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業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業
605年正月-618年三月
政權
帝王隋煬帝楊廣
歷時14年
大業在隋朝和楊廣時期的位置。

大業(605年—618年三月)是隋朝政權第二代皇帝隋煬帝楊廣的年號,歷時13年餘。其名稱來自《易經·繫辭上》:「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隋書》、《北史》等記載到大業十三年,《資治通鑑》只記載到十二年。

清朝學者趙翼則認為李淵雖然擁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但是隋煬帝仍在,大業年號並沒有廢。事實上隋煬帝當時在江都,未必知道李淵已另立皇帝,故仍以皇帝自居並繼續使用大業年號,直至被宇文化及所殺。

南京圖書館研究部主任徐憶農指出,《隋史》是唐太宗在位時修撰的,的確刻意迴避「大業十四年」,但也並非絕對禁止,如《隋史·許善心》傳中寫道:「十四年化及弒逆之日,隋官盡詣朝堂謁賀,善心獨不至」。

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學鋒則指出有多種書寫「大業十四年」的墓誌,《盧文構夫人月相墓志銘》中,有「大業十四年遇疾」;而洛陽出土的王德備墓誌上書寫「於時大業十四年正月十五日……卒」,該墓誌撰於貞觀十八年。張學鋒認為唐初朝廷對於「大業十四年」的使用比較寬容[1]

改元

[編輯]

大事記

[編輯]

紀年農曆對照表

[編輯]

表格中各月的干支即為各月的第1日,「」表示該月有30日,「」表示該月有29日,「閏月」表格中的中文數字表示該年為閏某月(比如「七己未」裡有中文數字「七」,即表示該行所在年份有閏七月),各月初一底下的數字表示對應的西曆日期。

西元 干支 紀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閏月
605年 乙丑 大業元年 壬辰 壬戌 辛卯 辛酉 庚寅 庚申 己丑 戊子 戊午 戊子 丁巳 丁亥 七己未
1/25 2/24 3/25 4/24 5/23 6/22 7/21 9/18 10/18 11/17 12/16 606/1/15 8/20
606年 丙寅 大業二年 丙辰 丙戌 乙卯 乙酉 甲寅 甲申 癸丑 癸未 壬子 壬午 辛亥 辛巳
2/13 3/15 4/13 5/13 6/11 7/11 8/9 9/8 10/7 11/6 12/5 607/1/4
607年 丁卯 大業三年 庚戌 庚辰 庚戌 己卯 己酉 戊寅 戊申 丁丑 丁未 丙子 丙午 乙亥
2/2 3/4 4/3 5/2 6/1 6/30 7/30 8/28 9/27 10/26 11/25 12/24
608年 戊辰 大業四年 乙巳 甲戌 甲辰 癸卯 壬申 壬寅 壬申 辛丑 辛未 庚子 庚午 己亥 三癸酉
1/23 2/21 3/22 5/20 6/18 7/18 8/17 9/15 10/15 11/13 12/13 609/111/ 4/20
609年 己巳 大業五年 己巳 戊戌 戊辰 丁酉 丁卯 丙申 丙寅 乙未 乙丑 乙未 甲子 甲午
2/10 3/11 4/10 5/9 6/8 7/7 8/6 9/4 10/4 11/3 12/2 610/1/1
610年 庚午 大業六年 癸亥 癸巳 壬戌 壬辰 辛酉 辛卯 庚申 庚寅 己未 己丑 戊午 丁巳 十一戊子
1/30 3/1 3/30 4/29 5/28 6/27 7/26 8/25 9/23 10/23 11/21 611/1/19 12/21
611年 辛未 大業七年 丁亥 丁巳 丙戌 丙辰 乙酉 乙卯 甲申 甲寅 癸未 癸丑 壬午 壬子
2/18 3/20 4/18 5/18 6/16 7/16 8/14 9/13 10/12 11/11 12/10 612/1/9
612年 壬申 大業八年 辛巳 辛亥 庚辰 庚戌 己卯 己酉 己卯 戊申 戊寅 丁未 丁丑 丙午
2/7 3/8 4/6 5/6 6/4 7/4 8/3 9/1 10/1 10/30 11/29 12/28
613年 癸酉 大業九年 丙子 乙巳 乙亥 甲辰 甲戌 癸卯 癸酉 壬寅 壬申 辛未 辛丑 庚午 九壬寅
1/27 2/25 3/27 4/25 5/25 6/23 7/23 8/21 9/20 11/18 12/18 614/1/16 10/20
614年 甲戌 大業十年 庚子 己巳 己亥 戊辰 戊戌 丁卯 丁酉 丙寅 丙申 乙丑 乙未 甲子
2/15 3/16 4/15 5/14 6/13 7/12 8/11 9/9 10/9 11/7 12/7 615/1/5
西元 干支 紀年 正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閏月
615年 乙亥 大業十一年 甲午 甲子 癸巳 癸亥 壬辰 壬戌 辛卯 辛酉 庚寅 庚申 己丑 己未
2/4 3/6 4/4 5/4 6/2 7/2 7/31 8/30 9/28 10/28 11/26 12/26
616年 丙子 大業十二年 戊子 戊午 丁亥 丁巳 丙戌 丙戌 乙卯 乙酉 甲寅 甲申 癸丑 癸未 五丙辰
1/24 2/23 3/23 4/22 5/21 7/20 8/18 9/17 10/16 11/15 12/14 617/1/ 620
617年 丁丑 大業十三年 壬子 壬午 辛亥 辛巳 庚戌 庚辰 己酉 己卯 己酉 戊寅 戊申 丁丑
2/11 3/11 4/11 5/11 6/9 7/9 8/7 9/6 10/6 11/4 12/4 618/1/2
618年 戊寅 大業十四年 丁未 丙子 丙午                  
2/1 3/2 4/1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權年號

[編輯]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南大教授回应三大质疑. 新華報業網. [2013-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中文(中國大陸)). 
  2. ^ 魏徵. 連結至維基文庫 隋書帝紀第三煬帝上. 維基文庫. 「(仁壽)四年七月,高祖崩,上即皇帝位於仁壽宮。……大業元年春正月壬辰朔,大赦,改元。」
  3. ^ 魏徵. 連結至維基文庫 隋書帝紀第五恭帝. 維基文庫. 「義寧元年十一月壬戌,上即皇帝位於大興殿。詔曰:「……可大赦天下,改大業十三年為義寧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以前,大辟罪已下,皆赦除之;常赦所不免者,不在赦限。」
  4. ^ 魏徵. 連結至維基文庫 隋書列傳第二十四越王侗. 維基文庫. 「宇文化及之弒逆也,文都等議,以侗元德太子之子,屬最為近,於是乃共尊立,大赦,改元曰皇泰。」
  5. ^ 司馬光. 連結至維基文庫 資治通鑑唐紀一. 維基文庫. 「〔武德元年五月〕隋煬帝凶問至東都,戊辰,留守官奉越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皇泰。」

參考文獻

[編輯]
  • 徐紅嵐,《中日朝三國歷史紀年表》,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ISBN 7538246193
  • 松橋達良,《元号はやわかり—東亜歷代建元考》,砂書房,1994年7月,ISBN 4915818276
  •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中華書局,2001年1月 ISBN 7101025129


前一年號:
仁壽
隋朝年號
大業
下一年號:
義寧(恭帝)
皇泰(越王)
宇文化及:天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