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灰蝶
外觀

朗灰蝶![]() | |
---|---|
科學分類 ![]()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綱: | 昆蟲綱 Insecta |
目: | 鱗翅目 Lepidoptera |
總科: |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
科: | 灰蝶科 Lycaenidae |
屬: | 朗灰蝶屬 Ravenna Shirôzu & Yamamoto, 1956 |
種: | 朗灰蝶 R. nivea
|
二名法 | |
Ravenna nivea Nire, 1920
|
朗灰蝶(學名:Ravenna nivea),又名朗灰蝶、白小灰蝶、白灰蝶,為灰蝶科朗灰蝶屬下的一個種。基異名:Zephyrus niveus Nire, 1920
描述
[編輯]本種為中大型灰蝶,雌雄二型性明顯。體背褐色,腹面白。雄蝶翅背呈淺紫色,具白色鱗紋,前翅近頂端有窄黑緣,後翅外緣有白線;雌蝶翅背白色,具褐色斑,前翅端與外緣有寬黑邊,後翅外緣有一列黑褐色紋。
前翅長19-23 mm,呈三角形,前緣及外緣呈弧形;後翅具細長尾突(CuA2脈末端)。翅腹面白色,中央有兩道褐色線帶,前翅為直線,後翅於CuA2室反折成V形,翅基亦有數條褐色短線。前翅中室末端有深褐短條,外緣則有斷續褐斑。臀區與CuA1室具黑點橙紋,形成眼狀斑。緣毛多為白色。
雄蝶前足跗節癒合、末端下彎尖銳;雌蝶跗節不癒合。[1]
分佈
[編輯]分布於臺灣本島低至中海拔山區,中國大陸南部及越南亦有分布。[1]
棲地
[編輯]棲息於常綠闊葉林,一年一世代,成蝶於晚春至初夏出現,多在黃昏或陰天活動。幼蟲以殼斗科青剛櫟、錐果櫟、毽子櫟等植物新芽為食,越冬以卵態進行,產於寄主植物休眠芽基部附近。[1]
亞種
[編輯]- Ravenna nivea ngiunmoiae (Lo & Hsu, 2024)[2]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1.2 徐堉峰,梁家源,黃智偉. 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020-04. ISBN 9789865440985.
- ^ Yu-Feng Hsu, Yik Fui Philip Lo and Rung-Juen Lin. 2024. Discovery of A peculiar Insular Race of Ravenna nivea (Nire, 1920) (Lepidoptera: Lycaenidae) endemic to Yinggeling Mountain of Hainan, suggesting heterogeneous geological history of Mountain Formation of the Island. PeerJ. 12:e17172 DOI: 10.7717/peerj.17172
- 朗灰蝶 Ravenna nivea Nire, 1920. 臺灣物種名錄. 臺灣: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2013-01-2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