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毓豪
︁林毓豪 | |
---|---|
出生 | 1940年 海南崖縣黃流鎮(今屬樂東黎族自治縣) |
逝世 | 1997年(56—57歲) |
國籍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職業 | 雕塑家、畫家 |
組織 | 中國美術家協會 |
知名於 | 雕塑作品 |
知名作品 | 鹿回頭、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碑群像 |
政黨 | 中國民主同盟 |
配偶 | 吳真 (1969年結婚—1997年結束)[1] |
林毓豪(1940年—1997年),海南崖縣黃流鎮(今屬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村人,中國雕塑家、畫家。林毓豪長於雕塑,兼擅水彩畫,其作品中以南京雨花台烈士紀念碑群像(原稿)、三亞鹿回頭尤為知名。
生平
[編輯]早年
[編輯]林毓豪生於貧苦家庭,林父靠在外地做工維持家庭生計,其母除照料家庭日常外還要給人挑擔當苦力[2]。林自幼即表露出對藝術的興趣,喜歡畫畫和用泥巴捏小人[3]。1946年,因當地饑荒,林毓豪全家逃荒到榆林港,以椰葉茅草搭屋安身。林在黃流、榆林和三亞鎮輾轉完成小學和中學的學業,初二時還曾因家境貧苦而輟學,考入駐當地解放軍營建部隊任衛生員一年,後又回校讀書。[2]
初出茅廬
[編輯]1959年,林毓豪考入廣州美術學院雕塑系,師從潘鶴;1964年畢業,分配到廣東省二輕廳工藝美術研究所,後又到肇慶工藝廠從事牙雕設計 ,業餘創作雕塑和水彩畫。文化大革命中林被下放,先到韶關五七幹校,不久又轉到英德茶場;1969年,林調回廣州參加雕塑展覽製作,次年調到廣州雕塑工作室(今廣州雕塑院)從事創作。[2][4]
雨花台烈士群雕
[編輯]1975年起,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園就擬建革命烈士紀念碑群雕三次在全國範圍內徵集設計方案,林毓豪三次投稿均中選;後來,群雕設計以林的第三稿「九人方案」為基礎、經集體加工放大,在1979年落成,是當時全國最大的紀念碑群像[4][5]。1977年,林毓豪被確診結腸腺癌,手術後痊癒。1981年,參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自由女神像的重塑[6];同年,林加入中國美術家協會,並於12月在廣州魯迅紀念館舉辦首次個人雕塑和繪畫展。[4]
三亞鹿回頭
[編輯]
1983年,林成為廣東省六屆人大代表、主席團成員[7],並加入民盟[4](後曾任民盟廣州市委委員、常委[8]);同年,林受邀為三亞市設計以黎族神話傳說為背景的大型石雕「鹿回頭」,並主持石雕的雕刻工作,至1987年,石雕落成[9]。在這一時期,林的創作風格開始發生變化。相較於此前以現實主義風格的主題性人物肖像雕塑為主[10],追求雕塑自身語言,注重形體、塊面和空間的變化,成為林後期雕塑創作的新路向;而他的水彩畫風格,也由早期的抒情而變為深沉,1989年,林在廣州美術館舉辦水彩畫個展[4]。
晚年
[編輯]個展結束後,林因病再次入院手術,切除了大腸和脾,但此後林仍持續創作[5]。1993年,由林設計的「鑒真東渡」群像落成於三亞市大小洞天,此地是當年鑒真率弟子第五次東渡日本時遇颱風漂流登岸之地[11]。
1997年,林毓豪逝於廣州,時年57歲[12]。
參考文獻
[編輯]- ^ 《廣州美術研究》編輯部 (編). 艺术活动年表. 林毓豪 广东美术家丛书. 嶺南美術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36208247.
- ^ 2.0 2.1 2.2 《廣州美術研究》編輯部 (編). 我的自传. 林毓豪 广东美术家丛书. 嶺南美術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36208247.
- ^ 榮池. 塑者豪情——林毓豪的艺术之旅. 光明日報. 2022-04-24 [2025-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8).
- ^ 4.0 4.1 4.2 4.3 4.4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广州市志(1991-2000):第九册. 廣州出版社. 2010: 571-572. ISBN 9787546204659.
- ^ 5.0 5.1 郭景水. 真名士自风流——林毓豪和他的雕塑人生. 海南日報. 2011-02-15 [2025-04-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8) –透過海口網.
- ^ 陳翼翀. 黄花岗献石堆上的沧桑变幻. 羊城晚報. 2011-04-02 [2025-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8) –透過中國新聞網.
- ^ 尤夢瑜. 鹿回头,透着质朴与温度. 海南日報. 2017-02-27 [2025-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8) –透過海口網.
- ^ 廣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編). 广州市志 卷十一:政党群团卷. 廣州出版社. 2000: 415-416. ISBN 7806550704.
- ^ 陳克勤. 大型艺术石雕《鹿回头》:共花不到60万元人民币. 海南日報. 2011-09-21 [2025-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4-28) –透過中國新聞網.
- ^ 遲軻. 个性化与含蓄美——论林毓豪雕像创作的现实主义探求. 《廣州美術研究》編輯部 (編). 林毓豪 广东美术家丛书. 嶺南美術出版社. 1992. ISBN 9787536208247.
- ^ 王文博. 邮品上的海南雕塑家林毓豪作品 家乡人文 创作之源. 海南日報. 2019-11-18 [2025-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19) –透過南海網.
- ^ 林紓. 林毓豪和他的雕塑作品 (PDF). 海南日報. 2011-08-01 [2025-04-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