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軌
外觀
封軌好學、博通五經、春秋三傳。太和年間,擔任著作佐郎、轉任尚書儀曹郎中。魏宣武帝時,兼員外散騎常侍,出使高句麗。高句麗文咨明王高雲稱病、不親受宣武帝詔書。封軌正色詰責,文咨明王於是北面受詔。契丹虜掠邊民六十餘口,又被高句麗擁掠東歸,封軌要求返還,高句麗於是資給遣還。封軌回國轉任考功郎中、本郡中正。後來轉任國子博士、加揚武將軍。假通直散騎常侍,慰勞汾州山胡。清河王元懌上表請求修築明堂、辟雍,封軌建議具體方案。不久,以本官代行東郡太守。轉任前軍將軍、行夏州事,好立條教,所在有政績。召還洛陽,擔任太子僕射,升任廷尉少卿,加征虜將軍。去世後,追贈右將軍、濟州刺史[1][2]。
子
[編輯]- 封偉伯,字君良,與父親一樣博學,作《明堂圖説》六卷。蕭寶寅之亂,準備起兵討伐,事情洩漏,被殺害
- 封業,字君脩,官至奉朝請、殿中侍御史,早逝
- 封翼,字君贊,官至給事中、揚烈將軍,武定初年去世
- 封述,字君義,武定末年官至廷尉少卿
- 封詢,字景文,官至尚書起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