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感恩河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感恩河
流域
源頭 
 - 位置海南省東方市蒙瞳嶺
河口海南省東方市感城鎮南海
面積381 平方公里
流經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本貌
長度54.5 公里

感恩河,位於中國海南省東方市南部,發源於東方市與樂東黎族自治縣交界處的蒙瞳嶺,蜿蜒北流至江邊鄉南龍村轉西流,經陀興水庫,於感城鎮匯入南海。河長54.5公里,流域面積381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2.24億立方米。[1]

技術概況[編輯]

感恩河陀興水文站,最大年徑流量3.33億立方米,是最小徑流量0.26億立方米的12.8倍。

中游幹流的陀興水庫,1969年5月開工建設,1977年建成。河床溢流漿砌石重力壩,混凝土護面,壩面長度82米,兩岸非溢流土壩頂長370米。庫容3000萬m3。控制流域面積29km2。百年一遇洪水4000m3/s。壩後水電站裝機3台1125千瓦。設計灌溉面積2733公頃。現有幹渠道長19.6公里(混凝土防滲長7公里),支渠道長38公里(混凝土防滲長22公里),現灌溉面積1600公頃。2005年加固工程後,庫容5000萬m3,壩高54m。該水庫作為大廣壩灌區陀興灌溉系統的渠首工程,改擴建工程已於2021年1月全面竣工,壩高64m,總庫容達1.42億立方米,以供水、防洪為主,又兼有發電、灌溉等綜合利用效益。灌溉面積擴大到13.01萬畝。陀興水廠改擴建工程建成後由原來的0.8萬m3/日供水量提升至2.8萬m3/日,覆蓋感城鎮、板橋鎮以及金月灣旅遊度假區。[2]

大廣壩水利水電二期(灌區)工程陀興幹渠系統那文隧洞工程,2015年5月開工建設,2019年1月24日通過驗收並移交東方運行管理。隧洞出口位於江邊鄉田頭村,入口引過來的水將途經感恩河上游匯入陀興水庫,是從昌化江大廣壩庫區跨流域調水到感恩河,每年可調水2600萬方,解決感恩河下游感城鎮和板橋鎮的工農業生產用水,實現大廣壩灌區工程整體效益的全面發揮,解決感恩河下游當地群眾生活用水缺水問題。[3]

歷史[編輯]

古代民間叫九龍江。按民間族譜載,此江勢頭源於俄賢嶺九峰山,似九龍奔海,是漢代在入海口處置九龍縣的堪輿依據。

清康熙年間的《感恩縣誌》中,稱雨龍江(通志也稱湳龍江)。

感城鎮寶上村附近始由東至西流經感恩平原,在縣門港入海,長五里,故被稱為「五里感恩水」,其兩岸的村莊基本上都是漢村,因此隋大業三年全國重新置縣,將漢代置的九龍縣更名為感恩縣

參考資料[編輯]

  1. ^ 中國河湖大典》編纂委員會. 《中国河湖大典·珠江卷》. 北京: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13年1月: 453頁. ISBN 978-7-5170-0561-2. 
  2. ^ 「東方:千方百計保供水 用心服務惠民生」,來源:東方市廣播電視台,2022-4-14
  3. ^ 「大廣壩二期(灌區)工程陀興系統那文隧洞通過驗收 每年可為感恩河下游灌區調水2600萬方」,搜狐新聞,20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