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公安調查廳

座標35°40′34″N 139°45′17″E / 35.67611°N 139.75472°E / 35.67611; 139.7547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公安調查廳
公安調査庁(日語)
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Agency(英文)
機構概要
成立時間1952年7月21日
前身機構
管轄範圍 日本
駐地 日本東京都千代田區霞關一丁目1番1號 中央合同廳舍第6號館日語中央合同庁舎第6号館A棟(法務檢察合同廳舍)
員額+/- 1,740人 (截至2020年)[1]
年度預算132.56億日圓(2022年)[2]
首長
上級機構法務省
下設機構
網站www.moj.go.jp/psia/
影像資料

公安調查廳所在的中央合同廳舍第6號館A棟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公安調査庁
假名こうあんちょうさちょう
平文式羅馬字Kōan chōsa chō

公安調查廳(日語:公安調査庁こうあんちょうさちょう Kōan chōsa chō ?;英語:Public Security Intelligence Agency)是日本主要的情報機構之一,隸屬於法務省。公安調查廳名義上是根據《防止破壞法》設立的。公安調查廳總部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下設調查一部、調查二部、總務部以及研修所。

歷史

[編輯]

日本公安調查廳的前身為法務省特審局。1952年7月21日,在原特審局的基礎上改設為公安調查廳。

組織、職位

[編輯]

幹部

[編輯]
  • 長官
  • 次長

內部部局

[編輯]
  • 總務部長
    • 參事官
    • 總務課
      • 審理室
      • 涉外廣報調整官
    • 人事課
  • 調查第一部長
    • 第一課[日共]
    • 第二課[過激派]
    • 公安調查管理官2人
  • 調查第二部長
    • 第一課(企劃、調整)
      • 國際調查企劃官
    • 第二課(情報收集、外國機關聯絡)
      • 國際破壞活動對策室
    • 公安調查管理官3人
      • 第三部門(朝鮮半島、朝鮮總聯NIS聯絡)
      • 第四部門(中國、東南亞)
      • 第五部門(俄羅斯、東歐、其他)

設施等機關

[編輯]
  • 公安調查廳研修所

地方支分部局

[編輯]
  • 公安調查局日語公安調査局(北海道、東北、關東、中部、近畿、中國、四國、九州)
  • 公安調查事務所(釧路、盛岡、埼玉、千葉、橫濱、新潟、長野、靜岡、金澤、京都、神戶、岡山、熊本、那霸)

相關事件

[編輯]

自2014年中國施行《反間諜法》以來,至少有9位日本人被中國法院認定向日本公安調查廳提供信息並獲得報酬。以上9人均被認定構成間諜罪,並判處實刑。其中包括2025年5月被上海市法院判處12年有期徒刑的50多歲男性,與2025年7月被判處3年6個月有期徒刑的安斯泰來駐華機構高管,後者亦是首位根據《刑事訴訟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日方稱「司法交易」制度),承認間諜罪行的日本籍人士[3][4]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法務省定員規則 | e-Gov法令検索. [2023-1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2). 
  2. ^ 存档副本 (PDF). [2023-12-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1-20). 
  3. ^ 9名在华被判间谍罪日本人与情报机构合作. 日本經濟新聞. 2025-07-28 [2025-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8-01). 
  4. ^ 详讯3:安斯泰来日籍员工在华获刑3年6个月. 共同社. 2025-07-17 [2025-08-02]. 

外部連結

[編輯]

35°40′34″N 139°45′17″E / 35.67611°N 139.75472°E / 35.67611; 139.75472