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巴倫廷·帕尼亞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倫廷·帕尼亞瓜
出生1936年9月23日 編輯維基數據
庫斯科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2006年10月16日 編輯維基數據 (70歲)
利馬 編輯維基數據
母校
職業政治人物法學家律師 編輯維基數據
政黨人民行動 編輯維基數據
獎項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Sun of Peru‎、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the Condor of the Andes、博亞卡勳章、五月勳章、智利功績勳章、honorary doctorate of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Marcos 編輯維基數據
巴倫廷·帕尼亞瓜
 秘魯第55任總統
任期
2000年11月22日繼任—2001年7月28日
總理哈維爾·佩雷斯·德奎利亞爾
副總統空缺
前任藤森謙也
繼任亞歷杭德羅·托萊多
 秘魯第6任國會主席
任期
2000年11月16日—2000年11月22日
總統藤森謙也
副職空缺
前任盧斯·薩爾加多英語Luz Salgado(代理)
瑪莎·希爾德布蘭特英語Martha Hildebrandt
繼任盧斯·薩爾加多英語Luz Salgado(代理)
法蘭斯高·圖德拉英語Francisco Tudela(代理)
卡洛斯·費雷羅

巴倫廷·帕尼亞瓜(Valentín Paniagua,1936年9月23日—2006年10月16日[1])是秘魯政治家,在2000年11月藤森總統宣佈辭職後,秘魯國會任命帕尼亞瓜為臨時總統。他就任的首要任務是組織廉潔的總統選舉,並於2001年7月離任。

1936年9月23日在庫斯科出生,父親是玻利維亞人。他在大學主修法律,1950年代中期投入反對派活動。他在庫斯科開始法律執業後,加入基督民主黨。[1]1963年當選國會議員,1965年被總統費爾南多·貝朗德·特里任命為司法部長。[2]貝朗德在1968年被軍事政變推翻後,秘魯進入長達十二年的軍人統治時期,帕尼亞瓜仍然忠於流亡國外的貝朗德。1974年,帕尼亞瓜退出基督民主黨,後來加入貝朗德的人民行動黨。[1]

1980年,軍方同意恢復民主,貝朗德再次當選總統,帕尼亞瓜也當選為國會議員。[1]帕尼亞瓜在1984年擔任教育部長。[2]貝朗德在1985年爭取連任失敗後,帕尼亞瓜重操法律執業。帕尼亞瓜在2000年又當選國會議員,稍後被選為國會議長。[1]

根據當地報章El Comercio於2005年4月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帕尼亞瓜是2006年總統大選的熱門人物,其支持度達23%,其次為阿蘭·加西亞的21%,接著為芙洛蕾絲(Lourdes Flores Nano)的17%和阿爾貝托·安德拉德(Alberto Andrade)的7%。不過帕尼亞瓜在2006年總統選舉的第一輪投票中僅得到不足6%選票,未能進入第二輪投票,最後由阿蘭·加西亞當選。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Valentin Paniagua. The Independent. 2006-10-17 [2014-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5). 
  2. ^ 2.0 2.1 Valentín Paniagua Corazao. The Guardian. 2006-10-18 [2014-07-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1). 


前任:
藤森謙也
秘魯總統
2000年-2001年
繼任:
亞歷杭德羅·托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