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中,李餘代數(Lie coalgebra)是與李代數對偶的結構。
在有限維情形,它們是對偶的對象:李代數的對偶向量空間上自然有一個李餘代數結構,反之亦然。
設 E 是域 k 上一個向量空間,上有一個線性映射
從 E 到 E 與自身的外積。可將 d 惟一擴張成 E 的外代數上一個度數為 1 的分次導子[1]:

那麼二元組 (E,d) 稱為李餘代數如果 d2 = 0,即外代數的分次分量與導子一起
構成一個上鏈復形:

就像流形上向量場的外代數(張量代數也是)構成一個(基域 K 上的)李代數,流形上微分形式的德拉姆復形形成一個李餘代數。進一步,在向量場與微分形式之間有一個配對。
但形式要微妙些:李代數不是光滑函數
上線性的(誤差是李導數),外導數也不是:
(它是一個導子,但不是函數線性的),它們不是張量。它們不是在函數上線性的,但它們有一種一致的表現,不能簡單地由李代數與餘代數刻畫。
進一步,在德拉姆復形中,導子不僅對
有定義,而且對
有定義。
向量空間上李代數結構是一個映射
,反對稱,且滿足雅可比恆等式。等價地,一個映射
滿足雅可比恆等式。
對偶地,向量空間上李餘代數結構是一個映射
,滿足上閉鏈條件。李括號的對偶誘導一個映射(餘交換子)
![{\displaystyle [\cdot ,\cdot ]^{*}\colon {\mathfrak {g}}^{*}\to ({\mathfrak {g}}\wedge {\mathfrak {g}})^{*}\cong {\mathfrak {g}}^{*}\wedge {\mathfrak {g}}^{*}}](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4dcce759333e6d8cff4c66a2e991272f59106646)
這裡同構
對有限維成立;對偶是李乘積的對偶。在這種情形下,雅可比恆等式對應於上閉鏈條件。
更明確地,令 E 是一個李餘代數。對偶空間 E* 上帶有
- α([x, y]) = dα(x∧y),對所有 α ∈ E 與 x,y ∈ E*
定義的括號結構。
我們證明 E* 上所賦予的是一個李括號。只需驗證雅可比恆等式。對任意 x, y, z ∈ E* 與 α ∈ E,
![{\displaystyle d^{2}\alpha (x\wedge y\wedge z)={\frac {1}{3}}d^{2}\alpha (x\wedge y\wedge z+y\wedge z\wedge x+z\wedge x\wedge y)={\frac {1}{3}}\left(d\alpha ([x,y]\wedge z)+d\alpha ([y,z]\wedge x)+d\alpha ([z,x]\wedge y)\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9f00f2de7b751111ef2526bfa8d546b03f24db6b)
這裡最後一步是楔積的對偶與對偶的楔積的標準等同。最後,給出
![{\displaystyle d^{2}\alpha (x\wedge y\wedge z)={\frac {1}{3}}\left(\alpha ([[x,y],z])+\alpha ([[y,z],x])+\alpha ([[z,x],y])\right).}](https://wikimedia.org/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0ec2920ff8ebb8c3c4eb476fb180dd612a775462)
因 d2 = 0,從而
對任意 α, x, y, 與 z。
這樣,由雙對偶同構雅可比恆等式成立。
特別地,注意到證明指出了上閉鏈條件 d2 = 0 是雅可比恆等式在某種意義下的對偶。
- ^ 這意味著,對任何齊次元素 a, b ∈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