69.6) |
歷史最低溫 °C(°F) | 3.7 (38.7) |
5.6 (42.1) |
6.0 (42.8) |
14.1 (57.4) |
16.2 (61.2) |
19.7 (67.5) |
21.5 (70.7) |
21.3 (70.3) |
18.2 (64.8) |
12.7 (54.9) |
8.3 (46.9) |
2.0 (35.6) |
2.0 (35.6)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21.2 (0.83) |
26.4 (1.04) |
41.1 (1.62) |
98.4 (3.87) |
237.8 (9.36) |
235.0 (9.25) |
270.2 (10.64) |
353.1 (13.90) |
290.7 (11.44) |
227.6 (8.96) |
51.7 (2.04) |
38.1 (1.50) |
1,891.3 (74.45) |
平均降水天數(≥ 0.1 mm) | 9.4 | 8.6 | 9.3 | 11.8 | 17.7 | 17.3 | 17.4 | 19.0 | 16.6 | 11.4 | 8.6 | 8.7 | 155.8 |
平均相對濕度(%) | 86 | 85 | 83 | 82 | 82 | 82 | 82 | 85 | 87 | 86 | 85 | 85 | 84 |
月均日照時數 | 91.4 | 95.1 | 128.2 | 153.1 | 187.4 | 193.1 | 206.1 | 182.9 | 146.2 | 140.0 | 110.8 | 85.8 | 1,720.1 |
可照百分比 | 27 | 29 | 34 | 40 | 46 | 49 | 51 | 46 | 40 | 39 | 33 | 25 | 38 |
資料來源: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3][4]all-time extreme temperature[5] |
人口
[編輯]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澄邁縣常住人口497953人[6]。全縣有漢族、黎族、苗族、壯族等35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占98.03%,少數民族人口占1.97%。
行政區劃
[編輯]金江鎮、老城鎮、瑞溪鎮、永發鎮、加樂鎮、文儒鎮、中興鎮、仁興鎮、福山鎮、橋頭鎮、大豐鎮和國營金安農場。
交通
[編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輯]特產
[編輯]名人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盛勇军任海南省澄迈县委书记(副厅级). 中國經濟網. [2024-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1).
- ^ 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 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 北京市: 中國統計出版社. 2022-07. ISBN 978-7-5037-9772-9. Wikidata Q130368174 (中文).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7 June 2023] (中文(簡體)).
- ^ 中国气象数据网.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7 June 2023] (中文(簡體)).
- ^ 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2024-09-15].
- ^ 中國: 海南省 (地级,行政、县级行政区) - 人口统计,图表和地图. www.citypopulation.de. [2023-10-09].
- ^ 行政区划搜索:澄迈县.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