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芝貴

段芝貴(1869年—1925年3月22日),字香巖,安徽合肥,清末民初皖系軍閥。[1]
生平
[編輯]
段芝貴幼年充任李鴻章的侍童。1886年保送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後隨李鴻章的嗣子李經方到日本,進入日本士官學校學習軍事。1892年(光緒18年)冬,段芝貴回國,任職於軍械局。1897年(光緒23年),以候補同知投效袁世凱新建陸軍,任督操營務處提調兼講武堂練習。歷任督隊稽査先鋒官、左翼歩兵第2營統帶、北洋常備軍軍政司參謀處總辦、天津南段警察局總辦等職務。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在袁世凱授意下以重金購得歌姬楊翠喜獻給慶親王奕劻之子載振,得以道尹一職,賞布政使銜,署理黑龍江巡撫。但是段以候補道署理巡撫,極為出格,後來他賄賂載振之事被曝光,輿論譁然,被御史趙啟霖題參而遭到革職,而這也成了當年丁未政潮爆發的主要事件之一。
辛亥革命爆發時,段芝貴就任武衛右軍右翼翼長。1912年(民國元年),就任拱衛軍司令。1913年(民國2年)7月16日,授陸軍上將銜,任第1軍軍長、江西宣撫使,歸黎元洪節制[2],31日,因收復江西湖口,袁世凱授與二等嘉禾章[3]。8月11日,又兼安徽宣撫使[4],22日,以敉平江西功,授一等嘉禾章[5]。不久,晉升湖北都督。

1914年(民國3年),段芝貴獲封彰武上將軍,督理湖北軍務。1915年(民國4年)8月,遷鎮安上將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巡按使。段芝貴支持袁世凱洪憲稱帝,12月獲封一等公。此後,因在東北的地盤受到張作霖的壓力,於1916年(民國5年)4月辭去奉天將軍等職務。
1916年6月,袁世凱病死後,段芝貴便隱居天津[6]。1917年(民國6年)3月初,總理段祺瑞為中國與德國斷交一事,與大總統黎元洪爭執,辭職到天津去,曾留住段芝貴家。7月,張勳入北京,驅逐黎元洪,擁立宣統帝,發動復辟,段芝貴被任命為討逆軍東路司令,擊敗辮軍,獲封輔威上將軍。1917年(民國6年)12月18日,出任王士珍內閣的陸軍總長[7]。翌年1月,改任京畿衛戌司令。
1920年(民國9年)7月的直皖戰爭中,段芝貴任定國軍西路總司令,和直系作戰敗北。此後遭到通緝,逃入天津的租界,完全從政界和軍界引退。1925年(民國14年)3月去世。享年57歲。
著名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楊武之(其子楊振寧,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的父親楊邦盛曾為段氏之幕府中司「筆札」(類似文員)。
參考文獻
[編輯]- ^ 戎毓明主編; 王儀之, 方平, 葉洪渠等副主編. 安徽人物大辞典. 北京: 團結出版社. 1992.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3-07-17, (430號) [2023-02-2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20).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3-08-01, (445號)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21).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3-08-13, (457號) [2023-02-2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3-03-19).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3-08-23, (467號).
……湖口攻克以後,瑞昌、德安、南康、建昌、南昌等處相繼戡定,甫逾匝月,全省敉平……段芝貴應給予一等嘉禾章……
- ^ 段太保與小阿暪. 民國日報 (上海). 1917-03-21.
前奉天鎭安上將軍段芝貴自袁氏去世後,即寄居津門,不與政事
- ^ 命令 (PDF). 政府公報. 1917-12-19, (692號).
- 來新夏等. 北洋軍閥史 下冊. 南開大學出版社. 2000. ISBN 7-310-01517-7.
- 徐友春主編. 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劉壽林等編. 民国職官年表. 中華書局. 1995. ISBN 7-101-01320-1.
外部連結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