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
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 | |||||||||||
---|---|---|---|---|---|---|---|---|---|---|---|
1945年—1947年 | |||||||||||
旗幟 | |||||||||||
首都 | 張家口 | ||||||||||
常用語言 | 漢語、蒙古語 | ||||||||||
政府 | 共和 | ||||||||||
主席 | |||||||||||
• 1945-1947 | 烏蘭夫 | ||||||||||
歷史 | |||||||||||
• 建立 | 1945年11月6日 | ||||||||||
• 終結 | 1947年5月1日 | ||||||||||
|
內蒙古自治運動聯合會[1]是1945年11月至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內蒙古自治運動的群眾團體,同時又是一個團結內蒙古各族各階層的統一戰線性質的社會組織,在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以前還代行地方政權職能,是個半群眾半政權性質的地方社會組織,實際是當時內蒙古民族自治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是過渡到內蒙古自治政府的一座橋梁。[2]在各盟設分會、在各旗設支會。烏蘭夫為執行委員會主席兼常委會主席。
參考文獻
[編輯]- ^ 党领导下的首个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诞生. 黨史學習教育官方網站. 2017-08-03 [2025-05-03] (中文).
- ^ 锡察地区的民族自治运动,锡林郭勒盟旅游局,2007-09-02. [2012-1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2-02).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相關割據政權 | |||||||
---|---|---|---|---|---|---|---|
全國 |
| ||||||
華中、華南地區 |
| ||||||
華北、塞北地區 |
| ||||||
東北地區 |
| ||||||
西部地區 |
| ||||||
關於中華民國之國家政權,參見:{{中華民國國家政權}} |
| |||||||||||||||||||||||||||||||||
| |||||||||||||||||||||||||||||||||
| |||||||||||||||||||||||||||||||||
|
內蒙古行政長官(1912年至今) | |
---|---|
內蒙古政府 | |
附:![]() 附: ![]() | |
附:![]() ![]() | |
附:索倫共和國政府委員會主任委員 | |
附:![]() | |
內蒙古地方自治政府委員長 | |
附:![]() | |
![]() | |
![]() 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 |
![]() 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長 | |
![]() (1936年-1937年) | |
![]() (1937年-1939年) | |
附:蒙疆聯合委員會總務委員長 (1937年-1939年) | |
![]() (1939年-1945年,1941年起對內改稱蒙古自治邦政府) | |
附:內蒙古人民委員會委員(13人) (1945年) | |
![]() (1945年) | |
![]() (1945年) | |
![]() (1946年) | |
附:興東地區行政公署主任 (1945年-1946年) | |
附:納文慕仁省政府主席 (1946年) | |
附: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主席 (1945年-1946年) 呼倫貝爾臨時地方自治政府主席 (1946年) 呼倫貝爾地方自治政府主席 (1946年-1947年) | |
附:![]() | |
附:![]() | |
蒙古自治政府主席 | |
西蒙自治政府主席 | 達理扎雅(代)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