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福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福東
出生1971年
 中國北京市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教育程度中國美術學院
知名於影像藝術
當代藝術
攝影

楊福東 (1971年)是一位中國影像藝術家。[1]

生平

[編輯]

1971年出生於北京通州區一個軍人家庭,1995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2]1997年開始拍攝第一部電影《陌生天堂》,2002年憑藉此片進入卡塞爾文獻展。2003、2007年參加威尼斯國際藝術雙年展,2006年參加亞太當代藝術三年展,2013年參加里昂雙年展,2018年參加第十二屆上海雙年展等多個藝術展,2019年在瑪麗安 · 古德曼倫敦畫廊舉辦個展。[2] [3] [4][5][6][7][8][9]

現工作及生活於上海[10]

作品

[編輯]

《陌生天堂》(1997)

[編輯]

《竹林七賢》(2003-2007)[11]

[編輯]

《竹林七賢》是藝術家楊福東於2003 - 2007 年創作的極具代表性的電影作品。全片分為五部分,總時長接近五小時,並在 2007 年威尼斯雙年展上進行了全片首映。

這部作品以中國傳統故事 「竹林七賢」 為藍本進行改編與再創作。原著講述了魏晉時期,一群年輕賢士為逃避動盪不安的世道,選擇歸隱山林,在自然中聚會結交,過著玄學清談、吟詩作賦、彈唱對弈的閒適生活,構建起一個古代烏托邦,千百年來被通過詩詞、音樂和水墨畫等形式被傳頌。

在楊福東的鏡頭下,故事煥發出新的時代內涵。「七賢」 轉變為一群年輕的都市人,在中國新興起的資本主義經濟環境中迷失方向,尋找自我意義。他們的關注點更多地聚焦於個人在現代社會中的存在價值。

影片從黃山這一理想化的自然景觀拉開序幕,七人隨後踏上漫長而艱難的自我認知之旅。他們從狹小的公寓出發,歷經鄉郊農田、漁村,最終抵達上海的奢華娛樂場所,在不同的地點不斷探索和追尋自我的價值。

該片採用 35 毫米黑白菲林拍攝,再轉載成數碼錄影,因其影像的強烈衝擊力、簡潔的對白、富有感染力的動作以及緩緩展開的敘事而聞名。其呈現給觀眾的畫面,如同畫紙上的作品,引人深思其背後所蘊含的文化傳承與時代變遷的主題。

《明日早朝》

[編輯]

《第一個知識分子》

[編輯]

《城市之光》(2000)

[編輯]

《黃小姐昨夜在M餐廳》

[編輯]

《雀村往東》(2007)[12]

[編輯]

《愚公移山》(2016)[13]

[編輯]

《雍雀》(2024)[10]

[編輯]

榮譽

[編輯]

2004年被授予古根海姆Hugo Boss當代藝術獎,是繼蔡國強黃永砯之後第三位獲獎華人藝術家。[12][14]

他人評價

[編輯]

批評家賴安·霍姆伯格(Ryan Holmberg)在《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描述《竹林七賢》為「深深的自戀,浪漫的楊把一切事物都看做是對他自己以及他命運的反映——從農業或工業景象、打工者、敘述結構到時間的延續」。[15]

參考來源

[編輯]
  1. ^ Yang Fudong. Carnegie International.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3). 
  2. ^ 2.0 2.1 Yang Fudong. Guggenheim.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2). 
  3. ^ Yang Fudong: 5 Films. Renaissance Society.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5). 
  4. ^ Yang Fudong at the Renaissance Society.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20). 
  5. ^ ISBN 978-91-976351-3-4
  6. ^ 聚焦艺术家| 杨福东的影像世界游⾛于现实与虚幻之间 (PDF). 
  7. ^ 存档副本.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1). 
  8. ^ 陌生天堂(豆瓣). Widewalls. [2020-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6). 
  9. ^ 杨福东, 中国《是的,必经之路》 装置、行为表演、影像2018. 
  10. ^ 10.0 10.1 鸟儿的勇气:杨福东谈《雍雀》. 
  11. ^ 细说藏品:杨福东的《竹林七贤》. 
  12. ^ 12.0 12.1 杨福东镜头下,中国知识分子的孤独. m.sohu.com. [2025-04-15] (英語). 
  13. ^ 愚公移山(豆瓣). 
  14. ^ 被誤解的楊福東,他的藝術絕非是獻給西方的文化快餐,澎湃新聞。
  15. ^ 杨福东展示中国当代文化阶层的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