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宇文歆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宇文歆(6世紀—7世紀),一作宇文欣河南郡洛陽縣(今河南省洛陽市東)人,北周大將軍、小冢宰、廣陵郡公宇文孝伯之子[1],隋朝、唐朝官員。

生平[編輯]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下令將宇文孝伯重新安葬,恢復他的官職爵位,以宇文歆繼承廣陵郡公的爵位[2][3]隋恭帝義寧二年(618年)四月,秦帝薛舉衛尉卿郝瑗說服薛舉與梁帝梁師都突厥連兵以取隋朝都城長安。時突厥啟民可汗之子咄苾莫賀咄設,在五原之北建立牙帳,薛舉遣使與他設謀入寇,獲准。隋朝權臣唐王李淵派時任都水監、光祿卿的宇文歆賄賂莫賀咄設,且為他陳說利害,阻止其出兵,又說服他遣依附突厥的五原通守割利特勒張長遜入朝,以五原之地歸隋,莫賀咄設都聽從了;武都、宕渠、五原等郡都投降隋朝,李淵即以張長遜為五原太守,張長遜又偽造詔書給莫賀咄設以示知道了他和秦、梁合謀。莫賀咄設於是拒絕薛舉、梁師都等,也不接納其使者。[4][5][6][7][8]同年,李淵代隋稱帝建立唐朝。

武德元年(618年)九月,唐軍與秦軍交戰,宇文歆攻下高墌城。[9]同日,秦帝薛仁杲派高墌城人詐降於唐,似高墌城仍屬秦,未詳是否記載有誤,或宇文歆攻下高墌城後未能守住。[10]

武德二年(619年)閏二月,正值漢帝劉武周南侵汾、晉,高祖遣女婿殿內監竇誕和時任右衛將軍宇文歆助皇子并州總管齊王李元吉晉陽。李元吉與竇誕遊獵,踩踏百姓莊稼,又放縱左右奪百姓之物,當街射人,觀看人們避箭。百姓憤怨,宇文歆屢次勸諫不被採納,[11]就上表奏明李元吉所為,李元吉獲罪免官召回京城,但很快復職。八月,劉武周進逼併州,李元吉棄城而逃,[12]高祖聞之,大怒,對禮部尚書李綱說:「元吉幼弱,未習時事,所以我派竇誕、宇文歆輔佐他。晉陽強兵數萬,糧食可以支用十年,是我興兵的基業,卻一朝被棄了。聽聞是宇文歆首畫此策(指首倡棄城),我當在軍中斬殺他!」李綱說:「宇文歆令陛下不失愛子,有功。」高祖細問,李綱答:「齊王年少驕逸,竇誕不曾規諫,又作掩飾,使士民憤怨,今日之敗是竇誕之罪。宇文歆勸諫過了,齊王不改,不久宇文歆就上奏,是忠臣,豈可殺!」次日,高祖召李綱入殿,升御座說:「我得公,於是不再濫刑。元吉自為不善,與人結怨,宇文歆已經上表奏報,竇誕又怎能節制他?元吉所為不是二人所能禁止的。」一併赦免了宇文歆和竇誕。[13][14][15][16]

武德四年(621年)五月,皇子秦王李世民洛陽圍攻鄭帝王世充期間迎戰來援救王世充的夏王竇建德,即虎牢之戰。李世民率史大奈程知節秦瓊、宇文歆等揮舞大旗殺入敵陣,出現在夏軍陣後,張開唐軍旗幟,夏軍望見,大潰,被唐軍追奔三十里,斬首三千餘級,竇建德受傷被俘,王世充也隨即投降。[17][18]

武德五年(622年)九月,交州(約上郡一帶,非交趾)總管權士通弘州總管宇文歆、靈州總管楊師道在三觀山擊破突厥,俘獲馬、駱駝數千。[7]宇文歆又在崇崗鎮迎戰突厥,大破之,[19]斬首千餘級。[20]

家庭[編輯]

兄弟姐妹[編輯]

  • 宇文元瑜[1]
  • 宇文白澤[1]

兒子[編輯]

  • 宇文思純,唐朝陳州刺史[1][21]
  • 宇文仁嗣,唐朝左領軍鎧曹[22]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元和姓纂·卷六·214》:拔南瑰,後魏大司徒,居武川,生中山、普陵。中山,內史,太官、順陽公,生逗頹。孫永,生深,安化公、周京兆司會、中大夫,生孝伯、明達。孝伯,少冢宰,生歆、元瑜、白澤。歆,右衛將軍;生思純,州刺史。
  2. ^ 《周書·卷四十·列傳第三十二》:子歆嗣。
  3. ^ 《北史·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子歆嗣。
  4. ^ 《舊唐書》卷五十五
  5. ^ 《舊唐書》卷一百九十四上
  6. ^ 《新唐書》卷八十六
  7. ^ 7.0 7.1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五上
  8.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五
  9. ^ 通鑑考異》引《唐高祖實錄
  10.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六
  11. ^ 《諫齊王元吉書》
  12. ^ 《新唐書》卷七十九
  13. ^ 《舊唐書》卷六十二
  14. ^ 《舊唐書》卷六十四
  15. ^ 《新唐書》卷九十九
  16.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七
  17. ^ 《舊唐書》卷二
  18.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十九
  19. ^ 《新唐書》卷一
  20. ^ 《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
  21. ^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石集粹》. 鄭州市: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20.08: 45. ISBN 978-7-5348-9416-9 (中文(繁體)). 
  22. ^ 浙大墓志库. [2021-11-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