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塔斯曼海

座標40°S 160°E / 40°S 160°E / -40; 160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塔斯曼海 (Tasman Sea)
"The Ditch"
<mapframe>: 不能解析JSON:語法錯誤
塔斯曼海地圖
塔斯曼海地圖
位置西太平洋
座標40°S 160°E / 40°S 160°E / -40; 160
類型
所在國家澳洲, 紐西蘭
最大長度2,800 km(1,700 mi)
最大寬度2,200 km(1,400 mi)
表面積2,300,000 km2(890,000 sq mi)
島嶼豪勳爵島, 諾福克島
階地豪勳爵海隆英語Lord Howe Rise
聚居地紐卡索, 雪梨, 臥龍崗, 荷巴特 (澳洲)
奧克蘭, 威靈頓, 新普利茅斯, 旺阿努伊 (紐西蘭)
塔斯曼海衛星影像。

塔斯曼海(英語:Tasman Sea)是澳洲紐西蘭之間的一個寬約2,000公里(1,100海里)的陸緣海,是南太平洋的一部分。塔斯曼海是以第一個發現紐西蘭塔斯曼尼亞歐洲荷蘭探險家亞伯·塔斯曼的名字命名,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其後在1770年代進行了三次探險航行,廣泛地探索了塔斯曼海。[1]

塔斯曼海被國際海道測量組織認定為澳洲東岸南段的新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以東與紐西蘭北島西岸之間的海域[2],向北與珊瑚海相鄰,向南與南冰洋相鄰。新南威爾斯州與北面昆士蘭州的界線也被延伸用作塔斯曼海和珊瑚海之間的水域界線。

氣候

[編輯]

南面的海域由西向東經過低氣壓。這些西風的北限接近南緯40度線。在南部的冬季,從4月到10月,這些西風的北部支流會改變方向朝北,並與信風相對。因此,在這段期間,海面會經常接收到來自西南方的風。在澳洲的夏季 (11月至3月),信風的南部支流會與西風相向而行,並在該地區產生更多的風活動。[3]

地理環境

[編輯]

塔斯曼海寬2,250 km(1,400 mi),面積2,300,000 km2(890,000 sq mi)。[1] 海洋的最大深度為5,943公尺(19,498英尺)。[4] 海的底部由球狀軟泥 (globigerina ooze)組成。新喀里多尼亞南部有一小片翼足目動物軟泥區,在南緯30度線以南的範圍內,可發現矽質軟泥[5]

洋流

[編輯]

東澳洋流 (East Australian Current) 在靠近澳洲東岸的珊瑚海熱帶開始向南流動,是西南太平洋最有活力的環流特徵,也是熱量從熱帶輸送到澳洲紐西蘭之間中緯度的主要途徑。[6]:{{{1}}} 東澳洋流是向西流動的太平洋赤道洋流 (太平洋南赤道洋流) 的回流。[7] 在塔斯曼海和珊瑚海的交界處,當東澳洋流在塔斯曼海西部繼續向南流時,有一條分支向東流,稱為塔斯曼前線英語Tasman Front (Tasman Front),流向紐西蘭北部,大部分在紐西蘭上方繼續向東流入南太平洋。[7]

動植物生物

[編輯]

一艘深海研究船RV Tangaroa在海中探索,發現了500種魚類和1300種無脊椎動物。研究人員也發現了已滅絕的鯊魚 - 巨齒鯊的牙齒。[8]

參考來源

[編輯]
  1. ^ 1.0 1.1 Tasman Sea.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January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2. ^ Tasman Sea | History, Map, Location, Depth, & Facts | Britannica. www.britannica.com. [2024-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02) (英語). 
  3. ^ Rotschi & Lemasson 1967,第54頁.
  4. ^ Depth of the sea (PDF). [23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7-08-16). 
  5. ^ Rotschi & Lemasson 1967,第51頁.
  6. ^ Bull, C.Y.; Kiss, A.E.; van Sebille, E.; Jourdain, N.C.; England, M.H. The role of the New Zealand Plateau in the Tasman Sea circulation and separation of the East Australian Current.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2018, 123 (2): 1457–1470. Bibcode:2018JGRC..123.1457B. doi:10.1002/2017JC013412可免費查閱. hdl:1885/203237可免費查閱. 
  7. ^ 7.0 7.1 Sutherland, R.; Dos Santos, Z.; Agnini, C.; Alegret, L.; Lam, A.R.; Westerhold, T.; Drake, M.K.; Harper, D.T.; Dallanave, E.; Newsam, C.; Cramwinckel, M.J. Neogene mass accumulation rate of carbonate sediment across northern Zealandia, Tasman Sea, southwest Pacific. Paleoceanography and Paleoclimatology. 2022, 37 (2): e2021PA004294. Bibcode:2022PaPa...37.4294S. doi:10.1029/2021PA004294可免費查閱. :{{{1}}}
  8. ^ Tasman Sea produces freaky species. CBC News. 30 June 2003 [23 April 2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4). 

外部鏈接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