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
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成員國
成立時間2006
類型政治合作組織
總部東歐 編輯維基數據
地址
會員
前蘇聯共和國和有爭議的國家的地緣政治

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俄語:Сообщество за демократию и права народов),通常也被稱為未被普遍承認國家聯合體[1] 又被稱為小獨立國協CIS-2Содружество непризнанных государств,СНГ-2),是一個聯合前蘇聯幾個分離主義國家的國際組織,所有這些國家都有來自被國際社會的有限的承認。截至2017年,這四個成員國的總人口為947,480人。阿布哈茲南奧塞提亞已獲得聯合國成員國,如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諾魯俄羅斯敘利亞[2]承認。 與此同時,阿布哈茲、南奧塞提亞、聶斯特河沿岸政治領導人都承諾要整合經濟,或許將尋求加入俄羅斯領導的歐亞聯盟俄白聯盟國[3]

歷史

[編輯]

2001年在斯捷潘納克特的外交部長會議上,四個分離主義國家阿布哈茲南奧塞提亞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阿爾察赫共和國[4] 在阿爾察赫共和國的首都會議通過之後,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於2006年6月14日在阿布哈茲的首都蘇呼米;由三個國家的總統宣告成立:謝爾蓋·巴加普什代表阿布哈茲,愛德華·賈巴耶維奇·科科伊季代表南奧塞提亞伊戈爾·斯米爾諾夫代表聶斯特河沿岸。阿爾察赫共和國於2001年成為該協議的一部分,但曾於2004年離開,隨後議會通過後在2007年成為其成員。所有四個成員國都是未被普遍承認的國家,亦是後蘇聯國家: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與喬治亞有主權爭議;聶斯特河沿岸則與摩爾多瓦有主權糾紛;阿爾察赫和亞塞拜然有主權爭議。

2007年6月17日,在聶斯特河沿岸首都提拉斯浦四國首腦簽署了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憲章,這是關於和平和公平解決阿布哈茲和喬治亞南奧塞提亞和喬治亞阿爾察赫和亞塞拜然聶斯特河沿岸和摩爾多瓦的衝突問題。 它要求對解決衝突的談判期間禁止所有類型的壓力,比如軍事部署,外交孤立,經濟封鎖,或信息戰。 它還呼籲為這些衝突的最終政治解決提供外部保證。

2009年9月27日,國家民主與權利共同體成員同意廢除其公民簽證制度。 該協議在三個議會批准後一個月生效。 它持續了五年,之後又自動延長了五年。[5] 該協議不包括阿爾察赫共和國,後者保留在日後加入本協議的權利。

截至2017年,四個成員國的合計人口為947,480人。 到2018年為止,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提亞已經得到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諾魯俄羅斯敘利亞聯合國成員國的承認[6], 此外還包括作為非洲聯盟成員國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的全面承認。 與此同時,阿布哈茲,南奧塞提亞和聶斯特河沿岸的政治領導人都承諾將他們的經濟結合起來,並可能尋求加入俄羅斯領導的歐亞聯盟[7]。2014年之後,從烏克蘭獨立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也曾尋求正式成員國地位,但直至被併入俄國前仍未能成事。

2023年9月19日,2023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爆發。次日,阿爾察赫共和國政府同意解除武裝,並與亞塞拜然政府就該地區與亞塞拜然的一體化進程進行談判。[8]從9月24日開始,大批原本居住在當地的亞美尼亞人出於對種族清洗的擔憂,開始出逃[9]。2023年9月28日,阿爾察赫共和國總統薩姆韋爾·沙赫拉馬尼揚簽署法令,宣布2024年1月1日解散所有國家機構,自1991年自我宣布獨立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在建國32年後將不復存在。[10]


國家 獨立前所屬國家 獨立日期 所屬地區 重要歷史事件
現今成員
 聶斯特河沿岸  摩爾達維亞 1990年9月2日 東歐 1990年9月,聶斯特河沿岸最高蘇維埃宣布成立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1992年聶斯特河沿岸戰爭中取勝,維持事實獨立。
 阿布哈茲  喬治亞 1992年7月23日 西亞 1992年7月23日阿布哈茲宣布獨立。成立阿布哈茲共和國。
 南奧塞提亞  喬治亞 1991年11月28日 西亞 1991年11月28日,南奧塞提亞自治州政府宣布獨立自喬治亞,成立南奧塞提亞共和國。
以前成員
 阿爾察赫共和國  亞塞拜然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亞塞拜然 1991年12月10日 西亞 1988年2月20日,亞塞拜然自治州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議會投票決定本地區與亞美尼亞統一,不久之後雙方即爆發種族衝突。領土爭端的最終結果是這一地區宣布從亞塞拜然分離。[11]蘇聯解體的大環境助長了亞美尼亞人在亞塞拜然的分裂運動。在亞塞拜然宣布從蘇聯獨立並撤銷該飛地的自治權的同時,占多數的亞美尼亞人投票從亞塞拜然分離,並在這一過程中宣布該地為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共和國2023年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衝突後,沙赫拉馬尼揚於9月28日簽署命令,阿爾察赫共和國將於2024年1月1日解散所有國家機構並停止存在[12]。因此,也不再屬於該組織成員。

成員國

[編輯]
國旗
成員國
加入日期
人口
面積(km²)
首都
官方語言
備註
阿布哈茲 阿布哈茲共和國 2006年6月14日 242,862 8,660 蘇呼米 俄語阿布哈茲語 目前只得到俄羅斯、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諾魯敘利亞以及非聯合國會員國、聶斯特河沿岸南奧塞提亞西撒哈拉的正式承認。
南奧塞提亞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 2006年6月14日 72,000 3,900 茲辛瓦利 俄語奧塞提亞語喬治亞語 目前只得到俄羅斯委內瑞拉尼加拉瓜諾魯敘利亞以及非聯合國會員國聶斯特河沿岸西撒哈拉阿布哈茲的正式承認。
聶斯特河沿岸 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 2006年6月14日 517,963 4,163 提拉斯浦 俄語羅馬尼亞語烏克蘭語 目前只獲得南奧塞提亞阿布哈茲2個非聯合國成員國的承認。

政治

[編輯]
順序 名稱 政治體制 國旗 國徽 國家領導人 議會 地圖
1 阿布哈茲共和國 總統制 阿布哈茲總統 阿布哈茲議會
2 南奧塞提亞共和國 半總統制 南奧塞提亞總統 南奧塞提亞議會
3 聶斯特河沿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 半總統制 聶斯特河沿岸總統 聶斯特河沿岸議會

參見

[編輯]

注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Transnistrian Time-Slip" by Frank Jacob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New York Times May 22, 2012
  2. ^ "BREAKING NEWS: Syria recognizes South Ossetia and Abkhazia, armenpress.am 29 May 2018.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Alexandru Leşanu: Transnistria’s presidential election: A hard-fought contest with no punches pulled, as Russia diverts its attention from the unrecognised state, blogs.lse.ac.uk 23 December 2016.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Бум суверенитето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2007-01-23, retrieved 2008-08-31
  5. ^ Южная Осетия, Абхазия и 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 договорились упразднить между собой визовый режим. Caucasian Knot. 2009-09-27 [2009-10-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8) (俄語). 
  6. ^ BREAKING NEWS: Syria recognizes South Ossetia and Abkhazia. armenpress.am. [2022-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12) (英語). 
  7. ^ Andrei Tsygankov: “The US establishment, not the Kremlin, is undermining normalisation with Russia”. EUROPP. 2017-01-12 [2022-03-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8). 
  8. ^ Nagorno-Karabakh forces agree Azerbaijan demand to disarm. BBC News. 2023-09-20 [2023-09-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1) (英國英語). 
  9. ^ Light, Felix. Karabakh Armenians say ceasefire being implemented, aid is arriving. Reuters. 2023-09-23 [2023-09-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3). 
  10. ^ 宣布2024年解散國家機構!納卡區「阿爾察赫共和國」滅亡. 自由時報. 2023-09-28 [202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29). 
  11. ^ Croissant, Michael P. The Armenia-Azerbaijan Conflict: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London: Praeger. 1998. ISBN 0-275-96241-5. 
  12. ^ Nagorno-Karabakh will cease to exist from 2024 after Azerbaijan victory. CNN. 2023-09-28 [2023-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3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