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成吉思汗廟

座標46°5′23.424″N 122°3′5.472″E / 46.08984000°N 122.05152000°E / 46.08984000; 122.0515200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成吉思汗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座標46°5′23.424″N 122°3′5.472″E / 46.08984000°N 122.05152000°E / 46.08984000; 122.05152000
分類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民國
編號6-910
認定時間2006年
地圖

成吉思汗廟是現存的唯一一座紀念成吉思汗祠廟。座落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罕山上。廟宇始建於1940年,於1944年竣工,坐北朝南,正面呈「山」字型。文革期間舊廟遭破壞,1983年6月政府撥款修復,1987年7月現有建築完工。 [1]

沿革

[編輯]

1930年代,日本軍占領王爺廟不久,便在北山坡上興建了一座神社,稱「王爺廟神社」,後改為「興安神社」。[2]

1940年春,一些蒙古族知識青年提出在王爺廟興建成吉思汗廟的提議,組建「成吉思汗廟籌建委員會」,推舉滿洲國興安局總裁巴特瑪拉布坦為會長,興安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甘珠爾扎布蒙民厚生會理事瑪尼巴達喇為副會長。興安東省興安西省行署主任、興安北省省長以及各旗旗長為會員。據史料記載,凡居住在滿洲國境內的蒙古人,每人捐獻滿洲幣5角。興安總省和興安北省約有70萬蒙古人,共捐款35萬元。錦州、熱河以及及省外4旗共30萬蒙古人,捐款15萬元。王公貴族以及高層活佛、喇嘛等共捐款15萬元。東蒙古地區官員、職工、學生捐款15萬元。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德穆楚克棟魯普王爺派松津旺楚克前來祝賀,並捐款15萬元。蒙民厚生會捐款15萬元。捐款累積總額達到了100萬元滿洲幣。其間,成吉思汗廟籌建委員會的瑪尼巴達喇還率蒙古族畫家耐日勒圖等人,專程赴甘肅省興隆山成吉思汗八白室」訪問,並依其建築風格設計了藍圖。1941年5月5日,工程開工奠基,1944年10月10日竣工。[2]

竣工當天,在王爺廟街舉辦了萬人參加的落成典禮。大會邀請了省內外四旗各界人士出席大會,王爺廟街的全部機關、團體、學校參加,農牧民來參加者也不少。大會還舉辦了那達慕大會,其中包括賽馬、搏克、射箭比賽及蒙古象棋比賽,還有蒙古說書、蒙古劇、文藝表演等等。大會一共舉辦了3天。[2]

建築結構

[編輯]

成吉思汗廟至今仍屹立在罕山山頂。廟的外觀獨具蒙古族特色。寺廟主殿呈『山』字型輪廓,正殿高達28米,東西兩側是高16.62米的偏殿,建築面積322平方米,建築上體圓頂方身、中軸對稱,大殿正中的大理石台基上座落著高2.8米、重2.6噸的成吉思汗鎏金銅鑄坐像,兩旁陳列元代兵器,東西偏殿陳列元代服飾、書簡、器皿。各殿天花板上繪有蒙古族文化圖案,牆壁上則是記錄成吉思汗豐功偉績的大幅壁畫。[1]主殿門外面的圓頂中央懸一塊藍色匾額,以蒙古文漢文寫著「成吉思汗廟」。[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成吉思汗庙. 內蒙古旅遊信息網. 2012-04-12. 
  2. ^ 2.0 2.1 2.2 2.3 王爷庙的往事,网易,2010-05-11. [2013-03-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