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座
星座 | |
![]() | |
縮寫 | Oct |
---|---|
所有格 | Octantis |
赤經 | 22 |
赤緯 | −90 |
面積 | 291平方度 (第50位) |
最亮星 | 南極座ν (3.73m) |
鄰接星座 | |
可以看見的緯度範圍: +0°至−90°之間 最適合觀賞的月份:11月 環繞南極 |
南極座(拉丁語:Octans,八分儀),本作八分儀座,是一個由法國天文學家拉卡伊(Nicolas Louis de Lacaille)所命名的南天星座,象徵航海儀器八分儀。此星座缺乏亮星,並不明顯,南極座引人注目的地方是這個天區包含了南天極。
南極座σ是最接近南天極而肉眼可見的星,但這顆星太暗淡所以不足以用作導航的極星。但是,南十字座的長軸指向南極,可作為天空中找尋南天極的參考。
南極座是一個繞著南天極轉動的拱極星座,所以於南半球任何月份的晚上皆可見到。若以南極座最亮的三顆星的赤經計算,它們中天位置最高的月份是十一月,所以這月份是觀看南極座的最佳時間。
歷史和神話傳說
[編輯]南極座是1752年,法國天文學家尼古拉-路易·德·拉卡伊命名的14個南天星座之一。這是他創造的14個星座中,唯一一個代表著啟蒙時代的儀器的星座。[1]
南極座第一次出現在拉卡伊的星表Coelum Australe Stelliferum(拉丁語:南半球星空)中,該星表發表於他死後的1763年。南極座沒有和其有關的真實神話故事,這其中和星座內缺乏亮星和發現時間不長有關係,但是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南極座極高的赤緯。[2]
顯著特點
[編輯]
恆星
[編輯]南極座的亮星很少,只有一個恆星視星等大於4等。該恆星為南極座ν,視星等為3.73等,是一顆K1 III型恆星[3],距離地球63.3±0.8光年[4]。
南極座σ(Polaris Australis,拉丁文"南極星")是距離南天極最近的可見恆星,視星等為5.42[6]。南極座σ距離南天極僅1度,但是由於其亮度很低,並沒有什麼航海導航作用。
深空天體
[編輯]NGC 2573是一個位於南極座暗弱的棒旋星系,這也是距離南天極最近的NGC天體。NGC 7095和NGC 7098是兩個位於南極座的棒旋星系,分別距離地球1.115億光年和0.95億光年。
外在連結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Wagman, Morton. Lost Stars: Lost, Missing and Troublesome Stars from the Catalogues of Johannes Bayer, Nicholas Louis de Lacaille, John Flamsteed, and Sundry Others. Blacksburg, Virginia: The McDonald & Woodward Publishing Company. 2003: 6–7. ISBN 978-0-939923-78-6.
- ^ Staal 1988,第257頁.
- ^ HD 205478. simbad.u-strasbg.fr. [202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18).
- ^ Brown, A. G. A.; Vallenari, A.; Prusti, T.; de Bruijne, J. H. J.; et al. Gaia Data Release 2. Summary of the contents and survey properties.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18. Bibcode:2018A&A...616A...1G. arXiv:1804.09365
. doi:10.1051/0004-6361/201833051. VizieR中此天體在蓋亞望遠鏡第二批數據發布的記錄
- ^ beta oct. simbad.u-strasbg.fr. [202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18).
- ^ sig Oct. simbad.u-strasbg.fr. [2025-03-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