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沙漠之鼠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沙漠之鼠
基本資料
導演勞勃·懷斯
監製勞勃·L·傑克斯英語Robert L. Jacks
編劇理察·墨菲英語Richard Murphy (screenwriter)
旁白邁克爾·雷尼英語Michael Rennie
主演理查·波頓
詹姆士·梅遜
勞勃·牛頓英語Robert Newton
配樂利·哈萊英語Leigh Harline
攝影呂西安·巴拉德英語Lucien Ballard
剪輯芭芭拉·麥克林英語Barbara McLean
製片商二十世紀福斯
片長88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53年5月20日 (1953-05-20)(美國)
發行商二十世紀福斯
預算$1,320,000[1]
票房110萬美元(美國租賃)[2]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沙漠之鼠
香港非洲血戰記
臺灣沙漠之鼠
新加坡菲洲血戰記[3]

沙漠之鼠》(英語:The Desert Rats)是一部1953年由二十世紀福斯出品的黑白戰爭片,由勞勃·L·傑克斯製作,勞勃·懷斯執導,理查·波頓詹姆士·梅遜勞勃·牛頓英語Robert Newton主演。影片的故事情節涉及二戰中的1941年北非托布魯克圍城戰

劇情

[編輯]

德軍元帥埃爾溫·隆美爾詹姆士·梅遜飾)和他的德意志非洲軍英國陸軍逼退至埃及和重要的蘇伊士運河。擋在隆美爾面前的是圖卜魯格,對隆美爾的補給線構成了持續威脅。澳大利亞第9師負責守衛這個港口。盟軍指揮官(勞勃·道格拉斯英語Robert Douglas (actor)飾)選擇了英國上尉麥克羅伯茨(理查·波頓飾)來指揮新到的、未經實戰考驗的澳大利亞軍隊。這位不講情面的麥克羅伯茨不受無紀律的澳大利亞士兵歡迎。他驚訝地在他們的隊伍中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老師湯姆·巴特利特(勞勃·牛頓英語Robert Newton飾),一個因酗酒被開除的酒鬼。麥克羅伯茨提出把他調到一個更安全的崗位,但巴特利特拒絕了。軍隊被直接派到前線,他們在那裡挖戰壕,準備迎接隆美爾的進攻。在沙塵暴的掩護下,隆美爾的坦克和步兵按照盟軍指揮官的預測發動了進攻,直奔麥克羅伯茨的人。然而,德軍被擊退。結果,麥克羅伯茨被提升為中校和營指揮官。

隨後,每晚派出小型突擊隊襲擊德軍陣地,給德軍造成了損失。但在一次成功突襲德軍彈藥庫的行動中,麥克羅伯茨受傷並被俘。在接受一位德軍醫生的治療時,他遇到了被一架掃射的噴火戰鬥機擊中的隆美爾。儘管麥克羅伯茨對隆美爾表現出尊重,但他指出圖卜魯格是隆美爾的心頭大患。隆美爾對他的大膽感到好笑,下令好好對待他。之後,麥克羅伯茨逃脫並回到了盟軍陣地。圖卜魯格的圍城戰持續了幾個月。麥克羅伯茨擔心他的士兵會疲憊不堪,需要得到救援。在德軍的持續進攻和炮擊下,麥克羅伯茨認為他們無法再堅持。令人驚訝的是,自認懦夫的巴特利特懇求他堅持下去。令麥克羅伯茨驚訝的是,其他士兵也拒絕放棄他們的陣地。最終,澳大利亞士兵聽到了風笛聲,標誌著救援部隊的到來。經過艱苦戰鬥的242天後,盟軍成功守住了圖卜魯格。

另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olomon, Aubrey. Twentieth Century Fox: A Corporate and Financial History (The Scarecrow Filmmakers Series).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1989. ISBN 978-0-8108-4244-1. p. 248
  2. ^ The Top Box Office Hits of 1953. Variety. January 13, 1954. 
  3. ^ 菲洲血戰記 The Desert Rats.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