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格利維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格利維采
Gliwice
縣級市
全景
全景
格利維采旗幟
旗幟
格利維采徽章
徽章
格言:Przyszłość jest TU
(未來就在這裡)
格利維採在波蘭的位置
格利維采
格利維采
座標:50°18′04″N 18°38′59″E / 50.3011°N 18.6498°E / 50.3011; 18.6498
國家 波蘭
西利西亞省
建立13世紀
市鎮地位1254年
政府
 • 市長Katarzyna Kuczyńska-Budka波蘭語Katarzyna Kuczyńska-Budka
面積[1]
 • 縣級市133.88 平方公里(51.69 平方英里)
最高海拔278 公尺(912 英尺)
最低海拔200 公尺(700 英尺)
人口(2024年)[1]
 • 縣級市169,915人
 • 密度1,269人/平方公里(3,287人/平方英里)
 • 都會區3,487,000
時區歐洲中部時間UTC+1
 • 夏時制歐洲中部夏令時間UTC+2
郵遞區號44-100 至 44-164
電話區號+48 32
車輛號牌SG
網站www.gliwice.eu

格利維采波蘭語Gliwice),或按德語音譯為格萊維茨(德語:Gleiwitz)是波蘭南部西利西亞省的一座工業城市,是格利維采縣的首府,約有17萬名居民。[1]

格利維采位於卡托維治以西約20千米,是波蘭最大都會區上西利西亞都會聯盟的中心之一,總人口超過300萬。該市在1950-1998年屬於卡托維治省

歷史

[編輯]

格利維採在1276年首次被記為城鎮,當時被西利西亞皮雅斯特王朝大公所管轄,1335年成為波希米亞王朝屬地,1526年易主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

為支付與鄂圖曼帝國戰爭的龐大開銷,哈布斯堡王室將該城租出,租約為期18年,1580及1589年分別續期10年及18年。18世紀中期西利西亞戰爭期間,格利維采與西利西亞的大部分地區被普魯士王國吞併。拿破崙戰爭後,格列維採在1816年被劃入普魯士的西利西亞省,1871年德意志統一後成為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

19世紀,格利維采通過工業化發展成一個大城市,鐵工廠的發展促進了該區其他工業的成長。該城1975年的人口為14,156。根據1911年版不列顛百科全書,格利維采1905年的人口為61324,當時該城已是上西利西亞採礦工業中心,市內還有鑄造廠、電線及輸氣管制造廠、水泥廠等工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波蘭人德國人西利西亞起義時發生衝突,上西利西亞的波蘭人想將格利維采併入波蘭第二共和國。經國際聯盟調停後,該區在1921年3月20日舉行公民投票,決定城市的歸屬,結果顯示78.7%的投票者支持該城繼續由德國管轄,只有21.0%的票數支持加入波蘭。國盟決定格利維采、扎布熱博伊滕由德國管轄,其餘上西利西亞地區連同主要城市卡托維策劃入波蘭。

1939年8月31日發生格利維采事件,德國秘密警察策動襲擊一家電台,作為納粹德國入侵波蘭的藉口,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端。在1945年的波茨坦會議,格利維采被劃入波蘭,成為卡托維策省的一部分。

友好城市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Powierzchnia i ludność w przekroju terytorialnym w 2024 roku, Główny Urząd Statystyczny, 2024-07-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12-04) (波蘭語)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