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桃花溪革命舊址

座標26°47′20″N 119°21′40″E / 26.78889°N 119.36111°E / 26.78889; 119.361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桃花溪革命舊址
葉飛舊居
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
坐標26°47′20″N 119°21′40″E / 26.78889°N 119.36111°E / 26.78889; 119.36111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1934年—1937年
認定時間2018年9月7日

桃花溪革命舊址,是位於中國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霍童鎮桃坑村桃花溪自然村的一個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包括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部舊址、葉飛舊居、阮英平舊居、範式人舊居、陳挺舊居、紅軍被服廠舊址及戰壕舊址,總面積472平方米。2018年9月入選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2]

桃花溪地處霍童、虎貝洋中三鎮交界處,地勢險要,群眾對共產黨運動持支持態度,是閩東獨立師成立處、閩東三年游擊戰爭的重要支撐地、第二次國共合作後的閩東紅軍整編為國民革命軍新四軍處,為中國共產黨在閩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歷史地區之一。1934年9月底,閩東工農紅軍獨立第二團、閩東工農紅軍獨立第十三團及閩東紅軍獨立營在寧德桃花溪的支提寺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閩東獨立師,師長馮品泰,政委葉飛,副師長賴金標。獨立師師部設於桃花溪陳氏祖廳。閩東紅軍在桃花溪一帶廣闊的山林中建立了修槍廠、被服廠以及紅軍醫院、倉庫、戰壕等,桃花溪、梅坑一帶成為中國共產黨在閩東的活動中心。葉飛、阮英平、範式人、陳挺等閩東革命領導人長期在此居住、辦公,領導閩東中國共產黨組織和群眾的工作。[1]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及保护范围的通知》(闽政文〔2018〕218号). 2018-09-07 [2024-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13). 公有領域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領域的內容。
  2. ^ 國家文物局. 中国文物地图集 福建分册 下. 福州: 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2007: 732–742. ISBN 978-7-80516-8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