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朶豁勒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朵豁勒忽·扯兒必蒙古語Доголху чэрби羅馬化:Doqolqu Čerbi波斯語دوقلقو جربی羅馬化Dūqulqū Jarbī ,見《史集》,?—1230年)是13世紀蒙古帝國的千戶長,出身忙忽惕部。漢文史籍《元朝秘史》作多豁勒忽·扯兒必朵豁勒忽,《元史》作朵忽魯[1]

《元朝秘史》記載,朵豁勒忽出身忙忽惕部,是擔任拖雷家族王傅的者台之弟[2]。而《史集》稱其出身阿兒剌部,這可能是與斡歌連·扯兒必混淆導致的記載誤差。

鐵木真首次稱汗後,朵豁勒忽與斡歌連、者台、合赤溫·脫忽剌溫一同被任命為最初的箭筒士[3]。1203年,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後重組蒙古軍制,奠定了日後千戶長與親衛隊(怯薛)的雛形。此時朵豁勒忽與朵歹、斡歌連、脫欒不察闌速亦客禿·扯兒必等人被任命為「扯兒必」(侍從),並擔任怯薛長[4]。1206年蒙古帝國建立後,成吉思汗擴編怯薛軍至萬人,朵豁勒忽擔任其中一千名侍衛軍的長官。怯薛衛士分四班輪值,他與不合阿勒赤歹、朵歹四人分別擔任四班隊長[5]

成吉思汗時期,朵豁勒忽長期擔任親衛隊長官;窩闊台即位後,他被解除怯薛長職務,轉任千戶長,在《史集》的千戶列表中位列左翼第14位[6]

此後,朵豁勒忽被提拔為攻打金朝的指揮官,但在大昌原之戰中兵敗,依賴速不台救援才得以脫險[7]。窩闊台因此將其處決,不久後悔,將此事列為自己統治時期的「四大過失」之一[8]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新元史·卷128·列傳第二十五》
  2. ^ 《元朝秘史 第120節》
  3. ^ 《元朝秘史 第124節》
  4. ^ 《元朝秘史 第124節》
  5. ^ 《元朝秘史 第226節》
  6. ^ 《史集·成吉思汗紀》
  7. ^ 元史》卷二·太宗本紀:「二年庚寅……朶忽魯及金兵戰,敗績,命速不台援之。」
  8. ^ 《元朝秘史 第28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