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合隆鎮

座標44°03′22″N 125°10′29″E / 44.0561°N 125.17466°E / 44.0561; 125.17466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合隆鎮
合隆鎮的位置
地圖
坐標:44°03′22″N 125°10′29″E / 44.0561°N 125.17466°E / 44.0561; 125.17466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上級行政區寬城區
村級區劃單位數
時區北京時間UTC+8
行政區劃代碼22 01 03 105
電話區號+86 

合隆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下轄的一個行政建制鎮。2005年8月19日,合隆鎮在行政上由農安縣劃歸寬城區,實際上則由農安縣代管。[1]

行政區劃

[編輯]

合隆鎮下轄合隆社區、​合心村、​朱家園子村、​燒鍋局子村、​孫家窩堡村、​迎新村、​鄧家屯村、​白家營子村、​譚家屯村、​陳家店村、​放牛窩堡村、​燒鍋嶺村、​趙家粉房村、​八家子村、​韋家窩堡村、​戰家窩堡村、​孫菜園子村、​於家店村、​國家屯村、​紅星村和​谷家嶺村[2]

政區沿革

[編輯]

嘉慶五年(1800年),清政府增設長春廳,下轄沐德、懷惠、撫安、恆裕四大鄉,今合隆鎮轄區分屬恆裕鄉上九甲、北六甲、八甲、下九甲;其中,合隆大部為上九甲,谷家嶺、於家店一帶屬北六甲,國家屯一帶屬八甲,戰家北部等地屬下九甲。光緒十五年(1889年),升長春廳長春府,恆裕鄉各甲屬之。宣統三年(1912年),長春府推行地方自治,擬劃全府為三十鄉,原恆裕鄉上九甲為恆康鄉,該方案未獲省民政司批准,也並未正式實行。旋經方案修改,合併原恆裕鄉之上、中、下九甲為改設泰和鎮,駐合隆街。

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2月,裁撤泰和鎮,並原恆裕鄉之北六、七、八、上九、中九、下九甲之地為長春縣第三區(又稱:鄉三區);轄境東、西分別以伊通河、新開河為限,北抵農安縣城,南至長春北郊孟家屯。 滿洲國康德二年(1935年),長春縣編為5保32甲,小合隆保為其中之一,分為合隆、北新、景田、克林、開安、朝陽、北盛、燒鍋8甲。康德五年(1938年),長春縣劃設26個村,今合隆地界劃為合隆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長春縣各村改為鄉,合隆村改為合隆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合隆鄉改屬遼北省長農縣,廢除鄉制改為長農縣第十四區,轄1街31村,計219屯,轄境約相當於今農安縣合隆鎮和寬城區蘭家鎮。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第十四區隨長農縣轄境一起復歸吉林省。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長農縣撤銷,分設長春、農安兩縣。合隆區劃歸長春縣,改稱長春縣第七區。

1952年10月,長春縣第七區拆分為長春市第十八區和為長春市第八區。1953年12月,長春市第十八區劃歸農安縣,稱為農安縣第十七區。1955年8月,農安縣第十七區改稱合隆區。1956年3月,合隆區撤銷,轄境劃歸開安區,區下設鄉鎮。位於今天合隆境內的有合隆鎮、八家子鄉、孫家窩堡鄉、谷家嶺鄉、新立鄉、陳家店鄉和國家屯鄉。1958年5月,原合隆區轄地合併為合隆鄉、八家子鄉。同年9月,合隆鄉、八家子鄉合併為合隆人民公社,轄19個管理區,下設生產隊。 1983年4月,合隆人民公社改稱合隆鄉。1984年3月,合隆鄉駐地合心村析設合隆鎮。11月,撤銷合隆鄉,併入合隆鎮。2003年1月23日,吉林省民政廳將農安縣開安鎮所屬的馬家村、德勝村、隆盛村劃歸合隆鎮管轄,日常管理上由開安鎮代管。[3][4][5][6]。2005年7月30日,吉林省民政廳決定將合隆鎮由農安縣劃歸寬城區,日常管理由農安縣代管。

人口

[編輯]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合隆鎮常住人口103291人,占農安縣總人口的11.91%[7][註 1]。下表列出合隆鎮人口的歷史數據。

年份 人口數 數據來源
2010 68589人 第六次人口普查[8]
2000 61674人 第五次人口普查[9]
1987 56517人 1987版《農安縣誌》[5]
1984 56932人 1987版《農安縣誌》
1983 55090人[10] 1984版《長春市地名錄》[11]
1964 41862人 1987版《農安縣誌》
1953 28228人 《農安史志資料彙編》

地理

[編輯]

合隆鎮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北偏西15km處,是長農公路(即302國道)沿線的一個大集鎮[5]。轄區東起伊通河,西跨新凱河轄有部分河西的灘地,南邊大體以南大溝(俗名:南大邊)與寬城區蘭家鎮接壤,北邊與農安縣開安鎮間以一系列不明顯的地物、田壟交界,西南方包有334國道上的萬家橋。轄區範圍大致在東經125°01' 18" —125°16' 22" 、北緯43°58' 22" —44°07' 00" 之間[12],總面積約200平方千米。合隆鎮駐地稱為合隆街,是長春市北郊的一個衛星城,建成區南北長約6.6千米,東西寬2.2—3.4千米。合隆街中心在長農公路與繁華路交叉點處,地理坐標為東經125°10' 40" ,北緯44°03' 22" 。除合隆街外,合隆鎮內較大的居民點有小八家子、燒鍋嶺、陳家店、十三家子等。

地形、地貌

[編輯]

合隆鎮處於松遼盆地南部東南隆起區,全境覆蓋中更新統沖積洪積黃土狀土和沿河流分布的全新統沖積層。在燕山和喜山構造運動下,轄境呈現以北東向為主的褶皺與斷裂構造;合隆向斜軸向呈北東展布。鎮境大部地面為海拔200~220米的台地平原,在台地上分布著南大溝、青年溝等溝谷。最高點位於於家店,海拔約225米,最低點在西北方新凱河出境處,海拔約175米。

水文、土壤

[編輯]

合隆鎮年均降水量約為550毫米。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年內分配集中在6月至9月間。鎮全境處於外流區,主要河流有伊通河、新凱河(舊名新開河)等,小型溝渠有南大溝、青年溝、婦女河等;自然湖泡有西南部的月牙泡(後淤塞,現開闢為水庫)。

土壤以黑土為主,兼有黑鈣土、草甸土和沖積土,適宜農耕。在開墾前,鎮境原生植被為雜類草—羊草草甸化草原。經過兩百多年的開墾,全境基本已闢為農田。

自然資源

[編輯]

合隆鎮境內分布有小合隆氣田,為L型天然氣氣田[13]

小合隆油頁岩礦區中心位於劉萬玉屯,其中油頁岩礦儲量C級198萬噸、D級8616萬噸。

另據1960年調查,境內有火硝產地1墒,年產量4000公斤。

交通

[編輯]

公路交通

[編輯]

合隆鎮境內的公路交通較為發達。建成區內為市政道路,所有20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全部自然屯均有公路到達。

合隆鎮主要的對外公路有:

  • 302國道:又稱長(春)農(安)公路、長(春)白(城)公路。在市政管理上,合隆鎮境內路段稱為北青年路[14]。南至長春站約15公里,北至農安約45公里。
  • 334國道:又稱長(春)白(城)公路西線,在合隆鎮西南部的萬家橋過境。
  • 合隆—乾安公路:合隆鎮內路段被農安縣編為005縣道,從合隆出發,經翁克、巴吉壘、伏龍泉、烏蘭圖嘎至乾安,系農安縣西部的主要公路幹線。
  • 合隆—燒鍋公路:在燒鍋局子以北由合隆—乾安公路分岔,經小八家子至燒鍋鎮駐地燒鍋店。

合隆鎮內主要的公交線路有:

  • 長春公交105路:現行編號為T105路,票價1—3元;隆泰商貿園—永春批發,04:35—17:10;永春批發—隆泰商貿園,05:45—18:40
  • 長春公交123路:燒鍋嶺—太陽城,票價1—5元;06:30—17:05;太陽城—燒鍋嶺,05:40—17:05
  • 長春公交185路:現行編號為K185路,票價2—4元;職教園區—太陽城,05:30—19:00;太陽城—職教園區,05:40—20:00
  • 長春公交186路:現行編號為T186路,票價2—5元;小八家子—太陽城,05:20—16:30;太陽城—小八家子,06:20—17:40
  • 長春公交?路:合隆—燒鍋嶺
  • 合隆公交1號線:吉林華正—四平山
  • 合隆公交2號線:陳家店—旺旺集團

在合隆客運站、隆泰商貿園和萬隆購物廣場樓前另有中小型營運車輛通往周邊各地。

合隆街至長春站的車程約為30分鐘。合隆街至長春的公交車全程運行時間通常在40分鐘至1小時之間(視交通狀況而定),至農安的班車全程約為1小時。

鐵路交通

[編輯]

鎮轄境東部有長白鐵路過境,在合隆鎮內未設置火車站[16]

提議中的長太白鐵路也從合隆鎮境內穿過。

軌道交通

[編輯]

合隆鎮目前沒有軌道交通。截至長春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為止,尚無在合隆鎮境內修建軌道交通的計劃。

地名由來

[編輯]

合隆鎮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4]

[編輯]

在18世紀後期(約在1775至1790年間),山海關內有韓姓三兄弟來柳條邊外落腳,在今天長春市寬城區蘭家鎮六馬架村大合隆屯今址開設車馬店,取「兄弟同心、生意興隆」之意,稱為「合隆店」。後弟弟在今天合隆街內繁華路附近開設分店,為區別於總店,稱為「小合隆店」。後來在兩家店面周圍分別形成大合隆、小合隆兩個居民點。由於小合隆一帶交通便捷、商業發達,在規模上遠遠超過了大合隆,形成了一個集鎮。

第二種說法

[編輯]

另一些來源的資料[17][18]認為,大合隆原寫為大河隆,在風水有「鎮水」的含義。後來在大合隆東北方形成了另一個居民點,稱為「小合隆」,即今天的合隆鎮。

教育

[編輯]

高職院校

[編輯]

普通高中

[編輯]

初級中學

[編輯]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

[編輯]

九年一貫制學校

[編輯]

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

小學

[編輯]

除合心村外,合隆鎮各村設有村級小學。

其他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按照公報原文定義,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且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1. ^ 行政区划搜索:宽城区. 中國·國家地名信息庫. 
  2. ^ 2023年合隆镇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2023 (中文(中國大陸)). [失效連結]
  3. ^ 《長春縣誌》. 趙述雲撰. 1941.
  4. ^ 4.0 4.1 《合隆鎮鄉土志》. 王貴田撰. 1987.
  5. ^ 5.0 5.1 5.2 《農安縣誌》. 農安縣誌編纂委員會編. 1993.
  6. ^ 《長春市郊區志》. 長春市郊區志編輯委員會編. 1995.
  7. ^ 農安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鄉(鎮)、街道人口情況,農安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2021年6月10日,http://www.nongan.gov.cn/zw/sjfb/202106/t20210622_2840262.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8. ^ https://www.hongheiku.com/lprkpc/tag/%E5%AE%BD%E5%9F%8E%E5%8C%BA
  9. ^ 吉林省農安縣第5次全囯人口普查資料
  10. ^ 當時合隆地區分為合隆鎮和小合隆鄉。按資料記載,合隆鎮人口3090人,小合隆鄉人口52000人。
  11. ^ 《長春市地名錄》. 長春市地名委員會編. 1984.
  12. ^ 這裡指合隆鎮實際管轄範圍,不含開安鎮實際管理的馬家、德勝、隆盛3個村。
  13. ^ 李劍,韓中喜,嚴啟團,等. 中國煤成大氣田天然氣汞的分布及成因[J]. 石油勘探與開發,2019,46(3):443-449. DOI:10.11698/PED.2019.03.03.
  14. ^ 合平路以南為雙向六車道,合平路至譚家屯間為雙向四車道,譚家屯以北為雙向兩車道。
  15. ^ 燒鍋店,即農安縣燒鍋鎮駐地,需要和合隆鎮下轄的燒鍋嶺、燒鍋局子兩個村區分。
  16. ^ 需要指出的是,與合隆鎮同名的小合隆站實際位於寬城區蘭家鎮境內。根據《合隆鎮鄉土志》記載,小合隆站修建於1934年,今天的蘭家鎮當時是合隆轄境的一部分。原本鐵路計劃從合隆街通過,但本地士紳唯恐車站設立影響客流,遂聯合請願,將火車站移設至合隆街東7千米處今址。後來隨著行政區劃變動,小合隆站劃歸蘭家,現為蘭家鎮合隆村(亦稱合隆站村)駐地,車站現僅辦理貨運業務。
  17. ^ 《長春廳志》. 清·佚名撰.
  18. ^ 《吉林鄉土志》言:「大合隆,地據新開、伊通二河之中,昔日修河成功,立此名以鎮之。其後有小合隆設立,因此命名為大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