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張伯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張伯靖唐朝元和年間溪峒起事首領,辰漵(今湖南西部)人。

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今湘西、桂北、黔東、川東一帶連年遭受嚴重水災。十二月,黔州觀察使竇群強征溪峒百姓修築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州(治沅陵縣)、敘州(治龍標,今洪江市西南黔城)、錦州(今鳳凰縣一帶)蠻族百姓強烈不滿。在其首領張伯靖率眾暴動。播州苗民。義軍擊殺長史,攻陷辰、錦等州,並一度攻入今貴州東北部、四川南部的播州(今遵義市)、費州(今德江縣)二州,當地蠻族紛起響應,聲勢浩大。元和八年(813年)三月至八月,憲宗派遣黔中經略使崔能荊南節度使潘孟陽嚴綬、湖南觀察使柳公綽分三路,調集庸蜀、荊漢、南粵、東甌駐軍進擊。張伯靖據險相抗,擊敗前往鎮壓的大軍。張伯靖自度不敵,被湖南觀察使柳公綽招撫,授右威衛翊府中郎將、歸州司馬。[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2. ^ 《中國民族史人物辭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