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傑
![]() |
張宏傑 | |
---|---|
出生 | 1972年4月(53歲)![]() |
職業 | 作家、歷史學家 |
語言 | 中文 |
國籍 | ![]() |
民族 | 蒙古族 |
母校 | 東北財經大學 復旦大學 清華大學 |
創作時期 | 1997年- |
體裁 | 散文、隨筆 |
主題 | 歷史劇 |
代表作 | 『飢餓的盛世』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 『張宏傑講乾隆成敗』 |
張宏傑(1972年4月—)曾用名張敞,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非虛構歷史寫作、公共史學傳播。
生平
[編輯]生於遼寧省建昌縣。1994年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畢業後為中國建設銀行職員,後轉職渤海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歷史學博士,師從葛劍雄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合作導師為秦暉教授。現職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研究員。
著作二十餘部,包括《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簡讀中國史》《簡讀日本史》《楚國興亡史》《朝貢圈》等,部分作品在韓國及港、澳、台地區出版。曾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 「駿馬獎」、「遼寧文學獎」 等獎項,2006 年獲得 「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之 「年度散文家獎」 提名。
中國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特邀主講嘉賓。2013年6月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成敗論乾隆》系列節目,收視率創年度最高。]2013年,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節目「百家講壇」發表『成敗論乾隆』系列講座。
大型紀錄片《楚國八百年》總撰稿。該紀錄片斬獲過中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獎。相關圖書《楚國八百年》被評為2022年度中國全國文化遺產優秀圖書。 2022年,張宏傑的「倒退的帝國:朱元璋的成與敗」再版,但書名中的「倒退的帝國」被出版商更名為「洪武」[1]。
作品風格
[編輯]張宏傑筆觸關注的主要是歷史、文化和國民性,創作了大量大歷史文化散文,出在大陸、港台及韓國等地出版多部散文集,作品包括《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簡讀中國史》等,在讀書界引起較大反響。
他的寫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典型上的跨文體寫作,摻雜了大量小說式、歷史報告文學式、甚至心理分析式的寫法,他在敘述中表現了一個高超的小說家的技巧,有意識地強調了情節的大開大合。敘述的流暢、情節的開合、語言的力度,所帶給人的是小說式的閱讀快感。
「寫歷史人物就像寫自己身邊的一個極熟悉的朋友,這種筆法本身就是一種能力。或者說,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視角。張宏傑的作品之所以呈現出一些特別之處,原因就在這裡。」諾貝爾文學獎得者莫言的讚譽揭示了張宏傑文學敘事上的特質,張宏傑的敘述語言有彈性、有密度、有質感,既體現了他的詩意情懷,又以智性而有節制的敘事姿態。「張宏傑以冷靜細緻的筆法,把人性的複雜、深奧、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而又情理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原本熟悉的歷史事實在他筆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鮮而又迷人。」
主要作品
[編輯]大陸出版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文化散文集,2006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的性格歷程》,文化隨筆集,2008年1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人物隨筆,2011年1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千年悖論——張宏傑讀史與論人》,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坐天下很累》,文化散文集,2012年,吉林出版集團有限公司。
《飢餓的盛世》,歷史傳記,2012年,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2013年5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張宏傑講乾隆成敗》,歷史傳記,2014年8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頑疾:中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2015年,人民出版社。
《給曾國藩算算帳: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湘軍暨總督時期)》,2015年,中華書局。
《給曾國藩算算帳: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京官時期)》,中華書局, 2015年。 《坐天下》,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 ,中國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3年。 《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全新修訂升級版 ,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
《簡讀中國史:世界史坐標下的中國》,嶽麓書社,2019年。
《簡讀日本史:獨特的日本歷史底盤與精神世界》 ,2021年7月,嶽麓書社。
《朝貢圈:傳統中國的世界秩序》,嶽麓書社,2024年。
港台出版
《另一面——歷史人物的另類傳奇》,文化散文集,2004年5月,台灣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滾滾韓流》,文化隨筆集,2005年1月,台灣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文化散文集,2006年5月,台灣聯經出版公司。《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 - 管理與統御的潛規則 》,人物傳記,2010年4月,台灣究竟出版社。
海外出版
《滾滾韓流》,文化隨筆集,2005年1月,韓國國民大教科書出版公司。
《中國國民性の歴史的変遷 ―専制主義と名譽意識》,《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日文譯本,小林一美、多田狷介、土屋紀義、藤谷浩悅翻譯 ,2016年3月,集広舎。[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人物評價
[編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張宏傑是個觀察和記錄的高手。他冷靜細緻的筆法,把人性的複雜、深奧、奇特、匪夷所思、出人意料叉在情理之中,表達得淋漓盡致,原本熟悉的歷史事實在他的筆下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面貌,新鮮而又迷人。
歷史學者吳思:張宏傑不心領神會的話不說,不能真正理解的人和事不寫,這是一條可以成大器的路。
作家章詒和:在北京,我從朋友那裡讀到了張宏傑的歷史人物另類傳記手稿。作者或許沒有西方學者那麼明確的既是學術的也是思想的寫作意向,但張宏傑那種以正常的聲音來敘述歷史事件,描畫歷史人物的寫作狀態和方法,令我興奮不已。
主持人張越:我看過的中國歷史書大多可分為兩類。一是所謂「嚴肅的」:相當學術化,無個性無情感無生命力。一是所謂「通俗的」:相當野狐禪,特愛講政治陰謀宮廷穢聞,成全中國人民崇尚「厚黑」的陰暗心理。極少數歷史書屬於第三類:既有學術研究又有價值觀支撐,還有溫暖的人性關照和有個性的表達,張宏傑的書屬於這一類。從《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到《坐天下很累》,於我們有趣,有益,有關。
作家當年明月::「我最早讀的張宏傑的作品,是他2003年出的那本《另一面》。那本書讓我覺得震驚。和那些傳統的歷史書籍截然不同,在這本書中,除了史實之外,吸引我讀得欲罷不能的是人物以及人性。……歷史是有人性的,也是可以為人所理解的,這一切,我在張宏傑的筆下看到了。」
導演姜文:他是個有意思的人,也是個有本事的人。編劇史航:他的書懇切精專,不是跟風之作。作家馬伯庸:他的作品既真實不虛,又突出人物心路,非反覆穿模咀嚼不能為之。
作品爭議
[編輯]張宏傑的作品被認為各本著作中經常有較多的重複章節,同一份文本反覆被植入新書籍,或者將書籍更名包裝為新書,導致讀者重複購買。[2] [3]
著作
[編輯]- 《另一面——歴史人物的另類傳奇》,2004年5月,臺灣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滾滾韓流》,2005年1月,臺灣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2006年1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中國人的性格歴程》,2008年1月,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乾隆皇帝的十張面孔 - 管理與統御的潛規則》,2010年4月,臺灣究竟出版社。
-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2011年1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 《飢餓的盛世》,2012年8月,湖南人民出版社。
- 《坐天下很累》,2012年10月,吉林出版集団有限公司。
- 《中國國民性演變歴程》,2013年5月1日,湖南人民出版社。
- 《張宏傑講乾隆成敗》,2014年8月,民主與建設出版社。
- 《世界史座標下的中國》,2020年3月,日出出版社。
參考資料
[編輯]- ^ 影射誰?「倒退的帝國」再版更名為洪武. [2022-09-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3).
- ^ 张宏杰著作导购(免重复购买指南).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
- ^ 读书吐槽贴:如何把同一本书买三次. [2023-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