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寺 (昆明市)
圓通寺 | |
---|---|
圓通寶殿及八角亭 | |
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 |
地址 | 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華山街道圓通街42號 |
座標 | 25°3′18.14″N 102°42′37.25″E / 25.0550389°N 102.7103472°E |
分類 | 古建築及歷史紀念建築物 |
時代 | 明至清 |
編號 | 5-14 |
認定時間 | 1998年 |
![]() |
圓通寺是雲南省昆明市的一座佛教寺院,位於五華區華山街道圓通街42號、圓通山南麓,始建於南詔,重建於元代,現今是昆明城內最大的佛寺,是雲南省、昆明市佛教協會所在地[1]。寺內有大乘佛教、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三派的佛殿,以大乘佛教為主[2][3]。
歷史
[編輯]圓通寺初名「補陀羅寺」,據元延祐七年(1320年)《創修圓通寺記》記載,其始建於南詔時期,民間傳聞中建寺目的是鎮蛟龍禍患[4][5][1];寺名「補陀羅」即觀音菩薩道場補怛洛伽山,據此可推斷該寺興建之初即為觀音道場,供奉觀音菩薩[6][4]。南宋寶祐三年(1255年)元世祖南征時,補陀羅寺毀於兵火[4][7]。元大德五年(1301年),雲南行中書省左丞阿昔思決定重建,延祐六年(1319年)建成,並以觀音名號「圓通」命名,更名為「圓通寺」,當時有觀音大士殿、藏經閣、圓通寶殿、鐘鼓樓和兩座佛塔等建築[7]。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擴建昆明城,圓通寺始被圈入城內[4][1]。永樂元年(1403年)、景泰四年(1453年)、成化十九年(1483年)、嘉靖十四年(1535年)曾多次進行修繕。清康熙七年(1668年),平西王吳三桂主持大規模擴建,將山門南移百步至圓通街街面,新建圓通勝境牌坊、天王寶殿、八角彌勒殿。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雲貴總督蔡毓榮修葺。同治十年(1871年)圓通寺發大水,部分建築、佛像受損;光緒十一年(1885年)重修。[7][1]
1950年,圓通寺被軍方接管,交由圓通公園管理[1]。「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昆明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占用,並在寺後溶洞修築人防工程[1]。1975年交還市城建局管理時寺內花木無存,建築受損;1976年起修復,1979年10月重新對外開放。[7]1984年5月25日,移交昆明市宗教事務處管理[1]。2004年3月,歷時6年、斥資900餘萬元的修繕工程基本完工[8]。
1983年3月,圓通寺被公布為第一批昆明市文物保護單位[9];1983年4月,被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0];1998年11月,被公布為第五批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9]。
建築
[編輯]圓通寺坐北向南,北靠圓通山(舊稱螺峰山),南臨圓通街,占地面積12,767平方米。寺廟依地勢而建,為中國罕見的倒坡式布局,山門地勢高而正殿地勢低;中軸線上自南而北依次為山門、圓通勝境坊、龍華寶殿、八角亭、圓通寶殿、銅佛殿等。[11][12]
圓通勝境坊建於清康熙七年(1668年),是三門四柱的磚木結構牌坊[13]。
龍華寶殿內為彌勒菩薩、四大天王[14]。龍華寶殿與圓通寶殿之間為放生池,池中央為重檐攢尖頂的八角亭,正中供奉二十四臂觀音菩薩立像[14]。八角亭南北各以三孔漢白玉石拱橋連接兩岸[15],池兩側又設有抄手遊廊,布局有唐代水榭式佛殿和池塘院落風格[16]。
圓通寶殿面闊七開間,重檐歇山頂,金橙色琉璃瓦。圓通寶殿原供奉觀世音菩薩,但同治十年(1871年)塑像在大水中毀損,光緒年間重修時,改奉釋迦牟尼三身佛,而將觀音像移入八角亭中。殿內東西兩側則塑有十二圓覺、二十四諸天及十方菩薩,三身佛背面則是西方三聖、蘭谷和尚、馬保將軍。[14][15][6]
圓通寶殿東側有藏傳佛教的普光明殿,供奉大日如來,兩旁為蓮花生、宗喀巴[14]。
圓通寶殿之後有長300餘米的石壁,稱衲霞屏(又稱盤坤岩、明月石、瞻嘯岩),石壁上有歷代摩崖石刻,沿峭壁有「采芝徑」至山頂,與昆明動物園連通[1]。圓通寶殿後曾有元代咒蛟台,1985年為迎奉泰國佛教協會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在咒蛟台原址增建泰式的銅佛殿,1990年10月竣工[7][1][14]。
圖集
[編輯]-
圓通勝境坊
-
八角亭
-
圓通寶殿
-
銅佛殿
-
韋陀像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石玉順. 圆通寺.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委會 (編). 中国大百科全书. 第三版網絡版.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中文(中國大陸)).
- ^ 《走遍中國》編輯部 (編). 中国. 北京: 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9: 507. ISBN 978-7-5032-3654-9.
- ^ 云南昆明圆通寺. 鳳凰網. 2013-03-22 [2025-08-02].
- ^ 4.0 4.1 4.2 4.3 段玉明. 文化交融 自在圆通——昆明圆通寺. 中國宗教. 2007, (6): 55–57. ISSN 1006-7558. CNKI ZGZJ200706019.
- ^ 楊大禹. 云南古建筑(上册). 中國古建築叢書. 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5: 162. ISBN 978-7-112-18834-5.
- ^ 6.0 6.1 吳昊. 五则云南掌故有关评注的辨误.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7, (4). ISSN 1000-5110. CNKI YNSF704.006.
- ^ 7.0 7.1 7.2 7.3 7.4 高介華 (編). 中国历代名建筑志 上. 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15: 287–288. ISBN 978-7-5351-9487-9.
- ^ 佛教在線 (編). 云南昆明圆通寺修缮工程基本完成. 中华佛教文化年鉴 2000-2010. 鄭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11: 150. ISBN 978-7-5348-3720-3. CNKI n2015070044001251.
- ^ 9.0 9.1 林爽爽 (編). 新编昆明市情. 昆明: 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0: 1251. ISBN 7-5416-1374-6.
- ^ 国务院批转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关于确定汉族地区佛道教全国重点寺观的报告》的通知. [2015-0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3).
-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昆明市委員會編 (編). 昆明文史资料集萃·第一卷. 昆明: 雲南科技出版社. 2009: 603–604. ISBN 978-7-5416-3655-4.
- ^ 國家文物局; 雲南省文化廳 (編). 中国文物地图集·云南分册. 昆明: 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1: 214. ISBN 7-5416-1120-4.
- ^ 云南建筑大观:钟响禅音绕古寺. 新華網. 2019-11-24 [2025-08-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1) –透過雲南網.
- ^ 14.0 14.1 14.2 14.3 14.4 陳清香. 雲南昆明千佛堂與圓通禪寺巡禮記 (PDF). 慧炬. 2019-08-15, 619: 25-29.
- ^ 15.0 15.1 周業俊. 螺峰有彼岸,回头已千年. 廣西城鎮建設. 2019, (8): 68–75. ISSN 1672-7045. CNKI GTMJ201908013.
- ^ 羅世平,如常主編. 世界佛教美术图说大典 建筑 3. 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2017: 1129. ISBN 978-7-5356-7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